跳到主要內容區

每月專題

ImgDesc
如吳明益所言,一種新世代的「投入情感的博物學者」從發現、探索自然,轉而進入對人性與宇宙存在的深層反思,建立出帶有倫理意識與想像力的自然觀,更加跨域地思索人與自然間的關係。當代創作者們,則以不同的敘事策略打造一處虛構實驗場,邀請讀者參與環境倫理的想像。
2025二月繪本推薦>他者的歸途:在遷移與融合之間
城市文化理論家理查.桑內特曾問:「你如何生活在一個沒有歸屬感的地方?相對地,在那種地方,別人該如何對待你?」這個問題不僅關乎移民、流浪者、邊緣群體,也關乎我們自身,因為我們總是在不同的情境裡成為他者,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ImgDesc
人們觀看的多半是外在的東西,但不要忘記,自身是觀看的主體。在認識外在種種的同時,同時也在建立與他者之間的連結。我們共同被這個城市所創造,同時亦共同創造這個城市,每個人確是彼此連結的。
ImgDesc
本篇文章將圍繞「城市的雙面性」這一核心命題,向讀者提問:我們該如何理解自己是城市建設者,亦是其問題製造者的角色?我們能否以幻想為媒介,重新定義城市內外及其邊界的關係?
ImgDesc
2024年快要過去了,不知道大家在這一年,有沒有收過一份具備特別意義的禮物呢?還是,你曾經為一個特別的人送出一份充滿心思的禮物?
ImgDesc
當世界陷入混亂,我們是否還能守護那些看似無形,卻意義非凡的珍寶?一本書、一個故事,能否改變命運,甚至成為希望的燈塔?讓我們走進一個關於勇氣與堅韌的動人篇章,一起思考:什麼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奮力守護的?
ImgDesc
繪本其中一個魔力,就是可以把一些看似沉重的議題,幻化成一個又一個,讓大朋友與小朋友可以一起思考的故事。這個月就讓我們一起想想看,什麼是管理?怎樣的規則算是「好」或是「壞」?
ImgDesc
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學校嗎?每一個學生都想帶著愉快、期待的心情與老師見面嗎?如果學生不想見到老師,不覺得開學是快樂的話,那代表了什麼呢?
ImgDesc
你喜歡動物嗎?如果你可以與動物溝通,你最想跟牠們說什麼?如果你有機會為動物做一件事,那會是什麼事?這個月讓我們在繪本世界中,細嘗人與動物相處的甘甜,也再一次慢下來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
ImgDesc
也許,美食是全世界的共通語言吧!這個月就讓我們藉由不同的食物,重新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與相同。
ImgDesc
人總是健忘的,有時會忘記尊重每個人的聲音,忘記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時會忘記關心周遭的陌生人,忘記自己可能會忘記一些重要的事——站在對面的人其實從來都不是敵人
ImgDesc
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習慣, 而忽略了身邊那些對自己默默付出愛的人。是時候喚回感恩的心,向他們表達感謝!當然也不要忘記,那個努力學習照顧好自己的自己。
ImgDesc

身體感到不舒服,我們會看醫生、會吃藥,而如果是心裡感到不舒服呢?希望一本好的繪本,可以有助輕撫一顆微微不適的心。

ImgDesc
遠方,到底有多遠呢?人與人之間的「遠」,是否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試著主動去了解對方而產生?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善意,一步一步走近那些來自遠方的人。
ImgDesc

「愛」是奇妙的,它能夠帶來生命的熱度,也能夠帶來眼淚與安慰。「愛」更是具有力量的,能夠啟發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ImgDesc
「萬物皆有時」——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如果我們學效農夫,在春天為自己播下一顆「種子」,四季交替後那顆種子必定有所成長,不知道你又會希望那時候會結出怎樣的「果子」呢?

ImgDesc
人們可以用技藝、思想、信念等方式傳承延續與愛。對心中重要的人們,你想傳承什麼給對方?又想在他們的腦海裡種植什麼樣的故事?
ImgDesc
有些故事,是我們想告訴孩子,世界很大,勇敢出走吧!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故事繼續說下去,我們就不會分離。
ImgDesc
在這個科技無遠弗屆的時代,網路儼然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硬是將其抽離。如何掌握虛擬與現實間的平衡,或許可看作人們在確立自我之路上的拉扯,也是新世代孩童在成長之路上必經的課題。
ImgDesc
生活在資訊科技時代,也許我們很難回去那些沒有手機的日常。然而,我們也許遺忘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正如這些繪本中的小主角一樣,是可以在缺乏與無聊之下爆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