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房屏辰、魏羽桐
圖/取自網路、作者提供

 

繪者︰Li.go.one

 

        你有沒有細想過,自己曾和孩子分享過哪些生命經歷?有沒有哪些事非說不可?有些故事,是我們在成為大人以前,和世界碰撞,親身去驗證的結果;有些故事,是在淚水和痛苦的泥淖中一步步爬出來的教訓;但也有些故事,是我們想告訴孩子,世界很大,勇敢出走吧!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故事繼續說下去,我們就不會分離。

 

  談到傳承,不得不提起經典的繪本《花婆婆》,當花婆婆還是小女孩艾莉絲,她經常坐在爺爺的腿上,聽爺爺說一些在遙遠地方發生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來自爺爺顛簸變動的生命經歷。

 

 

  

  有關爺爺的過去,作者沒有細說,只是淺淺地寫:「很多年以前,她的爺爺就是搭乘一艘大帆船來到美國的。」來到美國的爺爺開了一家店,為船頭雕刻人像及藝術品,偶爾爺爺還會畫一些帆船和沿海地區的風景。

 

  故事與雕刻滋養了小女孩的夢想。
​​
  「爺爺,我長大以後,要像你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當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樣住在海邊。」小女孩艾莉絲說完這兩個心願,爺爺笑著要她記得做第三件事情——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長大後,艾莉絲如她所說,到世界各地旅行,她曾在離海遙遠的城市當圖書館員,住過熱帶小島,爬過雪山,後來她也找到了一棟海邊的房子定居。兩件事全都完成了,可「第三件事」讓她陷入了困境。世界已經夠美了,她還能做些什麼呢?


 
  當時,艾莉絲身負病痛,每日躺在床上等待時間流逝,直到春天來臨,她看見窗外的魯冰花在風中搖曳,她回憶起那是去年夏天,她在院子裡撒下的種子;美麗而繽紛的魯冰花,為她的「第三件事」帶來靈感……

 

  後來,小女孩艾莉絲是怎麼變成花婆婆的?邀請你親自翻開繪本,見證她的旅程,但是有一件事可以先透露給你,繪本的敘事者是花婆婆的姪女,她也如小時候的花婆婆,著迷於那些來自遙遠地方的故事……
 

 

  看見了嗎?作者芭芭拉・庫尼(Barbara Cooney)透過小姪女這個敘事者,帶讀者看見美好的事仍接續傳承,而且從很久以前就開始,那「第三件事」將成為一代又一代接力完成的重要約定。

  下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會如何發生呢?讓我們期待傳承美好的種子,再度開花吧!

 

 

 

 

花婆婆

作/繪者:芭芭拉・庫尼(Barbara Cooney)
譯者:方素珍
出版社:三之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字:種子、散播、美麗、傳承


 

 

  小男孩的爺爺有雙綠手指,他有座花園,任何種子到他手上都會發芽;爺爺不認識字,不會讀,也不會寫,但爺爺會說鳥語,他認得每一隻來花園拜訪的鳥,甚至還會跟鳥吵架;爺爺會畫畫,會唱歌,還是個厲害的廚師,他的家鄉味總令人難忘……


  進入《爺爺的花園》,彷彿造訪了遺世獨立的植物夢園,繪者以彩度濃厚的壓克力繪畫植物,並透過層層疊加的技法,使各種花草交織相疊成豐富的圖景,也將讀者包圍進爺爺充滿生命力的花園中。
 


 

     整本繪本的象徵性美而具渲染力,小男孩與爺爺的形象形成對比:男孩如白紙,只有線條的輪廓,呼應他仍在學習認字與寫字的階段,而爺爺幾乎相反,身形輪廓模糊,以相互交疊的植物構成,是豐富經歷的隱喻,透過祖孫之間的對比,讀者可以意識到花園是爺爺將生命經歷傳承予男孩的重要場所。

 

  那爺爺曾經歷了什麼呢?繪本裡有一段令人揪心的文字:

 

  「他說話的時候,
  
聽得出來有口音,
  他來自別的國家。
  那時候,他只有十一歲。
  他是自己一個人走路過來的。
  為了逃離戰爭和苦難,
  他越過了高山、丘陵、原野,
  然後來到了我們現在住的國家。
  爸爸告訴我,爺爺沒有童年。」

 

 

 

  原來在細密交雜的植物間,隱藏著爺爺歷經西班牙內戰,一路逃亡到法國的歷史傷痛,所以爺爺才沒機會學習識字,我們也才知曉為什麼爺爺認得那麼多可以食用的野草,為什麼爺爺總是煮著遠方的菜餚,唱著男孩聽不懂的歌。

 

  對這本繪本,想必臺灣讀者也深感共鳴,男孩與爺爺的相處,大概是移民者後代的共同記憶,那些祖輩的傷,我們記得,我們繼承,同時也成為土地的一部分。但別忘了土地終究會帶來新生,一如爺爺那花園裡恣意生長的植物,生命經驗的交付,是美好的祝福。

 

  繪本最末,爺爺送給男孩一件禮物,那是什麼?等你親自到花園看看吧!
 

 

 

爺爺的花園

作者:艾莉絲・方特內(Élise Fontenaille)
繪者:維奧萊塔.羅培茲(Violeta Lópiz)
譯者:周伶芝
出版社:字畝文化
關鍵字:花園、植物、戰爭、祖孫情、傳承



  城裡有一棵老榕樹,有一天來了一隻與眾不同的小松鼠,故事就從牠和榕樹爺爺的對話開始:

 

  「嘿,小傢伙。」
  「誰?」小松鼠東張西望的問。
  「是我。」老榕樹笑著說。

 

  小松鼠很快就和榕樹爺爺成為朋友,榕樹爺爺跟小松鼠分享了生命中許多的回憶。

 

 

  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和孩子談論今天發生的事?那些不經意發生的事情,在往後的日子裡,可能也會成為珍貴的回憶。在榕樹爺爺的回憶中,有好奇外面的世界、渴望自由而逃走的七彩鸚鵡;還有被主人棄養的小黑狗,在榕樹下痴痴等待主人歸來。

 

  作者使用水墨畫技法,適當留白再搭配層層渲染的效果;讀者一頁接著一頁翻開,便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換,一步步進入作者建構的世界中。
 

 

 

  老榕樹說:「這世界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即使再怎麼牽掛,總有道別的時候。」後來,榕樹爺爺的枯葉如雨一樣落下,但他一點也不在意。一天,小松鼠發現榕樹爺爺的樹幹被截掉了……老榕樹和小松鼠道別,「生命會死,但回憶會留下來。」讀者們看到這裡,覺得故事會怎麼延續下去呢?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的時候,我們能從絕望中看見奇蹟嗎?

 

  幸好,作者留給讀者們一絲希望。冬天過後,小松鼠再一次回到廟前的枯樹頭,這次牠的身分從聽故事的人,變成一位說書人,將老榕樹留下的動人故事,一篇篇傳遞給重生的生命。
 

 

  《小松鼠與老榕樹》的靈感來源,取自作者周見信時常仰望的臺南孔廟前的百年老榕。老榕因褐根病(導致樹木慢性枯死的根部病害)枯死,而作者曾坐在泮池邊的矮磚牆上,看著老榕蒼白得剩下一截枯樹頭,直到被人們移除。於是,他寫下這個故事。這個豐有哲理的故事,適合向孩子們分享生命的無常,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運行和生命的循環。

 

 

 

 

 

 

小松鼠與老榕樹

作/繪者:周見信 
出版社:尖端
關鍵字:回憶、道別、生命傳承


 

 

|編輯悄悄話|

 

  本文主要以「故事的傳承」為選書方向,兩位小編直到最後決定書目的環節,才發現這三本作品竟都和植物有關,真是意外的巧合。

 

  不只如此,就連編寫的順序,都猶如一段栽種的歷程:首先從《花婆婆》開始撒種,再到《爺爺的花園》感受土地的滋養與枝葉繁茂,最後透過《小松鼠與老榕樹》見證一棵大樹的枯老與新生。

 

  生命會老去,世代持續更迭,而我們相信,記憶與信念將會在故事的傳承中永恆不滅。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月的選書。
  我們下個月見!

 

  延伸閱讀>>>2023十二月繪本推薦>為心愛的人創造一些東西,讓心愛的故事天天說不完

 

 

責任編輯:羅以樂、薛巧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