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訪談>「藝術治療」到底是藝術,還是治療?

文:王俊凱   
攝影:郭政宜、呂佩珊、林伊辰
本篇訪談原刊載於《繪本棒棒堂》雜誌第20期,2011年1月
 
*編按:本文為繪本棒棒堂雜誌編輯小組(以下簡稱「棒」)策畫,與呂素貞老師(以下簡稱「呂」)進行訪談,由王俊凱整理記錄。
 
    「心靈療癒」逐漸成為現代人關注的話題,而繪本,文學與圖像的結合,往往被當成「心靈療癒」的媒介來使用。但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何淵源被牽連在一起?本期棒棒堂特別邀請在藝術治療領域專長的呂素貞老師,和我們分享藝術治療的根本觀念,以及如何有效運用繪本,作為療癒媒介。
 
    呂素貞曾是特教領域的美術專任老師,主修國畫的她,直到三十七歲才推開職涯的另一扇門,遠赴美國俄亥俄州的爾斯蘭學院攻讀藝術治療碩士。她於十年前返台,隨後著作《超越語言的力量》一書,分享從藝術領域跨足心理治療世界的歷程。她相信人人皆可藉由創作藝術這股超越語言的力量,讓自己的心找到平安回家的路。
 
    十月的第一天,我們與呂老師相約毛毛蟲「台東圖畫作家」的二樓。打開陽臺的玻璃門,微風徐徐帶來秋天的消息,陪伴著我們一同進入藝術治療的世界。
 

先澄清混淆的「藝術治療」觀念

棒:「藝術治療」一詞已普遍在台灣廣泛使用,關於這點,呂老師有何看法?
呂:臺灣對於藝術治療的概念還非常混淆,在定義方面還值得討論。跨領域,要具備這兩種(編按:藝術、心理治療)本來就不容易,所以老師或社工,或者是醫護人員,他們有可能扮演治療師嗎?再者,藝術治療是一門醫療行為,是心理治療也是藝術,或許治療不是人人懂,但是藝術卻是人人可玩,這便是此領域容易讓人混淆的地方。
棒:「藝術治療」的分析,感覺像是對個案進行「作品分析」?
呂:有時候我們不是要聚焦在問題上,應該要聚焦在一個人的完整性。我們常常會誤會,以為藝術治療的重點就是放在分析個案的作品,好像非得要從作品找出一些問題來解決。但個案也許今天的狀況不好,在創作前發生的一些事,都有可能影響這件作品,所以不能因為畫,而判定這個人的狀況。就算分析無誤,個案可能也還沒準備好要和他人分享。不當的揭露其實是冒犯和賣弄,並不是治療,但藝術治療卻容易被誤解成是在進行作品分析。個案最大的問題其實常常是不知該如何面對自己,他們會說看不懂自己的畫,這有時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或還沒準備好去面對自己。
 

陪伴,要全心全意

棒:所以藝術治療的過程中,我們最應該關切的是那個部分?
呂:其實藝術創作本身便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如果我們把它變成分析,就太可惜了。藝術更大的功能在於,透過創作的當下,讓自己跟自己同在。治療師通常會創造一個安全的情境,讓個案可以選擇喜歡的媒材,而治療師在一旁陪伴,這陪伴不單是指「人在」,而是「心在」。個案會選什麼顏色、怎麼畫、畫在哪裡,都是一種表達,過程當中甚至他也不知道為何做這樣的選擇,但個案創作完後感到紓解放鬆,這過程本身就具療癒作用。以繪本的運用來看,要選什麼樣的繪本、適合怎樣的人,是要用心去感受對方的需求。此外,運用繪本的人,本身要對繪本有相當程度的熟悉。藝術治療師也是,在治療的過程中看似只是「陪伴」,但治療師其實需要全心全意與他同在,需要很敏感地去接收個案發出的訊息。治療師就像一個接收器,如果對方早已顯露出煩躁的情緒,還不斷地要求他創作,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反之,個案很專注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去打斷他,讓他沉浸在自己的狀態裡面。
 

調準相通的頻率,才是找到好繪本的關鍵

棒:我們如何在茫茫書海中尋找適合個案的繪本呢?
呂:我們得記住,個案是活的,沒有辦法套用公式。如果服務的對象是心靈受創的孩子,更應該保持敏銳的心去陪伴,因為他們有時比大人還敏感,這些孩子得保持這樣的狀態才能生存。所以如果想幫助他們的人沒有這樣子的敏感度,是難以跟他們有交集的,這情況彷彿是一檯收音機,要是沒有調準頻率,根本沒有辦法互相溝通。 
棒:那我們要如何與孩子同步?
呂:我們或許可以藉由一個「媒介物」,「書」便是一種媒介物。如果沒有一本書,對話常常是有限的,透過一個媒介物的折射,會幫助我們更進入孩子的內心。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與他自身有關,因此我們需要媒介物,藉此進入他者的內心世界。
 

情緒的宣洩沒有對錯,但宣洩後需要重建

棒:透過媒介(繪本)觀看孩子內心時,該如何處理孩子當下情緒的發洩?
呂:因人因時因地有不同的做法,同樣的活動可以有不同的使用目的,端看我們要導向何處。在藝術治療的領域,我們主張情緒沒有對錯,也鼓勵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釋放情緒,給情緒一個適當的出口,讓他們知道如何去照顧自己的情緒。譬如說當孩子生氣時,治療師可以問:「生氣了,那怎麼辦?」這就好比一塊陶土,要做陶之前,一定要揉土,或是敲啊、槌啊、摔啊。在這些過程中,情緒就跟陶土裡頭的空氣一樣被釋放出來;但破壞之後一定要重建,所以要想想孩子該怎麼辦。就像在揉、敲、搥、摔以後,試著用陶土創作出作品來。一旦人釋放情緒裡很強的一面後,便會變得溫和平靜,接著會有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使用繪本作藝術治療的經驗分享

《不是我的錯》(和英)
 
    這本書我會把它影印放大,讓它可以著色,接著請孩子們唸一遍,裡頭有許多人物,看孩子認同裡面的誰,就把它上色。我們可以從孩子塗的顏色和分享的過程,看到他可能在環境裡扮演的角色。更深一層的話,可以去聽聽他的感受,問他們『該怎麼辦?』。也可以請孩子改寫故事結局,要他想想『最後怎樣了?』,過程當中,只要孩子願意塗色,動手去做,就有療癒的效果。最後才請孩子作分享。
 
「我的感覺系列」(親子天下),包括《我想念你》、《我好難過》、《我好害怕》、《我好生氣》、《我嫉妒…》、《喜歡我自己》、《我會關心別人》七本
 
    那次是中午休息時間,我把燈關起來,要孩子都躺平後,放這套繪本的光碟給孩子聽。我當時以為孩子會睡著,結果每個眼睛都睜得很大,他們一次一次地說「再聽一遍嘛、再聽一遍嘛。」我發現,因為光碟裡說故事的是孩子的聲音,對孩子來說容易產生連結,覺得這些感覺是別人也會有的,而且有這些情緒是被允許的。
    
    情緒的表達在我們的文化裡常常是不被接納的。當聽到別的孩子的聲音從音響裡傳出來時,孩子很快會對故事產生認同,油然生起「被理解」的感覺。以前我教美術的時候,孩子常對我說:「這輩子從來沒有被那麼了解過。」,他們以為被我了解,但那時我覺得只是單純地教他們美術。等到我接觸藝術治療時,我才知道他們所說的「了解」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接納」。 很多時候,人要的不只是被了解,還有被尊重和接納。
 
後記
    與呂老師聊完後,深覺藝術治療是門專業的工作,藝術治療不只是在做個案的作品分析,更要全心全意地陪伴。甚者,治療師得先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心理建設),以免在都是出於好意的心態下,沒有幫忙到反先受到傷害。不過,呂老師有提到,雖然對個案進行藝術治療有一定的門檻,但持續保持關懷助人的心,才是藝術治療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道手續。
 

【受訪者資料】

呂素貞
學歷:美俄州爾斯蘭學院藝術學士
      美俄州爾斯蘭學院藝術治療碩士
經歷:國立藝術教育、陽明、清華...大學藝術治療講師
      長庚醫院復健科藝術治療師
      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
現職: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副執行長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