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張安琪、薛巧妮整理報導
照片:游珮芸、胡昫薈攝影;部分由林宇儂提供
講者:林宇儂(兒童文化設計師、專欄作家、策展者、產品設計師)
(編按:本文內容整理自兒文所2023/3/28由林宇儂主講的「從兒童文化的視角談設計」講座)

 

  三月二十八日,一個微雨陰天的午後,同學們在「兒童文化導論」課堂上迎來了暖陽般的新領域——兒童文化設計。講者林宇儂如同往年一樣,應游珮芸教授的邀請來到兒文所演講。三個小時的內容十分精采,同學們也踴躍發言提問,期待兒童文化與兒童文學在未來有機會擦出新火花。


  為兒童設計前,重新認識兒童
 

  「兒童文化設計?那是什麼?」不少同學對這個新領域感到很好奇,有些人在講座前對它甚至前所未聞。目前,臺灣相關領域的工作者依然為數不多。那麼,「兒童文化設計」是什麼?又是怎樣的緣由,使得林宇儂走上了這條道路呢?

 

  回顧求學歷程,大學主修產品設計的林宇儂,起初只是因為嚮往北歐的生活風格與型態,便決定申請公費去瑞典讀研究所──瑞典哥德堡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主修兒童文化設計。

 

  就讀研究所期間(2011年~2017年),林宇儂深受啟發。他發現兒童權利在瑞典相當受關注,相關概念也在北歐諸國廣為提倡,比亞洲國家「先進」許多,而研究所豐富的課程也刺激他不斷反思:什麼是「兒童」?「兒童文化」和「兒童權利」具體又指什麼?

 

圖1:講師林宇儂。

 

  林宇儂說明,廣義來說,與兒童日常生活相關的的一切,都算是兒童文化的一環,包含食衣住行,還有娛樂、運動與教育等。而兒童權利最普遍的定義,則來自聯合國在1989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簡稱CRC)——這條以「全世界兒童」為對象的公約明訂:兒童是指未滿十八歲的人,與成人一樣享有所有人權,包含公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中的權利。

 

  從兒童史的脈絡來看,「兒童」是個被建構出來的概念;孩子們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被成人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因而造就出不同的童年。而一個社會如何看待並對待兒童,攸關孩子如何長大。在古代社會中,「兒童」被視為「縮小版的大人」(human becoming),穿用和成人並無區別。後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兒童的認識逐漸發生了改變。於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下,兒童逐漸被認可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human being),擁有平等和自由的權利。

 

  二十世紀後,隨著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制定,兒童的權利和利益得到了更廣泛的保障:兒童不僅僅是成人的延伸,更是一種特殊的群體,需要特別的關注和保護。如今,生活中隨處可見專為兒童設計的事物、場所與制度,包括童裝、兒童家具和幼兒園、電影分級制度等等。於是,「兒童文化設計」這個專業在時代演進下應運而生,發展可期。

 

圖2:Century of the Child: Growing by Design, 1900–2000, MoMA
《兒童權利公約》體現對兒童主體性的重視。
圖為紐約現代美術館照片,讓大人體驗小孩「覺得椅子太大」的感受。



  「兒童參與式工作坊」:兒童參與,親身體驗
 

  瑞典求學期間,林宇儂班上的同學來自各個專業領域,如:劇場工作者、建築師、平面設計師、繪本創作者等等。每個人來自不同領域,面對相同的議題或任務時,總能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想法,相互切磋,提供彼此許多成長的養分。

 

  除了與同學們合作,林宇儂也舉辦過不少次兒童參與式工作坊,過程中對孩子們的觀察與發現,往往也成為他日後的設計靈感,比如哥德堡市府的案子──將學童上學途經的幽暗地下道改造為安全又有趣的通道──就是與同學、孩子們共同完成的。改造前的地下道不時有流浪漢和菸味流連,連大人也不大願意通行,學童上學總會繞道而行。

 

  他們要如何將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下道,變成歡笑聲不斷的上學通道?既然兒童是主要的訴求對象,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便是設計的起點,「讓兒童參與,並親身體驗」便是執行的方針,兒童在過程中的參與十分重要。

 

  設計過程中,包含了兩個階段的兒童參與式工作坊:首先,大人跟著孩子實際走一遭路線,除了覺察自己的感受外,也透過觀察孩子、與孩子聊天對話,進入孩子們的視角,進而同理他們的想法;再來,他們與孩子走完全程,再詢問他們喜歡在上下學路上做哪些事情,之後再將這些回饋融入街道設計中。

 

  藉由蒐集而來的回饋,設計團隊認為:孩子們天生喜歡遊戲並勇於挑戰,他們通常喜歡和同學一邊玩,一邊散步到學校。如何兼顧路線的安全,還有從孩子的需求出發,賦予街道足夠的「遊戲性」,便成為主要的挑戰。

 

  此外,在不同類型的工作坊中,其他實務上的考量還有:兒童普遍未具文字能力,邀請小孩手作或繪畫會是比較適合的參與方式,而孩子們喜歡想像的遊戲,只要給他們一些簡單的元素,他們自己就能玩得很開心。 另外,兒童的身型較小,也要考量活動空間的設計是否對他們友善。

 

   除了觀察兒童在遊戲場的遊玩情況,實際體驗遊戲設施,也是兒童文化設計師必不可少的環節。「大人自己要試著當孩子,玩看看這些器材,甚至盡可能玩得瘋一點,去體驗小孩的感受。」林宇儂笑著說:「過程中,我往往很佩服這些小孩,他們比成人更會控制自己的身體。」
 



  當家具也是玩具,自家就是遊戲場
 

        以兒童為中心的設計理念,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轉化與應用的方式之一。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只要孩子們在自家家具上玩耍,通常會被家長禁止,但禁令仍無法阻止他們著迷於遊戲的心。就算家具本來的功能並不是「玩具」,孩子依然有能力自主而直覺地利用它們找樂子,並且發展出一套兒童專屬的遊戲模式。

 

第一,確認兒童享有休息及休閒之權利;有從事適合其年齡之遊戲和娛樂活動之權利,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與藝術活動之權利。 第二,尊重並促進兒童充分參加文化與藝術生活之權利,並應鼓勵提供適當之文化、藝術、娛樂以及休閒活動之平等機會。——《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十一條

     
  林宇儂曾參與以「Play in Progress」為主題的米蘭設計週,希望能打破兒童家具與家中原有擺設格格不入的刻板印象。他分享自己的兩件設計作品:

 

  Inside-out Lamp 是刻意放大的燈罩,孩子不但能安全地進入其中,也可以自行設計並繪製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燈,兼具原創性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性。

 


圖3:Photo from Milan Design week 2012, at Ventura Lambrate.
林宇儂,Inside-out Lamp

 

  林宇儂延伸《兒童權利公約》第九條「禁止兒童與雙親分離1」的原則,聯想到當今科技時代中,父母與孩子人手一支手機所造成的疏離感,便設計了一款好玩的蓋毯 Stick Together ;雙方即使都蓋著毯子,依然可以透過特殊設計的可愛觸手與對方進行接觸,不僅舒服實用,更是增加家庭成員之間樂趣和情感的家具。

 


圖4:林宇儂, Stick Together



「大自然的加冕工作坊」:自然永續,都市童年實踐
 

  在瑞典,近七成的國土由自然生態組成,即使是城市也很接近森林,人們十分靠近大自然。林宇儂注意到瑞典人非常重視兒童的生態與環境教育,教學方式也和我們熟知的大大不同。舉例來說,瑞典人不禁止孩子們入山林、下海洋,而是教育他們了解環境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不畏懼但尊敬大自然。

 

  林宇儂認為,瑞典人注重的「自然永續」理念,也能在臺灣推廣。他希望給予孩子們接觸大自然的契機,就算身處城市之中,也能走入公園或植物園,認識我們身邊的動、植物。

 

  回臺推廣相關活動前,林宇儂於 2018年先受韓國高陽市兒童博物館之邀,舉辦親子自然工作坊「Crowned by Nature 大自然的加冕」,鼓勵孩子們探索城市中的「小自然」。

 


圖5:韓國高陽市兒童博物館「Crowned by Nature 大自然的加冕」


         以瑞典、韓國經驗為基礎,2019年起,林宇儂回臺灣後,除了產品設計師的本業,也持續推廣兒童文化設計,並舉辦多場親子活動。他將「大自然的加冕工作坊」帶回臺灣,讓城市小孩不用上山下海,也能獲得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和樂趣。

 

  為了推廣「自然永續」的理念,林宇儂在工作坊的設計上煞費苦心。他在植物頭冠的基座上設計了一個可以放植物的小口袋,家長和孩子把作品帶回家後可以當成花器繼續使用;植物枯萎之後,也能摸索出其他創意用法或玩法,達到「永續」的目標。
 



「你看!Look!?」:兒童專屬藝術饗宴
 

  除了親自設計作品和舉辦工作坊,2022年,林宇儂也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共同策展,為「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帶來首檔展覽——「你看!Look!?」。

 

  林宇儂設計的展區注重互動性和遊戲性,不同於孩子以往參觀美術館的經驗(教條式的說明或是沉悶的導覽),孩子們踏入這個展覽伊始,即可隨意遊樂其中。林宇儂希望孩子們在設計過的空間裡保有充分的自主性,並以互動展件引導他們探索藝術家眼中的大自然。

 

  策展和設計創作的過程中,林宇儂很重視兒童參與,便親自與25位前來觀展的小朋友對談,了解孩子們對於畫作的看法,並將這些回饋放置在展場畫作下方,此舉一方面實踐了「兒童參與」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讓前來參觀的大人更了解兒童的真實想法。
 



未來展望,兒童參與成為主流文化
 

  林宇儂說:「只要長期關注兒童文化設計的趨勢,就能發現近年來『兒童參與』的權利已逐漸被全世界所重視,其中也包括臺灣。」

 

  如兒童遊戲場域,臺灣除了有「臺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持續關注兒童的遊戲權利,實際上也出現了以「兒童遊戲權」為主要設計概念的兒童遊具,像是位於淡水漁人碼頭的溜溜帽兒童遊樂場,就是丹麥實體遊戲場域設計公司「MONSTRUM」(怪獸)的作品(該公司以位於哥德堡公園中的大鯨魚遊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聞名)。至於北歐常見、專為孩子設計的木製「倉鼠滾輪」遊具,不久後也即將在臺東登場,預計今年暑假完工,成為全臺首座有「倉鼠滾輪」的兒童公園2


  孩童參與設計,將他們的想法納入設計考量,不僅更能關照孩子的需求,也讓成人更能同理他們。這種互相理解的過程,既建立起成人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和連結,也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共識和和諧。期待未來看見更多優秀的兒童設計作品,讓孩子們可以在更美好、友善的環境中成長、學習和發展。
 



更多精采問答

1.兒童參與的過程中,如何事先與他們溝通,有碰到什麼困難嗎?
答:事先會跟孩子們說明,雖然大家的意見都很重要──我們也很看重大家的想法──但每個人所提的意見,不一定都會被採用於設計上。慶幸的是,目前還沒有因意見沒被採納而情緒低落的孩子。

 

2.如何在日常實踐中鼓勵兒童參與,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意見是重要的,可以勇敢說出來,而且他們的想法也會被成人重視?
答:從家庭、學校(如幼稚園)到社會(如圖書館說故事)的參與,最主要還是家庭的影響力最大,不同的家庭氣氛也有所差別,如果能從家庭鼓勵孩子們發言,會是很棒的開始!

 

3.國內的兒童園區或是兒童美術館,兒童在參訪過程中,其自主權常與家長、志工團體等形成對立關係(更重視教育性)。您如何看待這點呢?
答:目前來看,現況是國內各場館因為經費問題,就算對志工進行相關教育,也不能保證他們第一線面對參觀者的服務品質,這點在未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圖6:林宇儂(左三)與兒文所師生合照。


 

禁止兒童與雙親分離1:「一、兒童受父母虐待、遺棄或在父母離異時,該項裁決尤有其必要,此時,該兒童之住所應一併裁定。 二、根據前項為法律訴訟時,各關係人均得出席並申訴意見。 三、簽約國應尊重與父母任何一方或雙方分離時的兒童權利,使其能定期與父母直接接觸並保持私人關係;但因此違背該兒童之最佳利益者,不在此限。」
 

全臺首座有「倉鼠滾輪」的兒童公園2:〈全台首座「倉鼠滾輪」在台東,兒運公園拚暑假完工〉(2023-03-10)https://udn.com/news/story/7328/7022977


 

責任編輯:張惠鈞、曾邢家儀、何宏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