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薛巧妮
圖:取自網路
照片:感謝陳郁如老師提供
(編按:本文與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合作,為2023/3/4「少年小說與兒童文學石頭湯讀書會」系列線上講座紀錄,該場次評論家與真實讀者和作家對談於東湖國中)
 

跨越時空限制,位在美國的陳郁如在視訊聊天室裡侃侃而談,鏡頭裡的她披著一頭烏黑長髮,戴著招牌黑框眼鏡。儘管隔著螢幕,她依然難掩興奮,對創作的熱忱感染力十足。

陳郁如老師

 

  陳郁如著有《修煉》共5冊、《仙靈傳奇》共4冊、《養心》、《長生石的守護者》等書,小說以意想不到的情節轉折、融入東方古典文化的奇幻設定見長,廣受青少年喜愛。喜歡旅行和美食的她,近年也嘗試不同的創作寫法,出版了「陳郁如的旅行風景」系列散文集和一部飲食文學《陳郁如的食.味.情手札:我的一簾柿餅》。她的作品一出版,經常高掛在博客來中文書童書/青少年文學暢銷榜上,也連續多年入圍博客來年度暢銷作家。


  陳郁如無疑是當紅的兒少小說作家之一。然而論寫作,她自謙說:「我不打算教人寫作,就像每個臺灣人都會說中文,但不一定都能教中文。我寫作沒有錯,但這不代表我能教別人怎麼寫。我只能分享自己的經驗。」


  事實上,陳郁如大學從化學系畢業,後赴美攻讀藝術碩士、定居,四十歲才開始嘗試創作,此前幾無文學寫作背景。因此,她說自己並非「天才型」作家,而是「後天努力派」,每次寫作總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蒐集和爬梳資料,再一一利用這些「建材」搭建作品。

 


創作「小白」起手式:熱愛閱讀


  陳郁如四十歲才開始寫作──這句陳述句乍看簡短,實由她長年對閱讀的熱愛所寫成。回顧寫作緣由,陳郁如分享在她小時候,每逢學期結束,媽媽都會獎勵孩子們,問他們想去哪裡玩或有什麼想要的東西,而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去書店!/想買書!」閱讀的快樂,從那時就埋於她的心中,長大後也念念不忘。
 
  至於寫作的契機,同樣與閱讀有關。作為兩名女孩的母親,陳郁如發現美國教育中並沒有臺灣所謂的「教科書」,而是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於是,她開始陪讀。為了快速閱讀,比起原文,她優先選擇中文譯本。
 
  「臺灣很棒,很容易找到西方奇幻小說的翻譯本,但我覺得有些可惜,距今約十年前,臺灣人自己寫的奇幻小說還很少;說到東方奇幻小說,像《西遊記》一類的作品固然經典,但距離現代的孩童卻有點遙遠。我一時興起,心想乾脆以我熟悉的古文化為素材,自己寫給孩子們看,就這麼動筆了。」
 


《修練》

《修練》
 

寫出華人自己的奇幻小說

 

  「我想寫奇幻小說,但西方故事裡已經有夠多的巫師、魔法和神話,已經沒什麼好寫了。」寫第一部小說《修煉》時,陳郁如這麼取材:「我就把腦筋動到中國古典上──當時接近端午節,我立刻想到《白蛇傳》。這是一部白蛇修煉成精,幻化成人的故事,道家『修煉』的概念便成為故事主要的梗概。」
 
  「修煉」的概念後來如何發展成古今交織、穿越的故事,陳郁如認為,修煉不單是動物成精,而是發生在每個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中,因為或大或小的決定都左右一個人的形成。概念經過轉化,陳郁如讓道家的意涵更貼近讀者的生命經驗。除了道家哲思,陳郁如也提到《山海經》裡有獨角羊、獬豸,是西方文化中沒有的,中國傳說還有龍和麒麟,這些流傳百年的故事和珍禽異獸都是很好的奇幻小說素材。
 
  《仙靈傳奇》系列同樣是東方奇幻冒險小說,卻講述不同主題,帶領角色和讀者們進入詩、詞、畫、陶、鏡等古文物的世界。原本對古典文化興致缺缺的小讀者,看了這套書後有的主動去找唐詩集看,有的在展覽上饒富興趣地向故宮館員東問西問。
 
  陳郁如笑著說:「我的作品不講大道理,不教怎麼分析詩詞詩畫,卻希望能觸發讀者對古典文化的興趣。」然而,陳郁如自謙沒有豐厚的文學和歷史涵養,如何妥善、靈活地運用這些古典素材,主要還是賴於勤勞地查找資料,還有時時體貼小讀者的心。「趣味和兒童的需求很重要,所以我不選太晦澀的詩詞。」
 
  至於詢問度最高、許多讀者引頸期待續集的作品,當屬《養心》。「這部作品跟前兩部又不大一樣,它探討的是情緒、是人性,比如同儕間的嫉妒、重男輕女的歧視……裡頭也有『帥到沒天理』的角色──養心使者,往往讓小女生『手不釋卷』,看得目不轉睛。」

 

《養心》

《養心》


 
  如果未曾看過陳郁如的小說,「入門書」首推《長生石的守護者》。它既是單集小說,也是她另一番新嘗試,將她的「三大心頭好」──奇幻、武俠、推理等元素融入其中。

 

《長生石的守護者》

《長生石的守護者》

 


想創作,就要會「儲蓄」
  
  陳郁如的創作始於閱讀,其寫作養分也無盡地源於閱讀,而「閱讀」不光是看書,也是看這個世界。舉例來說,如果不經由「閱讀」,臺灣的孩子們幾乎不可能目睹極光;如果不經由「閱讀」,她也不會知曉那些古文物的存在。閱讀不但增加了一個人與世界的連結,得以看見不限於臺灣島上的風景,也刺激她的想像力,成為她寫作的能量。
 
  「就像買東西前必須存夠錢,光有一、兩百塊買不起iPhone手機,你只能繼續存錢,寫作也是一樣。我四十歲才開始寫小說,卻能津津有味地寫下去,是因為我累積了大量的閱讀。有些人寫不出東西,我常想,這是因為他們閱讀得不夠多。」陳郁如每年出一本書,每次寫完就會停筆好一陣子,拚命閱讀,跨領域地讀,彷彿花光了零用錢,又得重新存錢買玩具的孩子。
 
  每個愛閱讀的人不一定愛寫作,但陳郁如認為,寫作跟閱讀同等重要。寫作時,她也一邊探索自己的內心,再以「文字」正確地表達自己,洽當地與他人溝通。陳郁如仔細爬梳自己和女兒們的關係,也去釐清她和媽媽、伴侶的關係,將之轉化成《養心》裡的內容;罹癌期間,她記錄自己的療養過程,起初是為了排解心中的恐懼和憂愁,內容發表後則成為讀者同理和安定的力量。
 
  除了閱讀,豐富的生活經驗也是陳郁如重要的靈感來源。創作與生活是一體的,這些經驗也都成為她筆下的內容:她把去猶他州一座山林的經驗,寫進《修煉》;讓旅途中所見的紅狐狸,成為書中的角色;也把潛水的體驗和感受歷歷如繪地在《長生石的守護者》中呈現出來……
 
  然而,就算讀破萬卷書,行過萬里路,如果有心創作,陳郁如認為再怎麼樣也比不過這句話:「多練習,不要放棄。」不是寫作的天才,就用「一般人」的方式努力,勤於筆耕,寫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但她強調,停下來不代表放棄,而是起身去旅行,或者坐著多看一些書,儲蓄創作的量能;存夠了,就繼續寫,不停寫,才有修正和檢視的基礎。

 

  多練習,不要放棄。

 

 


責任編輯:曾邢家儀、張惠鈞、何宏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