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采薇
圖/取自網路
2019年3月25日,日本漫畫網站 Jump+的開始了一部新作品《間諜家家酒(SPY×FAMILY )》的連載。該部家庭喜劇漫畫敘述一個由間諜、殺手與超能力者所組成的家庭,他們因各自的利益對彼此隱藏身分,並且生活於同一個屋簷下。內容除了「偽裝家族」的生活瑣事外,也有多次拯救世界的非日常劇情。該動畫憑藉著優秀的劇本以及動畫的推廣,將魅力席捲至全世界。
儘管《間諜家家酒》有著各種觀眾喜愛的要素,其核心依舊圍繞在「和平」與「家庭」兩大主題上,與大部分成年觀眾童年時以「家庭」為主軸的其他作品相比,《間諜家家酒》與它們產生了至少 二、三十年的時代間隔。因此觀眾能夠從《間諜家家酒》中感受到家庭觀念以及社會價值觀上顯著的世代差異。究竟這部代表著「令和」時代的新型家庭喜劇作品與過去的日常向的作品上,對於家庭的描寫有何不同?又向觀眾傳達了何種現代的價值觀?
《間諜家家酒》的背景
2019 年 3 月,當日本即將迎來「令和」之際,集英社旗下的漫畫平台《少年 Jump+》刊登了一個以間諜父親、殺手母親與超能力女兒所組成的家庭作為主軸的漫畫連載作品——《間諜家家酒(SPY×FAMILY)》。透過網路的傳播與《少年 Jump+》本身的名氣,漫畫甫經刊登,便創下當時閱覽及留言數量的紀錄。伴隨《間諜家家酒》的人氣,2022 年 4 月 9 日,電視動畫於東京電視網 (TX Network,簡稱 TXN)以一季兩期的方式問世,第二期則於 2022 年 10 月 1 日接續播出;並打鐵趁熱,於 2023 年 10 月釋出第二季;同一年的年末 ,由 WIT STUDIO 與CloverWorks 兩家動畫製作公司聯合製作,其第一部劇場版動畫上映。連載至今,《間諜家家酒》已出版 14 卷單行本,銷售量則是在第一季動畫播出前就已經達到 1500 萬冊,至 2024 年 9 月更累積高達 3600 萬冊的銷售成績。可以說《間諜家家酒》是日本令和初期,以及疫情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作為《少年 Jump+》的門面,《間諜家家酒》自然有著能讓觀眾接受並產生共鳴的價值觀與魅力。它有著淺顯易懂的人物設定,幽默有趣的劇情,卻又在這之中混入了戰爭、諜報、和平等較為嚴肅的議題。在《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公式漫迷手冊 EYES ONLY》(2022)中的訪談提到,這部作品在漫畫與現實之間的平衡抓得很好,不論是喜歡重口味或清淡口味的客群都能接受,且倫理觀念扎實。可見作者遠藤達哉在劇情設定上所下的一番苦心。 其中身為女主角的安妮亞更是這部作品的招牌,她不僅是真正意義上推動故事的重要角色,藏於可愛的外表下的讀心能力,恰好也創造出了讀者視角, 讓讀者能夠藉由安妮亞的視角來理解這部作品的世界觀,透過安妮亞在日常生活中與家人朋友之間所產生的訊息差而感到會心一笑。
▲集英社少年 Jump+ 十週年紀念展宣傳中,《間諜家家酒》的女主角安妮亞佔據最大比例。1
日本國民作品中常見的家庭型態
過去以家庭日常為主軸,或是有對主角家庭進行描述的國民作品,大部分脫離不了以下幾種經典模式:
(一)雙親大多為上班族父親與家庭主婦母親的組合。
(二)大多為獨生子女或雙生子女的家庭。
(三)孩子生活在可以獨自出門的安全社會。
在《哆啦A夢》中大雄的父母,夢想成為畫家最終卻無法實現夢想,當著普通上班族的野比伸助,辛苦持家卻總是讓家計呈現赤字的家庭主婦野比玉子;《蠟筆小新》裡時不時被公司同事刁難的上班族父親廣志,以及因家事與孩子忙得自顧不暇的母親美冴;而《我們這一家》更是以家庭主婦花媽的持家日常,作為動畫中的主要劇情。
不少以家庭作為主軸的作品,幾乎都是描繪獨生或雙生子女的成員組成。例如《哆啦 A 夢》中都是獨生子女的大雄與靜香,胖虎與小夫則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在《櫻桃小丸子》中,同樣可以看到小丸子與姐姐同住一個房間的景況。即便進入平成年代,這樣的漫畫作品依舊也是以描繪獨生或雙生子女為主。例如《我們這一家》中多次出現姊姊橘子與弟弟柚子因為菜色分配、父母偏心等問題而發生的爭執。《蠟筆小新》中除了一般劇集外,劇場版也時常深入刻畫小新與妹妹小葵之間的兄妹情誼。筆者認為動畫中的家庭成員以獨生或雙生子女為主的現象,反映出日本戰後的家庭結構變化,以及近代的「少子化」趨勢,可見社會大眾已漸漸將核心家庭視為一種主流。
由上述作品的內容中也能逐步發現,主角們雖然並非是兒童文學或少年漫畫作品中常見的「孤兒」設定,與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十分緊密,卻時常出現大人將孩子獨留家中,或孩子獨自出門跟朋友玩耍,直到晚上才回家吃飯的情節。這些劇情除了映照出日本的良好治安,最大的原因也是希望藉由不被大人們所干涉的兒童角色來主導劇情,顯示出孩童的自主性。
《間諜家家酒》中的家庭型態
或許是因為《間諜家家酒》於《少年 Jump+》上連載,與集英社其他知名少年漫畫同為前後輩的關係,作品中所描繪的家庭型態,更符合少年漫畫中常見由「孤兒組成、無血緣關係的家庭」。例如,《火影忍者》(1999-2014)中,沒有父母的鳴人將從不放棄他的伊魯卡老師視為父親;《獵人》(1998-)中的小傑由米特阿姨扶養長大,為了找到從未謀面的父親而踏上旅途,並在過程裡結識了不少夥伴;《鏈鋸人》第一部(2019-2021)中,無父無母的淀治在與同伴帕瓦、早川秋一起生活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人類應有的情感。
與其他少年漫畫相對應,與其說《間諜家家酒》講述的是一個由「間諜」、「殺手」與「超能力者」所組成的故事,不如說,是由三個「孤兒」所組成的家庭故事。男主角黃昏,從小因戰爭而失去父母,為了和平與尋求戰爭的真相而從事間諜任務多年,對他而言,「家庭與愛」從來不是他該追求的事物,卻在養女安妮亞身上找回了初衷,並重拾早已遺忘的情感;被視為戰爭工具而培養的實驗體安妮亞,「和平與愛」是她原先一無所知的事物,卻在養父黃昏的身上了解和平的生活必須由自己努力創造,因而主動追尋著屬於自己的避風港;因為父母雙亡而肩負起養家責任的約兒,無法理解何謂普通的生活,也始終無法融入社會,卻在加入了弗傑家後漸漸體會到普通家庭應有的「溫暖與愛」;家中領養的大狗彭德,同樣作為長期囚禁在實驗機構、從未體驗過家庭溫暖的「孤兒」,成為了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
《間諜家家酒》中,父親黃昏雖然是間諜,表面上卻有著精神科醫生的工作;母親約兒雖然是殺手,對外也有著公務員的身分。約兒以「不影響現有的工作」作為條件與黃昏假結婚,婚後也並未辭職成為專職主婦。此外,在家事方面也是由夫妻共同平分,例如黃昏擅長料理,因此負責家中的三餐; 約兒愛乾淨、擅長打掃,因此負責家中的整潔。這種分工模式恰好呼應了現代「雙薪家庭」常見的現象,也在家務分配上傳達「男女平權」的現代價值觀,與過去日本的國民動畫有著顯著的差異。
▲於《間諜家家酒》第二期的片尾中,負責料理事務的黃昏。
同時,子女教養的描寫上,《間諜家家酒》也展現不同於以往的態度。安妮亞不會像小新或大雄,經常獨自在外玩耍或看家。 除了漫畫第一話《梟(オペレーション)》中,黃昏因任務而刻意將安妮亞關在家裡, 安妮亞誤觸重要的通訊設備,導致敵人入侵之外,劇中幾乎未再出現安妮亞單獨看家的情節。除非安妮亞偷偷離開家,否則外出時總有著父母的陪伴,就連搭乘校車上學,黃昏與約兒也會陪同到候車處。在故事情節中,黃昏為了使女兒在學校的任務可以順利進行,甚至常常做出潛伏在學校屋頂、偽裝成他人監視著女兒的行為。為了保護安妮亞而做出的這些舉動,近乎「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2)的全方位保護,顯示出現今家庭對孩子安全的重視,也傳遞出「不該讓未具責任能力的孩子獨自面對世界」的現代價值觀。
家庭型態的轉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個人成長經歷的累積,由夫妻與未婚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又稱小家庭)雖仍為社會中最主要的家庭型態,卻已不再被視為是「唯一」的家庭樣貌。 正如喀飛在《無偶之家的多元家庭》一文中提到:
從社會現狀來看,非核心家庭、非一男一女組成、非婚姻關係型態的家庭, 已有相當數量。這些有別於「傳統」的家庭包括:離婚、再婚或喪偶者與子女組成的「單親家庭」、「繼親家庭」,父母因工作長年在外地/外國或其他因 素無法共同生活而由祖父母照顧孫輩的「隔代教養家庭」,與移民配偶結婚 的「跨國婚姻家庭」,由同志伴侶或配偶組成的「同志家庭」,未婚生子或同居者的「非婚家庭」,這些形態各異的家庭,真實地生活於臺灣社會各個角 落,對大眾來說並不陌生。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日本動漫作品中的家庭組成也逐漸改變,越來越多對非傳統家庭的描寫出現在面向大眾的作品之中。例如,細田守執導的動畫電影《狼的孩子雨和雪(おおかみこどもの雨と雪)》(2012)以單親家庭為主軸,描繪一位母親獨自扶養狼人姊弟的成長故事;《夏日大作戰(サマーウォーズ)》(2009)則呈現出由女性長輩所主導的大家庭,團結一致與邪惡駭客對抗的故事。此外,即使是兒童向作品,如《可愛巧虎島(しましまとらのしまじろう)》,也於 2012年引入新角色妙妙,設定中她因父親長年出差而與祖母、母親以及哥哥一起生活,反映現實社會中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家庭的景況。
與此同時,描寫收養關係的作品也逐漸增加。《白兔玩偶(うさぎ ドロップ)》(2005-2011)中,二十七歲的單身男子收養了爺爺六歲的私生女,一同建立起新的家庭關係;《昭和元祿落語心中》(2010-2016)裡的男主角終生未婚,卻收養已故摯友的女兒,並與養女維持著矛盾且扭曲的父女關係。與之相比,《間諜家家酒》中的弗傑一家雖然表面上看似是個傳統的「核心家庭」,然而實際上卻融合單親、再婚、領養等非傳統家庭的要素在其中,在成員間埋下不安定的種子。在劇情裡,黃昏為了完成任務必須維繫家庭的完整,因此深怕被妻女討厭,導致女兒離家與妻子提出離婚;約兒作為弗傑家繼母的角色,時常對於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感到不安;而被領養的安妮亞,雖然滿足於現在的生活,卻常常擔心父母揭穿彼此的身分後若導致離婚,自己是否會再度被拋棄。
看似如傳統核心家庭ㄧ般的弗傑家,在這些充滿不定性的要素組成之下,從而產生出有別於傳統家庭給人的「穩定形象」,卻也因此更加貼近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家庭的真實想望。
▲動畫中弗傑一家出遊的畫面。
與現實呼應的時代背景
雖然《間諜家家酒》為架空的世界觀,並沒有明確的背景及年代設定,但是根據《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公式漫迷手冊 EYES ONLY》的訪談內容,以及故事中歷經多次戰爭,現今維持著表面和平的東國(Ostania)與西國 (Westalis)、頗具年代的彩色電視機、剛登上月球的火箭等背景因素推測,《間諜家家酒》的年代背景明顯對應到現實中 1960-1970 年的歐洲,尤其是東西德分裂的歷史。在歐洲的近現代史上,德國始終是影響歐洲國際情勢的重要因素。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說過:「至少 300 年來,德國的地位問題一直是歐洲穩定的關鍵所在。」作者選擇將東德與西德分裂作為創作背景,除了滿足《間諜家家酒》中的諜報元素之外,也與作品中由「家庭的和平」擴大至「國家的和平」,乃至「世界的和平」相互吻合。
儘管有著歷史原型,《間諜家家酒》的故事依舊與現實有不少差異。作者遠藤達哉曾說過,為了不讓作品過度凸顯社會主義色彩,變成一個沒有娛樂的世界,因此作品中的建築風格其實是偏像英國式建築,為了讓劇情不過於嚴肅,也曾多次克制不將劇情帶往太黑暗的走向。在作者的設計之下,《間諜家家酒》存在於一個經濟發達、生活便利,卻在和平的表面之下,充滿隨時可能會爆發戰爭隱患的時代,其實也與現今的國際社會相似。因此,雖然是發生在 1960 年代的家庭故事, 觀眾們卻能夠在其中找到不少與現代社會的關聯。
游珮芸曾於〈試論《蠟筆小新》的流行現象〉一文中介紹《蠟筆小新》裡那些天馬行空的劇場版,並提到:
明顯可以看出《蠟筆小新》電影動畫的製作團隊有意識地將劇情內容帶離「日常生活」,以增加劇情的張力來延長說故事的時間,並吸引觀眾。
《蠟筆小新》或《哆啦A夢》是以日常作為基底,並在生活裡製造出不一樣的行為或發生難以用常理解釋的事件藉此抽離;《間諜家家酒》則反其道而行,在戰爭隨時可能會爆發的冷戰背景下,試圖解決那些非日常的事件, 維持並營造出稀鬆平常的生活調性。如同黃昏做間諜的初衷是為了創造出一個不會讓孩子哭泣的世界、約兒做殺手的目的是為了守護家人平淡無奇的生活ㄧ般。壓抑著不安,努力維持著表面和平的設定,恰好與現今複雜的政治局面有著類似之處。
▲於漫畫中出現的幼年黃昏,描繪的背景是相對於安穩日常的戰場廢墟。
關於家庭的日常生活描繪
如何在一部以「家庭」作為主要賣點的作品中營造出幸福感?比起過度營造家庭的美好,不少作品經常以「強調家人的缺點與生活中的爭吵」來進行描繪。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作品中僅呈現一個個毫無缺點的完美家庭,反而無法凸顯出它的真實,從而讓觀眾感到親近。如《我們這一家》中總是貪小便宜、經常亂煮晚餐的花媽;《蠟筆小新》中喜歡看美女且腳臭的廣志;《櫻桃小丸子》中溺愛孫女到無法無邊的爺爺友藏。雖然劇情總是圍繞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人性缺點與摩擦,卻也無形中傳遞出:「正因為是溫馨的一家人,才能夠包容彼此的缺點」。
然而,《間諜家家酒》卻反其道而行,作品中不強調互相包容,反而描繪角色們為了維持家庭和諧,刻意隱彼此藏個性上的缺點,盡可能減少任何潛在的衝突。作品中多次強調這是個由帥氣萬能的父親,強大又漂亮的母親,懂得人心且乖巧的女兒,以及聽話好養的狗所組成的,一個完美到不正常的偽裝家庭。
除了角色性格設定外,畫風也是影響劇情走向的一大關鍵。《間諜家家酒》在作畫風格上並非使用較為常見的「Q 版」、「簡約」的可愛畫風,而是使用較為接近真實人體比例的現代動漫畫風,並且在角色形象的描繪上也符合現代觀眾對「長相好看」的偏好。可以說,若非有帥氣的父親、漂亮的母親與可愛的女兒這些設定,作品本身所帶來的商業價值恐怕不會如此巨大。然而,因為畫風與角色設定過於完美,在無形中拉開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產生了某種疏離。
▲《間諜家家酒》在人物比例的設定上,除了小孩與大狗彭德外,大多採用更符合現實的畫法呈現。
為了彌補過於完美從而導致的疏離感,《間諜家家酒》利用了「如何維持家庭」的敘事結構來拉近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故事中多次出現弗傑家為維持表面上的「理想家庭」而努力的場景,例如,漫畫番外篇、亦即動畫第 12 話《企鵝園(ペンギンパーク)》中,全家一起去水族館玩的劇情,目的正是為了在鄰居面前營造出假日全家出遊的正常家庭形象;而在漫畫第 47 話、動畫第 31 話的《戰慄的豪華郵輪(戦慄の豪華客船)》中,黃昏甚至為了「普通父親會不會因為孩子吵著要買玩具而妥協」這件事而煩惱不已,因為害怕這些言行舉止會引起秘密警察的懷疑,進而暴露身份。弗傑家對「維持家庭」的努力,與現實觀眾對於家庭維繫的不安產生連結與共情。
即便是家人,也會有必須隱藏的一面;即便是再牢固的家庭,也可能會有分崩離析的一天;即便是最親密的關係,也不能夠將彼此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相較於真正由血緣組成的家庭所呈現的主題——「就算吵吵鬧鬧,我們仍舊是幸福的一家人」。《間諜家家酒》 提出了另一種家庭觀念——「美好的家庭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必須由全家人共同努力維持」。
由於弗傑家每個成員都是基於各自的利益而組成家庭,相處建立在如何隱藏真實身分、如何不被家人討厭的基礎之上。因此,與其說《間諜家家酒》的主線是如何接近政治家、維持東西兩國的和平,不如說,如何讓這個「弗傑家」完美持續下去,才是這部作品中最根本的核心。
《間諜家家酒》滿足了觀眾對美好家庭的渴望,與其說弗傑家呼應了現代家庭的多元型態,不如說是觀眾將他們對美好家庭的嚮往投射到弗傑一家之上,這也成為了《間諜家家酒》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語
《間諜家家酒》中的家庭型態,不僅反映出現代家庭觀,更凸顯出理想的家庭型態——一個分工明確,為了維持家庭而努力,並願意相互理解的家庭關係。
伴隨著《蠟筆小新》、《我們這一家》、《櫻桃小丸子》等國民動畫一同長大的觀眾,體會到家庭生活的溫暖與喧囂;幾十年過去,等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也漸漸開始思考何謂自己理想的家。一部在令和時代橫空出世的作品,描繪出一個猶如偽裝成堅果類的花生般,「不正常」卻試圖演繹「正常」的偽裝家庭,反而以其不尋常的樣貌,成為了現今社會眼中的「理想家庭」。
如同《間諜家家酒》第一季的片尾曲《喜劇》中所唱的歌詞:
那天你我達成了濃於血緣的協議,締結了心心相印的契約
(あの日交わした 血に勝るもの 心たちの契約を)
自從黃昏收養安妮亞的那一天起,沒有血緣關係也素不相識的兩人,就這樣締結了名為「家人」的契約;隨後為了成為符合社會價值觀的理想家庭,又與約兒一同組成弗傑家。儘管弗傑家並非由血緣與婚約所組成,在觀眾的心中卻早已被視作是真正的一家人。隨著家庭型態與價值觀的改變,血緣與婚約不再是組成家庭的唯一方式,也不會是評斷幸福與否的唯一標準。
雖然讀者並非像黃昏一樣,是個萬能的間諜,卻同樣為了維持家庭和諧操碎了心;雖然沒有像安妮亞一樣的讀心能力,也能靠著行動感受到家人的關愛;雖然不像約兒,從未經歷戀愛便承擔起母親的角色,卻也像初為人母的她,總是思考著自己之於家庭的價值。
畢竟,無論是不是「真正的」家人,都有著必須隱藏的秘密與必須扮演好的角色,才能讓家庭維持下去不是嗎?
備註
1 圖片來源:https://jumpplus-ex.jp/
2 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指過份介入兒女生活,保護或是干預其生活的父母,因為類似直升機一樣的盤旋在兒女身邊,故稱為直升機父母。在日本也有類似概念的「怪獸家長」(日語:モンスターペアレント, Monster parent),是學校對於以自我為中心,不講理的監護人所造的和製英語。
參考文獻
一、參考書目
1. 范軍,《德國:久分重合的歐洲大國》,五南圖書,1993年,頁9。
2. 遠藤達哉,《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公式漫迷手冊 EYES ONLY》,陳姿君 譯,東立,2024年,頁 179、182-188。
二、期刊論文
1. 喀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專題企劃/看見多元婚姻與家庭型態:地理與性別無偶之家的多元性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95 期,2021年,頁 28。
2. 游珮芸,〈試論《蠟筆小新》的流行現象〉,《竹蜻蜓‧兒少文學與文化》特別號,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編,2014年,頁 101。
3. 山口恵未、山内千尋、本間弘美、石本与恵、杉井潤子,《映画やアニ メからみる「家族の絆」分析とその教材化》,京都教育大學,2013年。
三、網路資料
1. 少年ジャンプ+
https://shonenjumpplus.com/
2. TV アニメ『SPY×FAMILY』公式サイト
https://spy-family.net/
3. シリーズ累計発行部数 3,600 万部突破の大ヒットマンガ『SPY×FAMILY』 (著・遠藤達哉)が「かまいたちの夜」とコラボ!?14 巻発売記念で限定 WEB コンテンツを 9 月 4 日(水)から公開!
https://prtimes.jp/main/html/rd/p/000000622.000011454.html
4. Gen Hoshino – Comedy (Official Video)(202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_Oyplmhhv0
責任編輯:周燕雯、鄭仲珈 、李品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