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張靜宜
圖:圖1作者提供,圖2、3引自韓國圖畫書博物館

 

《末斗》(막두),鄭熙善(정희선)文、圖,故事花2019.04
圖1《末斗》(막두),鄭熙善(정희선)文、圖,故事花2019.04

 

  這是一本以釜山札嘎其市場為背景的圖畫書,札嘎其市場主要的商品為海鮮,在人聲鼎沸的市場裡,豐富多樣的海產讓人眼花撩亂,此起彼落的方言跟海產一樣,新鮮有勁。放眼望去女性勞動者多過男性,撐起市場半邊天的「札嘎其阿之美」(釜山方言:「阿之美」,有大嬸之意)也是市場裡另一道亮眼的風景。「札嘎其阿之美」有著什麼樣的人生故事?鄰近漁市場的影島大橋在固定時間的開合表演,現今已是釜山觀光的一大景點,這座大橋又曾經見證過哪些歷史?

 

  《末斗》(圖1)描述的是戰爭的離散與童年陰影,主角是一位名叫「末斗」的老奶奶。圖畫書的封面,通常是主角亮相的重要舞台,《末斗》封面上一位穿著長圍裙的大嬸精神抖擻地抓著一條鯛魚,海鮮與大嬸的生活有著什麼關聯?第一個跨頁出現了一座繁忙的海鮮拍賣市場,文字告訴我們「末斗奶奶在這個地方工作。」原來她是位魚販。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不易分辨主角是哪一位,不過,下一個跨頁,主角就登場了。這位末斗奶奶心直口快,對於嫌東嫌西,又不買魚的顧客,她直喇喇地說「魚比妳新鮮,不買快走!」末斗奶奶看似直率粗魯,其實內心很溫暖(圖2),知道老主顧家中有病人要照顧,熱心地提供秘方,外加奉送食材。從移居釜山開始,末斗就來到市場工作,歲月悠悠,已經度過了六十年,她也從小女孩成為了老奶奶。

 

末斗奶奶看似直率粗魯,其實內心很溫暖
圖2 末斗奶奶看似直率粗魯,其實內心很溫暖。

 

  末斗的故鄉在現今的北韓,十歲那一年國家發生戰爭,媽媽在擁擠的車廂裡叮嚀她:「我們要去釜山,如果失散了,一定要到影島大橋上。」,「到影島大橋見面吧」是韓戰時期常聽到的一句話。1934年開通的「影島大橋」是釜山的地標,這是一座開合式的橋樑,每天會在固定時間升起單側橋面,讓大型船隻經過。原本只是用作交通衢道的影島大橋,在朝鮮戰爭時成了一座令人悲傷的大橋,無數與親人失散的難民來到這裡等待家人,希望失散的親人或是還未趕到南方的家人快點兒出現,但是隨著戰況的變化,與聯合國防禦線的圍堵,北方的親人再也出不來,獨留失散的流亡者在橋上空等待。

 

  這一座橋,是難民尋人時「流淚許諾相見之地」,小末斗遵守媽媽的約定來到影島大橋,茫茫人海中不知親人身在何處,末斗在人潮裡呼喚爸媽(圖3)。在最無助的時刻,鐘聲響起,人們向旁邊撤退,眼前一座龐大的黑影緩緩上升遮住了天與地,那堵牆彷彿阻斷了她的去路,最終,末斗沒有找到父母。而這道黑影,成為了末斗心中的鬼魅和難以化解的恐懼。

 

小末斗遵守媽媽的約定來到影島大橋,茫茫人海中不知親人身在何處
圖3 小末斗遵守媽媽的約定來到影島大橋,茫茫人海中不知親人身在何處。

 

  為了生活,小末斗在影島大橋附近的市場裡工作,休息時,偶爾會去橋上逛逛。但是,直到成年了,每次在影島大橋旁邊聽到橋樑即將升起的警鈴聲,末斗還是會嚇得衝回市場,心臟狂跳。已當上奶奶的末斗,心中最大的疙瘩就是那堵象徵絕望的「黑牆」。時光飛逝,這座繁忙的大橋,後來因為老舊而停止運作,不再發出令末斗揪心的聲響。末斗七十歲了,某一天,嶄新的影島大橋啟用,末斗奶奶在電視上看到新聞,她決定去參加開幕式。奶奶站在當年的位置,深深吸了一口氣……盯著眼前的黑影,她克服了童年的恐懼,牢牢的盯著它,雙眼濡濕。

 

  《末斗》作者鄭熙善(音譯)出生於釜山,大學時期主修產業設計,曾任編輯設計工作,亦曾赴日進修語言和繪畫,因為對圖畫書感興趣而到韓國插畫學校學習圖畫書創作,在首爾生活十幾年後回到故鄉釜山,昔日熟悉的札嘎其漁市,有了不一樣的新鮮感。創作此書的三年期間,她常去漁市場逛逛、畫速寫、跟魚販聊天,從晤談中知悉市場裡的勞動者有不少「失鄉民」,釜山的影島大橋與札嘎其漁市這兩個地點鮮明地反應出韓國的近代歷史。二戰結束時,從海外歸國的同胞在此聚集,1950年代的韓國內戰,許多人來到釜山避難,為謀生計之故,到市場打零工或經營小本生意,從此在釜山定居。

 

  作為一部具有鄉土色彩的圖畫書,《末斗》與另一部同樣以釜山為背景的《爺爺家住著鬼》,皆是以離散的故事結合實境的圖像,同樣的主題,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現出地誌類圖畫書的多樣風貌。《末斗》的另一特色是生動的方言對白,一般而言,寫作兒童讀物的作家們通常依循國家制定的標準語來寫作,強調多元文化的今日,這樣的標準顯得抵觸,然而《末斗》忠於原創地的語音,釜山方言與朝鮮方言的活用使得這則故事更加生動有力。這是鄭熙善的第一本圖畫書,以戰爭倖存者為主角,訴說童年的傷痛,以釜山為舞台,描繪了時代的集體記憶。

 

 


1.《末斗》韓語朗讀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9ILN5_cN8&t=62s

 

 

責任編輯:陳惠伶、羅雅詠、林岳鋅、李暉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