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云何降伏其心?──向古典回歸、向生命叩問的《小師父大徒弟》
撰文 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圖出自《小師父大徒弟》,國語日報社出版
《小師父大徒弟──尋找心的魔法》是一本將知性探索融入趣味幻想的創新童話。背景情節和文字氣味是傳統的,潛藏其中的精神卻是現代的,作者林世仁以幽默輕快的筆調、典雅凝練的文字在「掬一瓢古典的芬芳」的文學實踐之際,更多流露出的是他真誠探索生命本質的創想與哲思。大陸重要兒童文學理論家朱自強教授曾提出他對兒童文學創作的期待:
兒童文學創作與成人文學創作的一個根本不同是兒童文學作家必須解決好與兒童的人際關係,即作家必需以作品與兒童建立起親密、和諧的人際關係。作家既不能做君臨兒童之上的教訓者,也不能做與兒童相向而踞的教育者,而只能走入兒童的生命群體之中,與兒童攜手共同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朱自強學術論集2》,頁348)
林世仁這本《小師父大徒弟》的角色設定與內容意旨恰是這段創作理論的最佳應證。故事情節是由大小和尚二人在化緣路上,藉沿途所遇之奇事妙境時的問答互動中展開。而書名及第二則故事〈誰是誰的老師?〉即已顯示出作者已放下了作為教訓者,甚至是教育者的位置,將自身融入其間,與兒童讀者一起探問人生:
小和尚好奇的坐下來,「太師父拜牛做師父?」
「那還不稀奇,二師父的師父是一棵松樹。」大和尚說。
「松樹?」小和尚瞪大眼睛。
「那也不稀奇——我的師父是個小娃兒。」
「嘻,那就是我。」小和尚拍拍手,「說說我嘛!您為什麼要叫我師父?您什麼都懂,我什麼都不懂呢!」
而書中一則則或轉化自古典文學,或原創發想的故事中,作者藉師徒對話頻頻提出問題,但並未提供答案。他謙虛的指出在面對「人生」這個大哉問時:
我不是禪者,亦非修行人,自然不會也不敢用文字來說法。我只是用「歡喜心」把這些故事一一鋪展在讀者眼前。
個體成長的歷程中隨時都有讓人驚異畏懼或疑惑無解的情境發生,我們的心緒遂在其間浮沈或隨之悲喜,故《金剛經》中云:「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那麼,「云何降伏其心?」且讓我們陪著孩子,藉書中充滿機趣的對話「以指見月」,思索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