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聽說,那山有仙石》讀後——誓不為人?
文: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圖:出自網路,網址附於文末。
一部孫悟空的前傳小說,所為何來?追溯其前生又能於當下開啟什麼思考向度?
孫悟空是我們兒少時喜愛乃至著迷的人物之一,其形象更延伸到漫畫、卡通、電影等,也帶來許多美好回憶。然可試問,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人物如此令人魅惑?
可能的答案,從活潑、調皮、叛逆到七十二變、金箍棒和觔斗雲等等都是。然而應有著更深因素:他是與我們人類最為相似之物種,至少象徵層面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在猴子或黑猩猩身上看到我們自身。
再進問,當我們看著猴子時,在此反觀時刻,我們是看見怎樣的自身?當我們著迷進而詫異地看著這些靈長類時;那時所見所思:我們與他們如此相似,但是卻又截然相異。我們是誰?人類,竟是一種如此特殊,乃至難以思議的一種猴兒?
孫悟空的形象不正是人之特殊性的表徵?那是猴兒,然卻人模人樣——不是一般模仿把戲的相像,而是真的像人——如果扣除那七十二變等奇幻要素,甚至就是個人,或說就是個孩兒、少年。
但是,他是動物嗎?顯然不是,正如人,其實也非動物。一次通識課程中,詢問眾多大學生:「人是動物嗎?」同意請舉手。大部份人舉手,但不見欣快者。再問不同意的舉手,三、四位舉了手。詢問最前一位:「你讀哪個科系?」「生命科學系。」再問:「那你同意人是一種生物嗎?」他肯定地點頭回答:「是。」
這不矛盾。無需因為肯定演化論,而得去承認人是「動物」乃至「禽獸」。這位生命科學系的學生,肯定對人這物種的特殊性有所思考。賈德・戴蒙在《第三種猩猩》第一個句子:「人異乎禽獸,毋庸置疑。」(“HUMANS ARE DIFFERENT FROM ALL ANIMALS”);「人與其他物種之間有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於是我們創造了『動物』這個範疇,勾畫出那道鴻溝。」也就是說,人之所以為人,乃是人將自己從他所發明的「動物」的概念區分開來才能成立。
人類如此怪異,既是一種物種,但卻又與其他物種截然不同。所以戴蒙以「第三種猩猩」來稱呼之;而吳承恩,早於數百年前,就活靈活現創造出孫悟空,這隻表徵人類特殊性的猿猴。生物人類學者王道環在此書〈導論〉:「事實上,我們人類的確是自然孕育的『怪胎』,我們從自然而來,可是又與其他動物有別。人類自然史注定是一門『究天人之際』的學問。」
孫悟空確實是個怪胎,與花果山眾猴截然不同,他有其特異起源。什麼起源?迸自一顆仙石:「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此言表明,對人類的探究,無法放在生物學框架內來理解。如王道環所言,這是關於「人性起源」之事務。這明示著得在生物演化論之外,另闢蹊徑去探問。
《聽說,那山有仙石》正是透過編造少年悟空的前傳,透過對此一仙石的凝視,對人性起源的凝視乃至質疑,審視人類這種猴兒的身世與未來。
謎,從最早恰圖亞亞告知拾參乃迸生自石頭開始,或是他與雅庫乃由三足鳥銜來的烈日熔岩落地而成的夢境,到最終化為仙石。人或人性起源一直是個謎,或說人自身就是個謎,並且就如三足鳥之夢,是個吉凶未卜之謎。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卻又是如此殘暴,從古自今為了權與錢,或妄意信念,發動無數戰爭,乃至種族屠殺,現今更危害整個地球生態。想想,任一昆蟲滅絕(如蜜蜂),都會對整個生態帶來危害,倘若人類滅絕,對地球生態卻是百利而無一害。如此諷刺,然而屬實!
打一開頭,拾參就在恰爾特河找他的亞娜,那顆親生之石:他的起源真相之謎。整個故事就是一場場揭發起源真相的歷程,而拾參在其起源處,發現的則是父執輩之罪。當拾參了解其亞帕,車盧王暗地唆使刺殺他,而救了他並撫養他的恰圖亞亞,竟懷著將他作為日後復國復仇的棋子;他最終也知曉榭木斯會再殺他第二次。就如他自己所言:「我有兩個亞帕,一個想方設法要殺了我;另一個想方設法要我殺了另一個。」面對如此之「人性」,深陷其起源之惡,此惡,亦是歷史之惡,或說人性歷史之惡,而拾參的回覆是:「到頭來我誰的願都不遂!」雙生子雅庫,也在同時理解了拾參的選擇,「他什麼都知曉,卻⋯⋯寧死」。最後時刻,在萬箭齊發之瞬間,雅庫長天哭嚎化為彌天冰寒,與拾參火獸結合為一,以其最深沉之意志:「發誓生生世世再不為人!」遂化為原初烈日碎石,回歸原點,乃成那孤山之靈石。
在此一劇力萬鈞時刻,展現少年之人面對人性歷史之惡,最大的也是最深沉之叛逆,展現為回到源本,回到零點的最大強力:在徹底地否決中,標畫出最低限倫理的原點。在此回歸中,也將那見不得血並要求拾參「不殺人」的阿古力,其良心、本心,轉化為最大強度。在「不為人」這誓言中,「不」發揮其強大逆力,得以具有扭轉逆反人類歷史之惡,回歸零度之強力。在此逆轉回返,給出對人這種怪異猴兒的徹底反思之力。
人類歷史之惡,幾乎是代代相傳,就如《聽說,那山有仙石》中車盧國與崎漠國的血淚爭戰所演繹。這些權謀者、算計者,看似主宰者,事實上並非強者,而是人之反動力量所驅動之弱者。他們工於心計,此乃弱者、畏懼者之標誌,榭木斯、杜朵、阿爾祖和阿突努人之流如是。相對地,拾參與雅庫,乃是強者、無懼者、不悔者(「我不怨誰」)。他們的強力不是來自心智算計,其火與冰之強力迸生自其身體內之強力意志。是此強力,構成「誓不為人」之意志,斷然斬決歷史之惡;其最終回返為靈石,就如哲學家尼采所言:「回歸,即是那生成著的東西之存有。」仙石或石頭,乃是生成之處所。
《聽說,那山有仙石》,此部悟空前傳所為何來?如作者所言:「『鬪』,國族惡鬪、『戰』,戰爭、『勝』,必勝,這干烏煙子鳥事,有甚麼薩狼子道理?」悟空前傳,年代設定久遠,但直指著我們當下處境。此書出版之際,近有島內國族紛擾、台海危機加劇,遠有俄烏戰爭,乃至四方紛起之烏濃煙硝:這有甚麼薩狼子道理?透過回返悟空之前生,重演歷史之權謀深算,以重新煉鑄人之本源之石,和肯定使人得以重新生成之可能。此書提醒我們,不管成人或兒少,重新審視人之所以為人之基石為何?最末當思:地球,我們與萬物共生的大地,不也正是宇宙自開闢以來的一顆璀燦之石?是萬物於此孕育、生成和回歸之處所,生成存有之仙石。誓不為人?或:誓為何人?
圖片出處 : https://readmoo.com/book/210278393000101
本文轉載自〈專文推薦:讀後——誓不為人?〉,《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小魯文化。
作者: 陳曼玲
繪者: 古依平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2023/06/01
責任編輯:Sue、周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