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扁舟一棹歸何處: 簡述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若干象徵

文:翁小珉
圖:《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書封、Life of Pi書封
 
 

一、前言

    一方面繼承了悠久的海洋漂流書寫傳統,一方面又引入了頗具顛覆性的後設敘事風格,布克獎得主馬泰爾(Yann Martel)的小說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委實提供了讀者在分析文本之際頗為豐富的切入面向。《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部分的篇幅皆以太平洋上一大片廣袤無垠的水域為舞臺,並且在全書開篇的序言內即透過小說人物之口宣稱主角的漂流故事「會讓你相信上帝真的存在」(19);比對聖經裡關於開天闢地之初「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繼而從無到有創造出世間萬物的描述(《新標點和合本聖經》創世記第一章第二節),《少年Pi的奇幻漂流》彷彿有意在營造出某種觸及宇宙或人類集體起源的莊嚴與神聖感。考量到「從無意識(註一)中激活原型意象,並對它加工造型精心製作,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使我們有可能找到一條道路以返回生命的最深的泉源」(Jung,《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108),本文乃試圖透過對於人類集體潛意識已然累積可觀研究成果的分析心理學途徑,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所呈現的若干主要象徵及其含義加以初步探討,冀能藉此更為透徹地深入文本、有效掌握作者的創作意圖。
 

二、本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年少時曾為了掩飾自己不雅的本名而自稱為派(Pi)的年輕男子為主人翁,並特意用了一節的篇幅來描述了他當年是如何以圓周率的發音來加深新同學對他這個外號的印象(42-47)。派這個以圓的特性作為取材來源的外號,無疑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象徵。自古以來,圓這種特殊的幾何圖形就因其完滿無缺的外觀而受到人們的矚目;將圓周率這個玄妙的數字精確地推算出來,曾是西方許多有志於幾何領域的數學家在內心中豎立的偉大目標。然而當一切水落石出,這個數字卻表現出了某種近似反諷的弔詭:用來表示完滿無缺的,竟然是個醜陋的無理數!當派為自己選擇了這個外號,他形同已然預示了未來人生所無法避免的弔詭;他不曾卻步於流連三大宗教並醉心於追尋終極的圓滿與和諧、相信「所有的宗教都是真的」(94, 101),卻又無法否定船難後跌入那彷彿被諸神遺棄的悲慘境地、必須在醜陋的萬劫不復邊緣苦苦掙扎著求生的駭人經歷。《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派的劫後餘生傳奇,事實上就是一個訴說著漂流在宇宙人生中玄妙無瑕與悲慘醜陋這並存的對立面之間的渺小個體,如何妥善處理這終極存在的弔詭本質、並且進而超越之的一則生命故事。
 
    如果說廣闊無邊的太平洋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場大戲的舞臺,那麼派在漂流期間所棲身的那艘救生艇,無疑就是聚光燈投射的唯一焦點所在。這一葉「兩頭圓圓的,兩側也是圓的,內部卻是長方形的」(165)扁舟,本身也是作為一個相當有力的象徵而貫串全書。根據分析心理學的觀點,「圓圈是心靈的象徵(甚至柏拉圖也形容心靈是個球狀體),而正方形(通常是長方形)是限於地球上的事物──身體和實際──的象徵」(Jung et al. 308)。救生艇那長方形的內部,可以被看作是派本人身體的投射,而分布於救生艇兩側及兩頭的那些圓的部分,意味著他同時深受幾大宗教吸引而無法如世俗所願達成一致性信仰的心靈;整艘救生艇在作者馬泰爾的筆下,事實上就是作為結合了派的身體與心靈的一個大型象徵而存在。就此而言,我們可以將漂流期間發生在這艘救生艇上的一切,完全看作是發生在個體看似孤立的身心之內那意識與潛意識諸多糾結劇碼的總和,而這一切又與廣大海洋所意味的人類內在共同起源,即集體潛意識,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人是否能夠在生命歷程中順利完成個體化(Individuation),經常取決於能不能有效建立意識與潛意識間的良性連結,否則「如果這兩者分離或『分裂』,心理馬上就會產生毛病」(Jung et al. 57);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當中,派竭盡全力安頓好他這艘單薄的小艇、與擁有毀滅性力量的海洋建立持續的共存關係,儼然可以被看作是對這種個體化歷程中的掙扎所呈現的一種比較戲劇化的樣貌。
 
    綜觀整部《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搶戲的角色恐怕非那隻始終與派「同舟一命」的孟加拉虎理查‧帕克(Richard Parker)莫屬了。在全書靠近結尾處,《少年Pi的奇幻漂流》神來一筆地透過書中的日本調查人員之口,針對派的漂流故事中較活躍的幾隻動物做起涉及角色形象的「文本分析」,最後指出派事實上「自己就是那隻老虎」(356);可以說,並存於救生艇上的派與理查‧帕克,事實上乃是作為單一個體內兩個不同心靈面向的象徵而存在的,兩面必須結合起來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格。派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書第二部的敘事層內所述及的那個救生艇上的他,可以被看作僅僅意味著派人格中涉及理性、文明的那個屬於意識的面向,而理查‧帕克所象徵的,相當於個體平素藉由壓抑而排除在意識領域外的那有欠被妥善對待的潛在本能,正如以分析心理學為基礎的相關見解所指出的,不僅「動物的意念通常是人類原始和本能性質的象徵,即使是文明人在面對從潛意識迸發出來的自律情感時,也一定感到自己的直覺本能和無權力的激烈」,而且「被壓抑和受傷的本能是威脅文明人的危險,﹝……﹞接受動物靈魂是獲得整體和充實人生的條件。未開化的人必須馴服在他自己裡面的動物,使之成為他有幫助的同伴;文明人必須治療在他自己裡面的動物,使之成為他的朋友」(Jung et al. 296, 299)。透過自己與理查‧帕克在救生艇上那兩百餘天歷盡艱辛卻看似苦盡甘來的相處經過,派所做的事實上就是自我療癒的心靈工程;他必須在恐怖的船難體驗所導致的心靈失衡狀態中,學著與自己內在那原始、野蠻而無法被接納的一面發展出具有建設性的關係。當漂流結束,派與理查‧帕克間這段糾葛的關係終究到了做個了結的時候,然而即使到了這個地步,作者馬泰爾仍不忘對讀者渲染某種存在於人生實像中的弔詭:他讓理查‧帕克「那樣毫不留戀的離開」(324)了派、從此遁入叢林而非與派共同生活,另一方面,他這樣的安排反而使派從此忘不了理查‧帕克,甚至往後的人生中「仍在夢裡看見他,大部分雖然是惡夢,但驚駭中仍帶著愛意」(28);這一人一虎,就這麼在分道揚鑣後繼續以某種形式長相左右。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派這一段個體化歷程的結果?他這樣能算是順利地達成心靈平衡與人格完整、如他自己所說「平撫我殘破的自我」(24)嗎?馬泰爾將這個問題的答案,留給了讀者去思索。
 
    早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書第一部的尾聲,作者就已經明白地對讀者揭示了「這個故事有個快樂的結局」(122);我們可以看到一無所有的派漂流上岸後在新大陸展開了自己的新人生,順利成家立業、落地生根。對於派最後所建立的那個美滿的四人家庭(121-122),我們同樣可以將其視為一種象徵來加以理解,因為就如分析心理學奠基者榮格(Carl G. Jung)所指出的,
        「四」是個遠古的、甚至可能是史前的象徵,而總是和造物神的觀念有關,不過奇怪的是,現代人﹝……﹞認為那個象徵正是象徵著他們自己,或者更好說是自己裡頭的某個東西。他們覺得那象徵是屬於心裡的東西,就像是潛意識深處的源頭活水或是賦予生命的陽光。(《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59)
在這個四口之家所照耀出的和諧與圓滿中,一切能讓人聯想到醜陋、悲慘、毀滅或野蠻的事物,彷彿都失去了立足的條件。就此而言,我們或許還是更傾向於相信《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派這一段撼動人心的怒海餘生記乃是在隱喻著一次成功的個體化歷程,只不過這一段歷程不是以傳統上我們所熟悉的遠航英雄征服海中魔物的傳說型態來呈現,而是藉由描述了一人一虎如何同乘一葉扁舟、以弔詭而始亦以弔詭而終的那似真似幻的繁複敘事,來刺激讀者去接受並超越那遍布於宇宙人生的弔詭。即使「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所帶來的悸動已經被證明是如露如電的夢幻泡影,但是在潛意識大海中載浮載沉的我們仍然有望如同派一般觸及神蟄居的彼岸;以下的這一段論述中所闡釋的個體化歷程精要,或可為吾人勾勒出這一段航程的軌跡梗概:
        當個體化歷程被意識時,意識為了這個歷程而必須面對潛意識,在對立者之間尋求調解。由於這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於是人們便依賴於那以非理性的方式統一對立的象徵。這些象徵是潛意識自然產生的,而在意識裡被放大。這歷程的核心象徵描述著自體,也就是人的整體性,其構成元素既是意識的,也包含著潛意識的內容。自體是完全的人(teleios anthropos),而神的後嗣及其同義符號則是其象徵。(Jung,《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328)
就此觀之,《少年Pi的奇幻漂流》終究如期回應了讀者對這個故事「會讓你相信上帝真的存在」的信任。書中所呈現的那無所不在的弔詭,實為呈現個體化歷程在被意識到之時那看似不可能調解的對立所必須;當我們穿越這一切,我們便在帶領我們抵達彼岸的主角身上觀得一個實現了整體性的個體、一個完全的人,而神或上帝就是這一形象的投射。從馬泰爾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精心安排的各種象徵運用手法中,我們最後看到了至高的終極象徵在傑出小說家的筆下究竟如何可能。
 

三、小結

    限於篇幅,本文無法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所運用的象徵加以全面性的審視,然而從上述針對全書若干主要象徵以分析心理學途徑所做的簡要探討中,已然可以窺見這是一部內涵豐富而深刻的作品,藉由宇宙人生弔詭本質的揭露為讀者充分展示了個體化歷程中諸多頗堪玩味的面向。榮格嘗言「偉大的藝術作品就像夢一樣:儘管表面上一切都明明白白,然而它卻從來不對自己做出解釋,從來都是模糊曖昧的」(《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133);賞析《少年Pi的奇幻漂流》當中由作者加以精心鋪排的諸多象徵,我們所品嘗到的或許就堪比近似迷夢般的某種醍醐灌頂的滋味。
 
 
註一  即the unconscious,下文統一以國內較為通行的譯法「潛意識」稱之。
【參考文獻】
《新標點和合本聖經》,臺北:台灣聖經公會,2005。
Jung, C. G. 著,林宏濤譯,《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臺北:桂冠圖書,2006。
──,鴻鈞譯,《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1990。
Jung, C. G. et al. 著,黎惟東譯,《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臺北:桂冠圖書,1989。
Martel, Y. 著,趙丕慧譯,《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臺北:皇冠文化,200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