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看《好朋友出租》、《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

文:王蕙瑄
圖:《好朋友出租》、《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繁體中文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原文刊載於《繪本棒棒堂》雜誌,2007年夏季。
 
 
    因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的陪伴,完全免費,不限時間。
    因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寶貝分享,玩具交換,沒有不捨。
    因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游泳、釣魚、耶誕節,我都要來找你玩。
    因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重要的日子我只會掛念有沒有你的出現。
 
    如果把兩本有故事關連性的圖畫書,看做是一場舞臺劇,那麼,這將是一場以日本為背景,動物為主角的舞臺劇演出。
    現在,請跟著我的眼睛,一起進入這場精彩有趣的舞臺秀吧!
 

觀賞一場舞臺劇

    報幕者貓頭鷹爺爺,帶著臺下的小朋友觀眾,一起揭開這場舞臺劇的序幕:天漸漸亮了,一個賣貨郎狐狸從森林走出來,頭上插著一枝用來書寫貨品店名招牌的旗子,兩手提著燈籠,從黑夜到白天,盡責的吆喝
 
    臺下的小朋友們睜大了眼,紛紛嘩然,啊?好朋友也可以出租的嗎?
    原來,不是把好朋友租給別人,狐狸要出租的是自己唷!一個小時十元,就可以租到狐狸來做自己的好朋友。不過,臺下小朋友又把疑惑的眼光投射在身旁的好友身上,我和你是「做」好朋友,還是「租」好朋友啊?跟你做好朋友,也要付錢嗎?
 
    吃了鵪鶉媽媽的閉門羹之後,狐狸的第一件生意上門了——是身藏石頭後面的大熊。不過,跟大熊做好朋友一點都不好玩,還要吃狐狸不喜歡的東西,這可把狐狸累壞了!
 
    沒辦法,為了賺錢,工作都是這麼辛苦的吧!小朋友觀眾聯想辛苦工作的父母,繼續興致盎然的期待狐狸會不會做成下一筆生意?
    唉呀!第二位上門的顧客,竟然是又兇又狠的大野狼!這下可怎麼辦好?
 
    還好還好,大野狼不是不付錢,他是想要真正的朋友,狐狸從害怕、驚嚇到開心,啊!真正的好朋友不用金錢,是免費卻也永遠買不到的真感情唷!
 
    小朋友觀眾的目光隨著蹦蹦跳跳的狐狸,心情也跟著輕鬆愉快起來。
 
    第二幕拉開的時候,貓頭鷹爺爺依然扮演帶領觀看故事的旁白角色,視覺焦點聚集在牆上的月曆和大野狼開心的模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野狼在等哪個讓他如此開心又牽腸掛肚的人呢?會叫他野狼哥的,不就是第一幕想要出租好朋友的狐狸嘛!
 
    等不到好朋友,大野狼從哭泣、生氣,到發狠,甚至把會讓自己難過的「心」丟掉了,好像這樣整個人就能輕鬆下來啦!這個時候,頂著生日蛋糕,帶著伴手禮的狐狸出現了,他很驚訝大野狼丟掉自己的心,那麼,「快樂的日子,永——遠不會再來」怎麼辦呢?
 
    劇情急轉直下,大野狼和狐狸抱頭痛哭,原來,野狼的心還在,兩個人又可以開開心心的過快樂日子了。於是,隨著野狼心滿意足的進入夢鄉,幕漸漸落下,觀眾們的嘴角微微揚起,在貓頭鷹爺爺逗趣的話聲中,噗嗤地大笑出來。
 
    看完這一齣戲,小朋友觀眾心滿意足的手牽手離去,至於大朋友觀眾們呢?對於角色、場景,似乎還有些疑問要說吧!
 
角色的設計
    童話故事裡的狐狸,常給人狡猾、貪心、反復無常的刻板印象,大野狼則是愚笨、兇狠、貪嘴的模樣,貓頭鷹卻永遠是睿智的旁觀者。
 
    在這兩本圖畫書中,只有貓頭鷹符合人們的原始想像,主要的兩位角色卻一改過去既定形象,狐狸變得謙虛真誠,野狼則直率熱情。做這樣的設定,作者必需大力扭轉深植讀者心目中的想像才行,但其實不論是故事或是畫面,仍舊沒有改變自然生態賦予的習性,例如狐狸本是肉食性動物,吃了草莓和蜂蜜,當然只有強顏歡笑、摀住肚子的份兒囉!再看看野狼生悶氣時,打算餵飽自己的方式——畫面上那逼真的牛排和舔拭嘴角的野狼,看起來也夠嚇人的。
 
    那麼,為什麼說作者改變了刻板印象中的狐狸與狼呢?
 
    回顧第一本故事,以「好朋友出租」維生的狐狸,真的想要靠這份營生牟利嗎?其實不然。狐狸只是個寂寞的孩子,他呼喊尋問有無寂寞的人,同時,也就是自己那顆寂寞的心正在呼喚。只是,狐狸遇到野狼之前,不曾明白以金錢維持的友誼,並無法真正使人快樂。
 
    大野狼的出場既嚇人又粗魯,看起來,他似乎欲佔狐狸便宜,其實,他用屬於自己的直率與熱情,正在付出他的友誼。在狐狸想要收費的時候,野狼正倒了兩杯紅酒呢!誰會對租來的假朋友這麼好呢?
 
    也許是因為大野狼熱情的個性使然,才會對友誼特別在乎吧!
 
    第一本與第二本故事的發展,應有時日的間隔,從野狼房間牆上張貼兩人釣魚的合影探知,這對好朋友過了一段快樂時光。所以,外表兇狠,內心卻火熱無比的大野狼,不好意思主動邀約過生日,卻期盼心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會特地和他一起慶生。看大野狼拔小花、咬棉被,與兇狠外表一點也不搭的強烈對比令人發噱,也使人同情。
 
    在此,沒有被文字和圖畫強調的個性,明白的流露出來。
 
    更進一步的說,除了個性設定上的趣味點之外,作者在《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裡,把主角的地位對換了,第一本是狐狸不明白「友誼」是什麼,由野狼來協助體會;第二本卻是讓狐狸來篤定野狼的心,作者巧妙使用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特點,一次解決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比一個問題更深化。
 
    再談到貓頭鷹的角色,他在故事的起與末,具畫龍點睛的旁白效果,讓讀者更能感受戲劇的張力,這也是閱讀兩本圖畫書,可以把它當成舞臺劇來觀看的原因。貓頭鷹跳出了故事之外,以旁觀者角度提點故事,讓觀者更容易進入故事營造氛圍,也更清楚瞭解故事關鍵。尤其《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末頁,貓頭鷹說的那句話,或許是作者神來一筆的幽默,也似乎提醒大家:還沒弄清楚始末前,先別急著自尋煩惱發脾氣呀!
 

畫面的設計

    除了故事的走向能夠觀察角色個性的不同,圖畫還說了什麼故事?
 
    若觀看狐狸與野狼的大嘴尖牙模樣,是什麼原因讓可怕的造型看起來有趣卻不可怕?
 
    是主角們生動的表情和動作,以及活潑跳躍的線條。
 
    角色們穿戴的衣物,無一不可找到濃濃的日本風味。雖然野狼家的音響和擺設仍然有現代化的趨勢,但是,《好朋友出租》封面的狐狸叫賣形象,可不就是古代日本走江湖賣藝的郎中樣貌嗎?而《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狐狸帶著禮物去給野狼慶生的畫面,手上拎的便是日本故事中慣見的布包。也許,這就是讓身為「人」的讀者,感到易於親近的緣故。
 
    以濃重的顏料塗抹的色澤,不但不顯厚重,反而讓角色從白色或暗色的背景中鮮明跳脫,也因為畫者利用了大畫面的潑墨似手筆,以及活潑明快的筆觸,讓畫面益顯生動。
 
    畫者掌鏡的功力也是故事引人的原因之一,有時鏡頭拉近讓讀者觀看主要角色的互動,例如近距離看大熊不斷鼓勵狐狸一起分享草莓,與狐狸那強顏歡笑的表情;有時遠觀角色的背影,例如漆黑的森林小路,狐狸開心蹦跳的背影成為唯一的光源,身後掉落的招牌呼應他的心情,皆能營造故事的氣氛與情緒。
 
    如果只看見飛揚輕快的筆觸,那就太可惜了,因為畫者在細節的著墨也不容讀者忽視。狐狸身上帶著的泳圈,可不是在《好朋友出租》的封底,與野狼一同享受漂浮的樂趣了嗎?《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裡,大野狼孤單寂寞的身影,被畫者安排在右邊的頁面,仔細一瞧,左邊的樹梢草叢裡,有幾隻好奇又八卦的小動物們,正在拿望遠鏡,躲躲閃閃的看他呢!猜猜,他們會不會就是前一頁被大野狼的怒氣波及的動物們?
 
    最有趣的,是這兩本有故事延續性的圖畫書,竟然同樣在第二十四與第二十五兩頁安排大野狼的特寫,大野狼的臉佔滿整個跨頁,前一本是內心直率,外表兇狠,後一本是表情呆滯,眼眶中卻滿滿都是狐狸哀怨的表情。兩本前後的對比,有搶眼的戲劇效果,與反差的主題呈現。
 

深層的意涵

    會把這兩個故事,以舞臺劇的方式串連起來,事實上只是想要嘗試用另外一個眼光去看這兩本圖畫書。圖畫書不僅僅可以拿來翻閱、拿來朗誦、拿來共讀,也可以拿來搬演。
 
    事實上,單純閱讀《好朋友出租》和《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本來就應該像兒童觀賞舞臺劇一樣,隨著角色的情緒而起伏,或傷心難過,或開懷大笑。
 
    那麼,這兩本書的主題,簡單來說,就是談好朋友的意義吧!
 
    如同故事裡的大野狼,擁有很單純、很童心的想法,他認為只要把「心」吐掉、吼掉,就可以不再因掛心最重要的人而悲傷難過。
 
    適度的發洩可以排解情緒,更是控制情緒的最佳作法。書中野狼所採取的方式雖然強烈,但是大吼大叫、奔跑、吃好吃的東西、在野外舒展身體欣賞風景,都是很好的發洩方式。發洩過後的野狼不再陷溺糟糕的情緒中,他以為,這就是「把心丟掉」了吧!
 
    可是,情緒發洩完了,問題卻沒有解決,當終於看到心中掛念的那個人,竟然帶著禮物出現的時候,驚喜混雜著愕然,大概也有點不可置信和生氣的心理,野狼的情緒呈現短暫空白,不知如何自處,所以他才向狐狸解釋:「啊,好像不高興,因為我把心丟掉了。不過也不會寂寞了,嗯。」
 
    這句自我解釋,在狐狸哀怨的表情和震撼力的推論中,粉碎了。野狼原本不是想「把心丟掉」,只是不想要再「寂寞」而已呀!
 
    在這裡,野狼純真宛如兒童的心,開始分出層次,心有寂寞的心,也有快樂的心,面對情緒的模糊地帶,野狼恍然大悟,原來,情緒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心,才能夠感受所有的正面與負面情緒啊!
 
    故事由第一本簡單的好朋友定義,推衍至第二本更深層對好朋友的牽腸掛肚,把第一次付出真心的友誼,寫得動人,一方面深化友誼的意義,是那樣牽動人心;一方面又淺顯地訴說,單純的心意,毋須被另做解釋,毋須複雜化。
 
    當然,以成人的眼光去看,故事裡的角色真是可愛又直率,想法非常單純。不過,每個成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不管那個小孩是本我,還是超我(註一),都曾歷經或渴望歷經如狐狸與野狼這樣的友誼吧!
 

    剝除成人世界的利益糾葛、人我防心,走在冷漠人群中的每個人,其實,都需要返回兒童的真實世界,擁有最平凡樸實的友誼。


註一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的人格理論中,每個人心中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人格階段。本我(id)是個體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是主要心裡動力的能量所在地;超我(superego)則是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
 
【補充資料】
本文寫於2007年,文中提及的繪本故事作者內田麟太郎、繪者降矢奈奈後來有一系列譯作出版,羅列如下供讀者參考(依出版年份排序):
《好朋友出租》,尖端出版,2006。
《好朋友明天會不會來?》,尖端,2006。
《謝謝你,好朋友》,尖端,2007。
《狐狸和狼:好朋友的大冒險(全8冊)》(簡),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好朋友專賣店》,青林,2016。
《好朋友,請多指教》,青林,2016。
《好朋友,對不起》,青林,2016。
《朋友出租屋》(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對不起,朋友》(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永遠是朋友》(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謝謝你》(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朋友,請多多關照》(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朋友回收站》(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不能丟下你》(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狐狸明天會來嗎》(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奇怪的狼哥》(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那家伙也是朋友》(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