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雍・卡拉森繪本的圖文敍事分析——以《找回我的帽子》、《這不是我的帽子》、《發現一頂帽子》及《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為例

 

文/周燕雯
圖/本文作者提供,部分取自網路
 

 

前言

 

  雍・卡拉森(Jon Klassen)於2010年與卡羅琳・史達森(Caroline Stutson)合作了他的第一本圖畫書《Cats' Night Out》,此作品於同年為他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最佳圖畫書插畫。翌年,他出版第一本自寫自畫圖畫書《找回我的帽子》(I Want My Hat Back),獲得2012年西奧多・蘇斯・蓋塞爾獎兒童文學獎(Theodor Seuss Geisel Award)銀牌獎。2013年,他與麥克・巴奈特合作創作的《神奇的毛線》(Extra Yarn)獲得美國凱迪克銀牌獎。同年,他自寫自畫的圖畫書《這不是我的帽子》(This Is Not My Hat)亦為他贏得美國凱迪克金牌獎等共計19項獎項,讓雍・卡拉森成為凱迪克獎創獎以來少有同時拿下金、銀牌的雙料殊榮圖畫書創作者。雍・卡拉森在初投身圖畫書創作的路上已大放異彩,獲得不少國際獎項的肯定。他在短時間之內成為為人所熟悉並喜愛的圖畫書創作者。到底雍・卡拉森的圖畫書有何獨特之處?

 

  目前國內能夠找到有關雍・卡拉森的研究,就只有2020年一篇林郡瑩的碩士論文《大班幼兒對於圖文衝突圖畫書之理解——以雍・卡拉森作品為例》1。該研究以三本雍・卡拉森自寫自畫的圖畫書《找回我的帽子》、《這不是我的帽子》及《發現一頂帽子》(We Found a Hat)為例,探討大班幼兒在自行閱讀及與成人一對一共讀這兩種閱讀模式下,對圖畫書中圖文衝突所產生的幽默的理解程度。林郡瑩曾提及雍・卡拉森在創作這三本作品時,均使用圖文衝突的創作手法,以營造出故事中懸疑的感覺。而2017年,劉鳳芯的研究《在圖畫書中的幽默與趣味——以「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作品為例》2,雖然並不是以雍・卡拉森為研究對象,但她的研究中借用了雍・卡拉森的《找回我的帽子》作例子,說明了兒童圖畫書中所呈現的黑色幽默。劉鳳芯形容《找回我的帽子》「充滿懸疑」、「書中暗示謊言與謀殺」、「文字和圖像表現皆含蓄、節制」、「訊息是透過幽微的眼神交流或姿勢變化傳達,細膩深沈」。

 

  由此可見,雍・卡拉森筆下圖畫書之獨特,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作品帶有黑色幽默的色彩。到底雍・卡拉森是如何將禁忌話題帶入兒童圖畫書之中?他又是如何含蓄又節制地呈現這種黑色幽默?本研究將會以圖文敘事結構為切入點,探討雍・卡拉森的創作風格。本研究主要集中在他自寫自畫的四本中譯圖畫書,包括《找回我的帽子》、《這不是我的帽子》、《發現一頂帽子》及《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期望本研究能夠進一步了解雍・卡拉森的圖畫書的獨特性,為臺灣的圖畫書創作者及喜愛閱讀圖畫書的讀者,提供一個可以進一步認識雍・卡拉森繪本的參考。

 

 

用孩子的心情為孩子創作

 

  兒童文學期刊(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於2013年曾刊登一篇雍・卡拉森的訪談報導3,報導中雍・卡拉森表示自己的作品和創作主題與自己的成長地加拿大有關,那些出現在他圖畫書中的樹木和森林,都是他從小所熟悉的。雍・卡拉森的作品不只帶有成長地的影子,其實整個童年經驗都是他靈感的來源,甚至成為了他創作的基調。

 

  在2014年的一篇訪談報導4中,雍・卡拉森提及兒時的自己喜歡在閱讀時「被嚇到」。感到恐懼並不一定是全然的壞事,因為「一旦你不害怕,你就會感到無聊,情況更糟」。(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14)雍‧卡拉森這句話似乎道出了不少孩子的心聲。適當的恐懼與幽默其實發揮相同的作用,而且他察覺到書籍本身是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孩子能夠在足夠的心理準備下面對恐懼(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14),這也驅使了雍・卡拉森在創作圖畫書的時候,比較不那麼忌諱地呈現小兔子被吃掉、大魚追捕小魚、烏龜險遭外星生物摧毀等帶有小小恐怖感的情節。

 

 

巧妙變換版面營造閱讀的驚喜

 

  范德林登於《一本書讀透圖畫書》提及有關圖畫書內圖畫的銜接,指出︰

 

兩幅圖畫,不管是並列出現,還是在一頁紙的正反兩面,都會具有裝飾、人物上的銜接性,如果它們不是象徵性的,也會具有造型元素上的銜接。(陳維、袁陽,2018,頁82)5

 

  這種銜接可藉由創作者對版面設計進行變化,幫助故事的敘述,這正好提供了一個方向,讓筆者了解雍・卡拉森如何透過翻頁敘述他的故事。他的圖畫書多以孤立畫的形式展示,圖與文明顯地分隔,圖畫大部分都放置在左邊頁面,這時只要改變圖畫放置的位置,就會營造出一種出其不意的效果。

 

 


圖1︰《這不是我的帽子》

 


圖2︰《找回我的帽子》

 

 

  以《這不是我的帽子》6為例,一開始小魚出現在左頁面,文字置於右頁面,隨著情節的推進,小魚訴說自己逃走的計劃,圖畫中的小魚仍在左頁面,文字置於右頁面,但翻到下一頁(圖1),文字出現在左頁面,而在右頁面的圖畫中則出現了目擊者小螃蟹,圖畫跟文字的位置交換了,打破了之前的版面規律,這種視覺上的斷裂帶來的衝擊,正好配合小螃蟹意外的出現。在《找回我的帽子》7中,雖然圖畫一直放置於左頁面或以跨頁展示,但只要留意那隻大熊的位置,也會看出雍・卡拉森的小暗示。大熊的帽子不見了,牠是一位受害者,要到處尋找帽子,連讀者也會為牠會抱歉,這些時候,牠都是出現在左頁面。在大熊意識到是小兔子偷了牠的帽子後,牠找上了小兔子,此時的大熊處於右頁面(圖2),牠不再是無助、被憐憫的受害者,反而露出本性,形成一鼓強大的威脅,最後甚至吃下小兔子,成為加害者。

 

 

游走在矛盾與合作之間的圖文關係

 

  圖畫書的文字與圖畫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完整地敘述故事。讀者應該不難發現在閱讀雍・卡拉森的圖畫書的時候,看見文字與圖畫之間存在某些程度上的「圖文不符」,這也就是范德林登於《一本書讀透圖畫書》中提到的其中一種圖文關係——分離關係,就是圖畫跟文字之間沒有產生交匯點,又或者是產生了明顯的矛盾(陳維、袁陽,2018,頁119)8。雍・卡拉森非常善長利用這種矛盾,帶出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裡的黑暗面。

 

 


圖3︰《找回我的帽子》

 


圖4︰《發現一頂帽子》

 

 

  在《找回我的帽子》中,大熊的帽子不見了,到處向不同動物打聽帽子的下落,當大熊遇到小兔子(圖3),文字裡敘述著小兔子回答說自己「沒見過」帽子,但圖畫卻敘述著小兔子頭上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而有趣的是,此段文字的顏色是紅色的。圖畫跟文字的敘述產生了矛盾,但同時,因為帽子與文字的顏色相同,使矛盾的兩者被拉在一起指向同一件事——小兔子撒謊了。在《發現一頂帽子》第二幕的〈看著夕陽〉9中,兩隻烏龜一起欣賞夕陽,其中一隻烏龜已經放下了之前牠們一起發現的帽子,但另一隻卻念念不忘。在第二幕最後一個跨頁中(圖4),文字敘述的是那隻念念不忘的烏龜說自己心裡沒有想什麼,但圖畫卻敘述牠的眼睛偷偷望向那頂帽子,這裡圖文的矛盾反映出那隻烏龜的貪婪。

 

 


圖5︰《天上掉下來的石頭》

 

 

  而在《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五部分的〈沒有位置〉10中,前三個跨頁的文字敘述是烏龜看見鼴鼠和蛇溫馨的睡在一起,心裡感到不是滋味而說出要離開的話,圖畫敘述的是烏龜雖然越走越遠,但牠的眼睛卻偷偷望向鼴鼠和蛇,甚至在第三個跨頁中停下來,反過身子面對著鼴鼠和蛇。文字的描述跟圖畫的描述在這三個跨頁中開始慢慢的出現矛盾,這矛盾突顯出烏龜的口不對心,產生了一個有趣的景象。因為烏龜真正想要表達的不是「我也許不再回來」,而是「你們快開口求我留下吧!」才對。接下來的第四至六個跨頁中,文字跟圖畫進入了一個大的分歧中,文字停留在烏龜對鼴鼠和蛇說的話上,但圖畫卻呈現出烏龜背後出現了一個更大的危機,有一隻外星生物要摧毀牠,但牠卻懵然不知。此處的圖畫與文字完全沒有交匯(圖5),強烈地諷刺著烏龜因無知遲鈍而快要小命不保,翻到最後一個跨頁,一塊大石頭就這樣子掉下來砸死了那隻外星生物,死亡最終還是來臨了,不過死亡的對象是讀者始料不及的。

 

  這正是雍・卡拉森的功力所在,在每本圖畫書中精心編排圖畫與文字間的矛盾,在結尾安排看似沒有文字的圖面,但其實當中包含了讀者的笑聲,是一種圖像與語言合一的呈現,為故事留下深刻的黑色幽默感。

 

 

透過靜止畫面表達深刻的時間性

 

  雍・卡拉森曾提及美國兒童圖書作家伊士曼的《Sam and the Firefly》11是他兒時很喜愛的一本繪本作品,至今他仍可以記得,小時候的自己是如何沉醉在整本書的氛圍中12。雍‧卡拉森非常重視圖畫書帶給讀者的感受,而他也常透過沒有文字的跨頁圖畫捕捉某個時刻,將畫中的一切凝固住,讓深刻的情感在這個時刻中緩緩擴散。這概念正是范德林登提及的「任意時刻」(陳維、袁陽,2018,頁82)13

 

 


圖6︰《這不是我的帽子》

 


圖7︰《這不是我的帽子》

 

 

  在《發現一頂帽子》14中,當大魚隨小魚進入水草堆後,翻開到下一個跨頁,只出現滿滿的水草(圖6),時間就好像停頓了一樣,因為看不見水草堆中發生什麼事,讀者能感受到的緊張氣氛,被靜止的這一刻緩緩推至高峰。而在《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一部分的〈石頭〉15中,烏龜堅持自己所在的位置比較好,在牠才剛剛離開那個位置時,翻開到下一個跨頁(圖7),一塊大石頭就落在牠原先的位置,烏龜僥倖逃過一刧的餘悸就在這個看似靜止的瞬間,緩緩擴散,迴旋不去。

 

 

充滿戲劇感的敘事方式

 

  雍・卡拉森原先為動畫師,這個背景對他創作圖畫書有著一定的影響。動畫與電影或戲劇一樣,角色的對白就是文字文本,他的圖畫書也是一樣,文字的部分都是以角色的對白所構成。雍‧卡拉森表示文字中沒有敘述者的聲音,然而角色又不會把所有的事告訴讀者,故此,讀者需要參與其中,把知道的拼湊起來16。不只文字如此,圖畫也如是,雍‧卡拉森筆下角色的表情,同樣是不完整地呈現出來。這些角色的臉龐上不一定會有鼻子或嘴巴,但必定有一雙又大又圓且黑白分明的眼睛,這些眼睛初時看起來無神又僵化,但仔細留意,便能發現眼神會隨黑眼珠的微小移動而變化。沒有齊全的五官,角色就像戴上了面具,需要讀者參與其中,為這角色注入情感。

 

  另外,雍・卡拉森筆下少有出現構圖複雜的環境,他喜歡使用最簡約的背景。譬如《找回我的帽子》與《這不是我的帽子》,《找回我的帽子》的畫面只有地上的一些小草、石頭加上明亮的色塊,以表示一個大白天裡的大自然背景,《這不是我的帽子》則是一些水草加上全黑的底色表示深海背景,而他只是利用水草大小變化,暗示空間的轉變;又譬如《發現一頂帽子》與《天上掉下來的石頭》,在各部的故事中,畫面的背景很少出現大變化,只是透過色彩些微的改變帶出時間的流動。這種極簡約的安排,就像在舞臺上變換場景。

 

  欣賞雍・卡拉森的圖畫書就像欣賞一齣戲劇,在他的舞臺上並沒有多餘的文字與圖像。作為讀者,需要在他敘事的留白中,運用自己的感受力和想像力,與他一起建構更完整的故事。

 

 

結語

 

  「這些故事(自己創作的圖畫書)最終聽起來就像是我小時候喜歡的書。」雍・卡拉森在訪談17中如此說道。他的內心一直保留著自己的童年,他的圖畫書似乎也是為了自己的童年而創作,這反而讓長大了的他能夠更明白孩子對好故事的渴望。成為父親之後,雍・卡拉森想起更多自己記憶中的童年,思想更多有關身為一個孩子的看法。他不想以「潛在的人」(potential people)看待孩子,反而看待孩子為「真實的人」(real people)18。他正是以這種尊重及真誠的態度,為所有孩子創作。

 

  在另一次訪談中,雍・卡拉森亦表示:「一本甜美的書籍也會傳遞壞的訊息。很多聽起來很美好的東西其實是會誤導人的東西。19他不願意用糖衣包裹故事,只讓孩子看到美好的假象。畢竟,真正的生活是憂喜參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在創作圖畫書的過程中,他認為一個大挑戰是如何濃縮故事的內容,並將其轉化為孩子能理解的語言,用簡單的元素來營造懸念20。從本研究中,可看到雍・卡拉森正是用他獨有的敘事方式營造幽默的環境,將真實的人性呈現出來。

 

  從《找回我的帽子》、《這不是我的帽子》、《發現一頂帽子》及《天上掉下來的石頭》這四本圖畫書中,不難感受雍・卡拉森非常看重孩子的本質,並且能夠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他正以自己的作品讓成人看見,孩子比成人想像中更渴望看見真實的世界。

 

 

 

※相關資料及文獻來源:

研究作品

柯倩華(譯)(2012)。找回我的帽子。臺北:三之三。(Jon Klassen, 2011)

劉清彥(譯)(2013)。這不是我的帽子。臺北:親子天下。(Jon Klassen, 2012)

李貞慧(譯)(2016)。發現一頂帽子。臺北:親子天下。(Jon Klassen, 2016)

張淑瓊(譯)(2021)。天上掉下來的石頭。臺北:親子天下。(Jon Klassen, 2021)

 

專書

陳維、袁陽(譯)(2018)。一本書讀透圖畫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Van der Linden, 2018)

 

期刊

Aziz, S., Arnold, J. M., & Sableski, M. K. (2013). Falling Through a Hole and Wearing the Hat of Imagination and Ingenuity: A Conversation With Jon Klassen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40(2), 59–64.

劉鳳芯(2017)。在圖畫書中的幽默與趣味-以「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作品為例。《竹蜻蜓.兒少文學與文化》,3,取自http://dx.doi.org/10.6738/bdclc.201703_(3).0005

 

學位論文

林郡瑩(2020)。大班幼兒對於圖文衝突圖畫書之理解——以雍・卡拉森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網路資料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14). An Interview with Jon Klassen. Web site: https://www.artofthepicturebook.com/-check-in-with/2014/10/15/interview-
with-jon-klassen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21). An Interview with Jon Klassen: A Return Visit.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Web site: https://www.artofthepicturebook.com/-check-in-with/2021/2/8/interview-with-jon-klassen

SinhaRoy, S. (2015). An Interview with Caldecott Winner Jon Klassen: The award-winning author and illustrator talks with American Libraries about picture books and drawing. Retrieved from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Web site: https://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org/blogs/the-scoop/caldecott-winner-jon-
klassen-on-picture-books-and-drawing

游珮芸(2021)。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砸中了誰?雍.卡拉森新作讓讀者驚呼快逃啊。取自Openbook閱讀誌網址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5003

 

圖片

封面照片。CHILDREN'S BOOK WORLD網頁。 https://www.childrensbookworld.com/jon-klassen

 

 

 

 

備註

1 林郡瑩(2020)。大班幼兒對於圖文衝突圖畫書之理解——以雍・卡拉森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2 劉鳳芯(2017)。在圖畫書中的幽默與趣味——以「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作品為例。《竹蜻蜓.兒少文學與文化》。

3 Aziz, S., Arnold, J. M., & Sableski, M. K. (2013). Falling Through a Hole and Wearing the Hat of Imagination and Ingenuity: A Conversation With Jon Klassen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40(2), 59–64.

4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14). An Interview with Jon Klassen. Web site: https://www.artofthepicturebook.com/-check-in-with/2014/10/15/interview-with-jon-klassen 

5 陳維、袁陽(譯)(2018)。一本書讀透圖畫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Van der Linden, 2018)

6 劉清彥(譯)(2013)。這不是我的帽子。台灣:親子天下。(Jon Klassen, 2012)

7 柯倩華(譯)(2012)。找回我的帽子。台灣:三之三。(Jon Klassen, 2011)

8 同5

9 李貞慧(譯)(2016)。發現一頂帽子。台灣:親子天下。(Jon Klassen, 2016)

10  張淑瓊(譯)(2021)。天上掉下來的石頭。台灣:親子天下。(Jon Klassen, 2021)

11 Eastman, P. D., (1958). Sam and the FireflY. New York: Random Hou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12 SinhaRoy, S. (2015). An Interview with Caldecott Winner Jon Klassen: The award-winning author and illustrator talks with American Libraries about picture books and drawing. Retrieved from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Web site: https://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org/blogs/the-scoop/caldecott-winner-jon-klassen-on-picture-books-and-drawing

13  同5

14 同9

15 同10

16 同12

17 S3 Aziz, S., Arnold, J. M., & Sableski, M. K. (2013). Falling Through a Hole and Wearing the Hat of Imagination and Ingenuity: A Conversation With Jon Klassen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40(2), 59–64.

18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21). An Interview with Jon Klassen: A Return Visit.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Web site: https://www.artofthepicturebook.com/-check-in-with/2021/2/8/interview-with-jon-klassen

19 Art of the Picture Book. (2014). An Interview with Jon Klassen. Web site: https://www.artofthepicturebook.com/-check-in-with/2014/10/15/interview-with-jon-klassen

20 同19

 

 

 

 

責任編輯:周燕雯、Sue、羅以樂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