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報導>紙芝居Live秀

文:董惠芳
攝影:王俊凱(活動資料照片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本篇報導原刊載於《繪本棒棒堂》雜誌第20期,2011年1月
 
 
 
    本文詳細記錄了曹俊彥在2010年臺東大學「紙芝居工作坊」中的一場演講,內容結合曹俊彥幼時生活經驗、歷史、紙芝居表演,生動的說演讓大家更認識紙芝居,也見識到曹俊彥非凡的說唱功力。
 
    「紙芝居」──曹俊彥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三個大字,作為這堂課的開始。什麼是紙芝居(日文:kamishiba)?「紙芝居」在日文中的意思就是「紙戲」,即「在紙做的舞臺上演戲」的意思,說演的人就稱做「紙戲人」。為了能讓初次接觸紙芝居的學生能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曹老師引用圖畫書《紙戲人》來說明,老師拿出圖畫書,請同學一個個接續著念下去……
 
    故事是這樣的:獨居在山中的一對老夫婦,雖無子無孫,但仍互稱對方為「老爺爺」、「老奶奶」。老爺爺已經三天沒說話了,於是老奶奶做了糖果(金柑糖),讓老爺爺帶出門去演紙戲。老爺爺騎著腳踏車下山,眼前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比鄰的商店與夾雜期間的小公園,他赫然發現景象已和記憶中大不相同……老爺爺依舊架起腳踏車,佈置好戲臺,拿出兩塊木頭(響板)敲擊,「喀、喀、喀」,「喀、喀、喀」,「來聽故事喲!演紙戲的人來了!」……孩子們陸續前來,老爺爺說起了故事,……天黑了,老爺爺騎上腳踏車準備回家。一路上,看見孩子們盯著電視的專注模樣,不禁疑惑:這既模糊又不是彩色的影像怎會如此吸引人?有一回,當老爺爺再次敲起響板,來了一個不願看電視、愛聽故事的小男孩,於是老爺爺為他說起了一個又一個故事……藉著《紙戲人》的故事說演,同學們一邊讀一邊透過書中的圖畫了解紙芝居的演出形式,以及其在日本社會中的地位和何以沒落的原因。
 
    曹老師亦加以補充:西元一九二○至一九三○年間,適逢日本經濟蕭條時期,許多人推著腳踏車、外出擺攤謀生,「紙戲」因而開始發展。當時,人們將木箱架在車後,準備好糖果、畫片,當紙戲人一吆喝,孩子們便跟父母要了銅板,聚集前來聽故事。小販們為了增加收入,總是以「欲知後事,且待下回分曉」來吊觀眾胃口,當商品達到一定銷量才會接著說故事。由於紙戲在當時被小販、攤販當作招攬生意的手段,在街邊、空地即可欣賞,日本人稱之「窮人的戲劇」;但後來因攤販的商品良莠不齊,紙戲遂與「不健康」、「不衛生」等印象連結,加以電視的出現,使得紙戲逐漸沒落。那些說演紙戲的人只好轉業,或進入出版界,或成為漫畫家;這也讓紙戲漸漸與教育結合。另外,曹老師接著補充,當紙戲成為教育的工具之後,所說演的故事免不了充滿是非道德、說教意味濃厚,再加上戰亂時期畫家、作家的創作題材受限,甚至日本軍閥也用紙戲來作為宣導工具,紙戲也就不再像以前那麼有趣了。
 
    說著說著,曹老師一邊展示著他所畫製的紙芝居說演情境圖,一邊跟同學分享他記憶中的紙戲:在他念幼稚園的時候(民國三十年代),適逢戰後,幼稚園老師利用日本人留下的紙芝居說故事給孩子聽。曹老師回憶:「當時,我們接受美援,每天有牛奶喝,可是有些小朋友不喜歡牛奶,老師就用紙芝居來推銷──誰喝完了牛奶就可以聽故事。」曹老師笑著說,「我剛好是很喜歡喝牛奶,又很喜歡聽故事的小朋友。所以我都很快喝完,然後坐到戲臺前面準備聽故事!」正因為曹老師總是早早喝完牛奶,所以他總有許多時間觀察老師在說故事之前的準備工作。
 
    接下來,曹老師展示早已放置在桌上的木製紙芝居戲臺,詳細說明了其結構、原理,並說演《加油樹》和《三隻熊》的故事,一邊說一邊告訴同學在繪製畫片時該注意的細節、故事的節奏、情節的發展、腳本的製作等等。除了木製戲臺,同學們也可以利用厚紙板、餅乾盒自行製作簡易戲臺,曹老師拿出他事先畫好的示意圖說明,戲臺的製作需要注意的地方:畫片與窗框的大小配合、畫片抽換的便利性、故事操演的技巧;以及畫片製作時,必須當心腳本和圖畫的配合等細節。
 
    最後,曹老師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對紙芝居的說演方式有更深刻的印象,提出了「反覆的內容、不同的詮釋」,並以自製的小戲臺當場演繹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丟丟銅仔》;曹老師清清喉嚨唱起歌來,隨著歌聲忽快忽慢、忽高忽低,畫片上的火車從原野進入黑漆漆的山洞,山洞中出現了大魚、小魚和章魚……同學們也跟著「紙戲人」一同入了戲,或笑或驚呼,直到火車開出了山洞,竟然是行駛在一條大鯨魚的身上!這堂精彩的課就在曹老師的歌聲與同學們連串的掌聲中畫下了句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