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童年的再現與消逝──觀《再見小紅帽》圖中之話
文:高淑榕
圖:由本文作者提供,圖出自《再見小紅帽》,格林文化出版。
〈小紅帽〉這個童話故事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因為這個故事是以口傳方式所留傳下來的,所以大眾所了解的故事版本都有些微的差異。而這本《再見小紅帽》與我們以往所熟知的舊時代〈小紅帽〉都不同,它以一個虛構的現代都市做為故事背景。書中所提及的「森林」,即小紅帽去找奶奶時所經過之處,並不像以往我們所熟知的是由眾多樹木所建構出來的,而是一個牛鬼蛇神群聚的都市。雖然對小紅帽來說,處處充滿著驚奇與魔幻,但是她並不知道這座看起來神奇的城市,其實危機四伏,隨時準備將小紅帽吞噬!你所熟知〈小紅帽〉裡的好角色是誰呢?要如何把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改編的有新意,使讀者不會因為太了解劇情發展而感到無趣呢?又如何讓現今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人們,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可以與故事建立更深的連結感,使故事更具有討論的意義呢?透過當代著名插畫家英諾桑提與費里奇作家的帶領,我們將在深入閱讀《再見小紅帽》這本巧手之作時,獲得驚喜感,並得到非常滿意的答案!
誰說故事只能有一個結局?
本書以一位正在編織的老奶奶替孩子們編造故事開始。奶奶說:「故事就像天氣一樣多變,能帶給你驚奇,也會帶給你閃電。」故事開始於一座由水泥和磚塊所構成的森林,在森林邊緣住著一個小女孩叫安安,她和妹妹以及媽媽住在一棟公寓裡,此外,她還有一個住在森林另一邊的奶奶。這天她穿上紅色外套上路,要去陪伴身體不適的奶奶。安安知道人多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地方,但是還是要記得仔細聆聽周圍的聲音,因為「每個人都看到你,但沒有人真正注意過你。」安安到達森林之心,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神木」,但是森林之心也可能是黑暗之心,因為那裡充滿各種吸引人的東西。安安想起媽媽的叮嚀,她快步離開,但是神木有很多出口,她並不熟悉所以迷路了。且在森林裡,「看到的不等於真實」。看起來沒人的巷子裡,其實有眼睛在盯著。雖然豺狼不敢單獨行動,但同伴一多,他們就露出了兇性。而森林的規則是強欺弱,是大欺小。雷聲中,豺狼逃得不見蹤影。陰鬱威猛的獵人對安安露出笑容,他們聊起住在小屋的奶奶,還有背包裡滿滿的蜂蜜和餅乾。他對森林很熟,要安安放心,並說馬上帶她去找奶奶。這時,太陽從雲裡切出一道光。這裡也許讀者會問:小紅帽不是會遇到大野狼嗎?那大野狼呢?故事會進展的這麼順利嗎?那豈不是太無趣了?
在手機鈴聲響後,獵人說:「我只能載你到這裡。」奶奶家快到了,只剩下一小段距離。安安納悶:奶奶為什麼不像平常一樣,在門口等著呢?黑夜降臨時,只有一間公寓的燈還亮著。在森林的另一端,黑影掠過的速度比警車更快。野狼的耳朵是那麼銳利,而且他們的鼻子是那麼靈敏!警察各個全副武裝,但是不是已經太遲了?野狼和豺狼其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的微笑一樣,只是身材大小不同。媽媽的手機直到黎明才響起,而厚重雲層阻礙了陽光。在讀者傷心難過之餘,奶奶又說道:「誰說故事只能有一個結局?」樵夫看到野狼在小屋附近鬼鬼祟祟,馬上報警。警察飛快趕到,正義在太陽下山之前大放光明。最後,野狼被抓個正著,安安和奶奶平安無事。
從畫面中的顏色、物件與符號談起
圖一 | 圖二 |
奶奶在一間充滿玩具的房間裡,一邊編織圍巾的同時,也替孩子們編造故事,本頁底下文字方框底色為灰色框底(圖一)。下一頁文字在頁面的正中間為紅色框底(圖二),作者預告故事就如同天氣一般多變。此後灰色框底與紅色框底的設計並無依照固定節奏出現,但是在最後的結局頁面(圖三、圖四),可知此故事分為兩個主線,分別導向不同的結局,以紅色框底和灰色框底來表示。
圖三 | 圖四 |
在其他頁面中,作者也巧妙的應用《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中第59頁所提到的圖像類比的方式,將數字2以明喻的手法安插在畫面中,以此方式向讀者傳達本書有兩個結局。例如在圖五中,此頁面中有一個路標告示牌上可見一個黑色的數字2(本頁即為書本的封面頁);圖六在頁面最右邊的第一根柱子上可以發現一個黑色的數字2;圖七在頁面正中間有一個金黃色的數字2,它在此有兩種意思:一是代表此建築的二樓,二則是在告訴讀者後面將會呈現兩種故事結局。以上在書中皆不以文字作說明,但是卻可以直接在圖畫中看見作者的巧思。
除此之外,這兩張故事結局的畫面風格非常詭異,看起來與故事中其他畫面並不搭調,因為圖中人物動作並不自然,宛如定格一般,看起來像是在演一場「戲中戲」,有種畫面中的人物似乎都等待著導演喊「cut!」的感覺,甚至圖四裡左下角的位置還有人拿著「Happy End」告示牌!這兩張畫面所呈現的盡是對當代社會的諷刺,一則社會事件的報導就像在拍一部英雄電影一樣,氣勢和排場要夠盛大,甚至動用了直升機和多名警備人員,不惜大費周章的美化場面,此外記者都穿得性感火辣,就像是要走伸展台那般吸引人目光,不禁讓人質疑是否浪費社會資源,並感到納悶與疑惑。這究竟是真實事件的傳達,抑或是在演出一場英雄電影?這兩頁可看出繪者對現今這樣虛偽的社會風氣感到不滿,明顯帶有嘲諷意味。
圖五
圖六 | 圖七 |
媽媽叮嚀她要走大路,雖然她有遵循媽媽的話,但是這是一個危險的城市。由圖五可見,小紅帽走過自家公寓的騎樓時,有一位流浪漢睡在路邊,地上有一堆髒亂的垃圾,柱子與牆面上有許多混亂塗鴉,其中還能看到「我愛大野狼的插畫」。繪者將他想傳遞給讀者的訊息放在許多圖畫中──預告大野狼即將與小紅帽遇見。除了圖五以外,圖八也運用了相同的手法,畫面中安安正在過馬路,而大野狼在黑色轎車裡,作者以兩個角色出現在同一張畫面的方式使讀者期待之後的故事發展。
圖八 | 圖九 |
童話故事中的現實世界
在仔細觀賞圖七與圖九後,不禁聯想到在《話圖》第326頁提到「調性的反諷,通常基於文字只將應該興奮或緊張的事情當作一個純粹的事實來描述。」《再見小紅帽》圖畫裡隱藏複雜且多元的議題,但是文字卻非常簡單,兩者產生強烈的對比關係。圖畫裡隱藏許多小細節,而文字就是很純粹的敘述一個故事而已,兩者之間看得到調性的反諷。例如在圖七中,作者在字裡行間皆無提到「暴力」以及「情色」等詞彙,但是在畫面中就可以找到與之相關聯的證據。這個商場裡有許多宣傳海報,其中,圖右上方的海報宣傳語為「I am your candidate.」。此外隨著故事進展到小紅帽與獵人相遇的情節時(如圖九),還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即為右邊中間的藍色政治宣傳海報上面的宣傳語寫著「I am the best.」,因宣傳海報中的人像臉孔皆猙獰邪惡的笑著,可看出諷刺意味偏重。除了以上提及與政治相關的宣傳海報以外,還有許多商品廣告的海報,如圖六與圖七以及圖十四中,可見許多拍攝角度奇異的海報,總是選定女性某些特定部位,如腳、嘴唇、胸部、臀部,且會有液體流下的畫面,令人感到不適,不難看出是物化女性以及隱含性暗示的海報。繪者藉由圖畫諷刺現下許多將女性視為物品般的行銷、廣告手法,以及政治人物在政治宣傳背後所隱藏的虛偽假面。
圖畫中多處的物品、人物、及衣著都與聖誕節相關,作者在此也使用前面提過的類比手法,因此讀者可以推知此故事背景的時間設定應在聖誕節前後。舉例來說,圖六「The wood」建築中間有一個聖誕樹的圖案,且右側商場手扶梯人群中也有人穿著聖誕服飾,甚至在購物的人群中有兩個人在購物車中裝了小聖誕樹;圖七的左上角有穿著聖誕服裝的模特兒宣傳海報,在中間踩高蹺的人旁邊也有一個男孩戴著聖誕帽,此外,在噴水池的左前方有一個打扮成聖誕老人的小偷;圖十有一個聖誕老人拿著聖誕節的海報宣傳;圖十一安安奶奶家門前擺放一個有許多裝飾品的繽紛聖誕樹。
圖十 | 圖十一 |
本書從頭到尾一直在營造一種恐怖且詭譎的故事氛圍,由封面頁灰暗的色調可以看出來(如圖五),且除了獵人載著小紅帽的畫面是晴天之外,其他從封面到封底的畫面都是陰天。繪者用色也偏向較為幽暗的色調,全書雖然色彩豐富,但是其背景物品眾多,使畫面看起來複雜髒亂,例如:封面有一面畫滿凌亂塗鴉的牆及散落在地板上的垃圾(圖五)、騎樓地板上滿是垃圾(圖八)、道路上也是垃圾滿地的景象(圖十二)。這些凌亂骯髒的畫面頻繁出現,隱約帶給人一種莫名的不安感,很符合作者所要營造的諷刺氛圍。
圖十二 | 圖十三 |
讀者可以從書中的幾張圖畫得知此城市為一座貧富差距非常大的城市,除了圖八之外,圖六、圖十四及十五也清楚呈現此社會樣貌。我們可以看到在圖六中間的建築「The wood」將此城市劃分為兩個區塊,並由建築的華麗與否可以得知,相較於右側,左側為較貧窮的區域;此外,圖十四以相同的手法呈現,道路將圖畫劃分成兩個世界,右側為金字塔底端的貧窮區域,而左側則為金字塔頂端的富庶區域。另外由圖十五可以看到,在圖中間較陰暗的角落有一位無家可歸的人,這樣一座如此繁榮的城市卻也有流浪在街頭的人,由此可知,這個城市的財富分配不均,與現下許多國家有相同的社會問題。
圖十四 | 圖十五 | 圖十六 |
這是一個人們價值觀嚴重偏差的城市。曾幾何時人民以暴力、性與金錢為信仰,無論是小紅帽所進入的「森林」,抑或是這群聽故事小孩所處的城市。由圖一可見小孩的玩具室裡,除了有充滿暴力的玩具外,竟還有穿著清涼的玩具娃娃,與我們所認知的兒童玩具相差甚遠;再來是圖七中的廣告海報,盡是穿著清涼的模特照和明示的「Arrogance is power」標語海報;圖十六小紅帽在商場中所看到的玩具商品,無一不與情色和暴力相關;而商場裡引人遐想的走鋼絲表演(如圖十),作者在此以俯視的視點來呈現,就是要強調底下觀賞者所觀看的角度有多麼傷風敗俗。以上所舉的例子都使讀者強烈感受到這個城市衝斥著混亂與令人不安的社會氛圍。商場中的玻璃窗以教堂彩繪玻璃作為設計的元素(圖七),但是在玻璃窗上的圖案並不是耶穌或聖母瑪利亞等與宗教相關的圖像,反倒以穿著清涼且暴露的美女圖案作為裝飾的選擇。原本應是人民信仰的神像換成了性感的圖像,在此暗示人們信仰的改變。此外,在圖七中原本應是送禮並帶給人們歡樂的聖誕老人卻成了小偷,表達了人們已經捨棄舊有的信仰,臣服在金錢誘惑之下。圖七的這張圖畫成為了本書中的核心焦點,為本書最重要的一張圖,圖畫中包含著許多待討論重要的議題,使〈小紅帽〉與現代社會產生深刻的連結,讓讀者在閱讀時更能感同身受。
圖十七
「霸凌」這個議題常常出現在新聞裡,成為大眾所關注的重要話題。受害者往往只能忍氣吞聲,而加害者卻囂張跋扈,使得許多受害者最後承受不住壓力,最後選擇走上了絕路。由圖十七中可以發現這群人的年紀其實並不大,多為年紀輕輕的少年,但是他們卻不學好,躲在暗巷準備欺負落單的人。究竟該不該正視童年正逐漸消逝的這件事情呢?而消逝的又應當如何定義呢?或許社會大眾應當多關注當今兒童的童年,保障他們擁有純真的心靈、正確的思想及觀念,不受成人世界的影響與侵害,才是杜絕霸凌事件的永久之道。
這裡討論到關於青少年的問題,令我不禁想起在《話圖》第386頁至387頁提及「事實上,現在的孩子變得更早意識到他們的性特徵;他們提早放棄像童話故事這種『孩子氣』的活動,也越來越早對世界呈現出世故的反應。換句話說,他們變得比較不純真。有人認為讓孩子瞭解、透視他們所處的複雜世界是危險而錯誤的,因為這會鼓勵他們去模仿成熟的人才應該有的世故(cynical)態度。」這似乎是現在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因為接觸過多與情色和暴力相關的資訊,使現代的孩子們童年「消逝」,讓社會產生許多問題,就如同安安在暗巷所遇到的霸凌事件。
小結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話圖》第385頁中提到「把口說故事當作文學,使得童話故事的書寫文本和特別為圖畫書寫的文本,這兩種文本的不足之處非常類似。它們同樣都聚焦在情節上,很少描述實際的細節:他們藉由快速的情節描述,從高度精密的瞬間推移到另一個高度精密的瞬間。」雖說本書以童話故事改編成圖畫書,然而繪者將許多實際的細節繪製在圖畫中,如人們思想情色化、以暴力為權力……等,並無如上述引言所說的那般缺乏實際的細節,由此可見受到讀者喜愛之原因。且本書完全顛覆讀者對〈小紅帽〉故事劇情所保留的舊有觀點,因以往在〈小紅帽〉裡常將獵人這個角色設定為好人、拯救奶奶與小紅帽的救星,作者非但打破此框架,更將故事的結局設計成兩種,交由讀者自行決定,增添閱讀的樂趣。此外,在保有樂趣的同時,繪者也透過圖畫傳達對社會的不滿及諷刺,交由讀者細細探索及品味,細看之後,讀者才得以了解作者製作此繪本的理由,以及其背後所隱藏的意涵。
責任編輯:陳雅媛、陳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