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酒井駒子繪本獨特的兒童視角——從《我討厭媽媽》中發現「兒童的時間」

 

文/黃寶玉
圖/取自網路,部分由作者提供

 

 

一、酒井駒子與《我討厭媽媽》

 

  2000年於日本出版的《我討厭媽媽》,是日本知名創作者酒井駒子1的第四部作品,不僅是她最受到歡迎的繪本,也使「酒井駒子風」開始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以獨特的「酒井駒子風」擄獲世界各地讀者的心。底下這段來自美國歷史悠久的Kirkus Reviews對《我討厭媽媽》的書評,我們可以一窺究竟她的魅力:

 

一如往常,這位插畫家的作品展現十足的日本風:像是內斂含蓄的手工藝品,看似簡單卻不可思議地精細。這是一個充滿趣味的故事,以嚴肅、需要被正視的方式為小讀者們的大感受發聲,內容迷人、經典且不老套。2

 

  酒井駒子作品對於兒童心理的細膩描繪、獨到見解,已有多人討論3,童書評論不約而同看見酒井駒子善於呈現孩子內心的孤寂。以目前童書出版的專業程度,「兒童視角」應該是「標配」了,描繪出兒童心中的孤寂感,是酒井駒子很獨特的地方,其他還有:以簡單的線條畫出細膩的情感,以簡單的文字說出濃烈的情緒,以黑色為底傳遞溫暖的感受。除此之外,我在一篇訪談裡,不經意看見酒井駒子被問及最喜歡的字,以及最不喜歡的字:

 

「妳最喜歡的字是什麼?」
「慢慢來,不用急。」
「妳最不喜歡的字是什麼?」
「快點!快點!」4

 

  這兩句簡單的問答,我腦中浮現《我討厭媽媽》繪本中最讓我印象深刻、反覆翻讀的畫面:

 

 

▲圖一

 

 

  圖一是《我討厭媽媽》裡,我最喜歡的跨頁,它不僅非常直觀地以文字讓小兔子「說」出討厭媽媽的地方,同時以圖像呈現小兔子心裡面的小劇場:

 

畫面 小劇場
媽媽妳看,麵跟青豆做成的臉ㄟ,好好笑喔
媽媽,我剛剛在路邊摘的花,我想送給妳
等好久,好無聊喔,媽媽,我好無聊

 

  透過小兔子的視角,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兒童與成人「時間」的對比性。《留白時間:停止無效努力》一書提到,希臘神話中有兩位神,柯羅諾斯(Chronos)與卡俄茹斯(Kairos)。柯羅諾斯被認為是現代時間之父,他掌管著「能夠被測量的時間,分、秒、Google 行事曆上的邀請,以及每天早上讓人從睡夢中驚醒的鬧鐘,開啟每天一連串的行程。」

 

  相對於柯羅諾斯,這個我們所熟悉的、有標準的、定向的「標準」時間,卡俄茹斯掌管「時機」,這是另一種時間概念,它無法告訴你幾點幾分會發生什麼或出現什麼,也無法告訴你此刻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效率」,它存在於靈光乍現的瞬間,即可能稍縱即逝,而且很可能不會重複,但其實我們對它也不陌生,它是那些「如坐針氈」的時間,也是那些我們快樂時「總是過得特別快」的時間:

 

當你和你愛的人約會三個小時,時光飛逝;但當你花三個小時在一個無聊講座上,時間過得像慢慢爬的烏龜一樣。能被測量的柯羅諾斯時間是一樣的,三個小時。但卡俄茹斯時間是非常不同的,有如飛行和爬行之間的差異。5

 

 

二、有一種時間叫做「兒童的時間?」

 

  知名學者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學齡前的兒童通常「沒有時間概念」,坊間、網路上因此有許多教導孩子們學習認識時間的繪本或資訊,兒童進入小學成為「學童」之後,花很多功夫學習「時間」概念,這一階段可以說是現代的普世價值,被做為兒童認知發展、科學與數學基礎的衡量標準6。然而,《我討厭媽媽》裡小兔子對媽媽的抱怨,或許我們應該認識到,兒童不是「沒有時間概念」,只是兒童的時間比較貼近卡俄茹斯時間,不是成人標準的柯羅諾斯時間。

 

  卡俄茹斯時間是由一個個事件串起來的,而且「當下」非常重要,兒童的時間正是如此,並不是由成人所熟悉的時鐘上的幾點幾分決定的。《我討厭媽媽》的第一個跨頁(下圖二),也就是媽媽出現的第一個場景是這樣的:

 

  小兔子:「誰叫她老是賴床⋯⋯一直一直睡⋯⋯肚子好餓喔」,後面「一直」也出現了好幾次:「自己一直看連續劇,卻不讓我看漫畫。」「快一點快一點,只會一直催我,自己卻慢吞吞的。」,在小兔子心裡,就是「過了很久,很多次」的意思。(受過柯羅諾斯時間訓練的大人如我,可能會說:「我哪有一直?」一直是多久?幾分鐘?)

 

 


▲圖二

 

 

  酒井駒子在這本繪本裡,處理時間的高明之處不僅僅如此,在上圖二這張跨頁中,媽媽枕頭底下露出了一個鬧鐘,成人的柯羅諾斯時間!在下面幾張跨頁的同一位置中反覆出現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媽媽的鬧鐘總共出現了六次之後,讀者(或許)會發現,整個故事,從頭到尾,只過了二十至二十五分鐘左右,(從第一個鬧鐘的9點35分到最後的9點55分)但是從繪本的第一人稱小兔子的卡俄茹斯時間來看,讀者(可能)也會覺得時間過了好久,久到不能容忍,久到必須離家出走。

 

  《我討厭媽媽》繪本中,酒井駒子以文字,讓小兔子為廣大的兒童發聲,配以細膩無比的心思與畫筆,讓大小讀者都可以看見兒童不是沒有時間概念,只是和大人的不一樣。酒井駒子其他的作品,如《妹妹醒來了》、《星期五的小砂糖:第三篇》,描繪半夜大人都睡了,小女孩起床活動,也可以看到作品中的兒童主角,根本沒在管「時間」——大人應該會說,很晚了,明天要上班、上學,趕快去睡覺的「柯羅諾斯時間」。

 

 

 
▲《妹妹醒來了》,幼獅文化,2014。

 

 


▲《星期五的小砂糖》,台海出版社,2019。

 

 

三、以「兒童的時間」讀繪本

 

  酒井駒子《我討厭媽媽》的主題不是關於時間,卻將兒童的時間概念透過圖文的加乘效果,展現得既深刻又不著痕跡,引發我想進一步探索「兒童的時間」是否也被其他創作者注意到的好奇心。於是我找到另外幾本以兒童為主體7刻意書寫「時間」這個主題的繪本:《別再催我快一點啦!》、《在擁抱的瞬間,想起遺失的時間》、《四點半》。包括《我討厭媽媽》在內的四本繪本,各自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詮釋「時間」在兒童心中的意義。

 

  《別再催我快一點啦!》講述的是名為喬喬的男孩,故事一開始就被媽媽催促著:「喬喬,快一點,注意時間!」時鐘滴答滴答(柯羅諾斯時間!)。到了學校,老師說:「各位同學,趕快坐下。看看時鐘,我們時間不多今天下課前有好多事要做⋯⋯我們要畫出上學途中看見的風景。」當喬喬還在畫的時候,老師開始催促著說時間到了,喬喬於是大喊:「時鐘請暫停!」(圖八:兒童的卡俄茹斯時間出現了!可以被停止、專注在當下的時間,不是非得要一直不斷前直線前進的時間。)時間真的停下來了,所有的人都靜止不動,只有喬喬可以動,於是喬喬繼續(以他自己的方式與速度)畫他未完成的畫作。

 

 


▲《別再催我快一點啦!》,大穎文化,2022。

 

 


▲圖八,《別再催我快一點啦!》,大穎文化,2022。

 

 

  另一本繪本,《在擁抱的瞬間,想起遺失的時間》講述的是詩夏的故事,詩夏出生時備受爸爸媽媽疼愛,漸漸長大之後,他有了一個妹妹,他感覺爸爸媽媽越來越忙碌,不僅沒時間陪他玩,連看他的時間都沒有,詩夏的心因此破了一個洞,也決定開始去尋找失去的(卡俄茹斯)時間。「如果能把時間找回來,爸爸媽媽一定會像小時候那樣抱著我說愛我⋯⋯」不知不覺中,「已經四十歲的詩夏,現在是被時間追著跑而不是到處尋找時間了。」

 

 


▲圖九:長大後的詩夏與代表成人世界的柯羅諾斯時間的時鐘出現在畫面中!

 

 

  詩夏想要時光倒回,他回家探望爸爸媽媽,被爸爸媽媽擁抱的瞬間,詩夏想起了遺忘的時間。詩夏和爸爸媽媽一起野餐,「散落的野菊花瓣,在美麗的晚霞映照下紛飛。詩夏的時間充滿了野菊花的芬芳。」

 

 


▲圖十:可以隨著心思意念倒回的卡俄茹斯時間再出現。

 

 

  最後一本是出自韓國重量級兒童文學作者尹石重的經典之作《四點半》,故事一開始即是小女孩幫媽媽問了隔壁商店老闆「現在幾點了?」(圖十一)老闆告訴他「四點半了」,以成人的思維,她本來應該立刻回家告訴媽媽,「現在時間是四點半」,但她沒有這樣做,小女孩從商店出來,一轉身就被公雞(圖十二)、螞蟻、蜻蜓、花吸引,作者說她就這樣「去了老半天,直到太陽下山才回家。」小妹妹一回到家,倒還記得跟媽媽說「那位老爺爺說四點半。」(圖十三)顯然,「四點半」這個柯羅斯時間對小妹妹而言一點意義也沒有,她的行動指向對她的生命有意義的公雞、螞蟻、蜻蜓、花朵,停下來看公雞喝水、蹲下來看螞蟻搬家、蹦蹦跳跳追蜻蜓、將胭脂花塗在嘴唇上,這個過程才是她的時間,是卡俄茹斯時間,也是「兒童的時間」;做為對照,「四點半」是媽媽(成人)關心的時間,因為她要準備晚餐、照顧孩子,可能還一邊等著爸爸下班回家,所以她需要知道「時鐘上的時間」才好控制或管理生活。

 

 


▲圖十一:「老爺爺,老爺爺,媽叫我來問您,現在幾點?」

 

 


▲圖十二:「小妹妹邊走邊唸:四點半,四點半。」

 

 


▲圖十三:「媽媽,那位老爺爺說,四點半。」

 

 

四、小結

 

  據說人類發明「時間的計算」(「計時」一詞似乎更準確表現「柯羅諾斯」)來掌控生活已經超過五千年了8,在這之前的人類,應該是活在不被計算的、不講求效率的「卡俄茹斯」裡。而當今,也只有未社會化、未學習「柯羅諾斯」的幼兒才知道那種自然而然、隨心所欲地生活著的感覺吧?這也是我想突出「兒童的時間」概念的立意。

 

  從繪本的世界看起來,《四點半》中,在那個可能沒有幼兒園的年代裡的小妹妹對於時間的感知似乎最貼近「兒童的時間」;《我討厭媽媽》中已經上幼兒園的小兔子懞懞懂懂,絕大部分的時候生活在被媽媽掌控的時間裡,因為違反他的意志,但說不清楚,想要反抗,他感到「討厭」;《別再催我快一點啦!》中已經上小學、生活在城市裡的喬喬,處於正在被規訓的啟蒙階段,被打斷畫畫的他,以行動抗拒媽媽、老師等成人不斷提醒、控制的時鐘上的時間;《在擁抱的瞬間》李的詩夏,則是完整經歷了從兒童到成人的階段,清楚地將兩種時間呈現出來。

 

  在繪本中發現「兒童的時間」,提醒我面對家裡兩位「真實的兒童」時,多一點認可兒童也是人類的本性,甚至盡可能給孩子們,以及我自己做為人應該有的那種自然而然、隨心所欲的時間。

 

 

 

註解

1 酒井駒子,1966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她的作品細膩地展現了兒童的心理世界,在日本國內外均獲得極高的評價。作品曾獲日本繪本獎、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金牌獎、法國PITCHOU獎、荷蘭銀筆獎、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獎。繪本著作豐富,代表作有:《狐狸神仙》、《熊與山貓》、《蓉蓉的氣球》、《星期五的小砂糖》、《我討厭媽媽》、《等雪停》、《小小熊的夜晚》、《天鵝絨兔子》、《紅蠟燭與人魚》、《小莉的祕密基地》等。(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2 Kirkus Reviews,〈MAD AT MOMMY〉,檢自https://reurl.cc/N4R85e。

3 例〈馬尼讀繪本:用繪本捕捉孩子幽微的憂傷──讀繪本作家酒井駒子作品〉

4 Jules. (2012, August 14), A Bowl of Rice, Miso Soup, and Pickled Vegetables with Komako Sakai  .http://blaine.org/sevenimpossiblethings/?p=2402

5 麥克斯・法蘭佐(2021)。留白時間:停止無效努力。頁36。

6 幼兒園園長張凱程,在他的論文《時間圖像表徵在兒童畫呈現之研究》中直言不諱指出:「就兒童認知發展來說,時間概念的學習比空間概念還要困難。研究者在現場中,發現個別兒童對於時間認知差距很大;在時間概念的表達能力方面無法用工具去衡量,但時間認知的概念會影響到未來的科學概念,值得重視。」另外,長期關注國內兒童時間教育的學者簡瑞萍、鍾靜在《國小學童時間順序與週期概念之課程設計與實施》則指出:「時間概念的發展影響著兒童社會化的過程,而其中順序與週期概念的掌握則更進一步的關係著個人的生活秩序與效率。」

7 有別於市面上大多數以教育兒童如何認識、管理成人的柯羅諾斯時間的讀物。

8 維基百科:計時工具的歷史

 

 

相關資料及文獻來源:

麥克斯・法蘭佐、約翰・菲茨著,黃于洋譯,《留白時間:停止無效努力》,沐光出版,2021。

琵帕.古德哈著,張家綺譯,《別再催我快一點啦!》,大穎文化,2022。

林孝英圖文,張珮婕譯,《在擁抱的瞬間,想起遺失的時間》,奧林出版,2021。

莉亞・杜凡妮圖文,陳咻咻譯,《時間長或短》。幼獅文化出版,2017。

尹石重文,李昤庚圖,蘇茉譯,《四點半》,和英文化,2011。

張凱程(2017 年9 月)。時間圖像表徵在兒童畫呈現之研究。《兒童照顧與教育》第七期。

簡瑞萍、鍾靜(2006年3月)。國小學童時間順序與週期概念之課程設計與實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

 

 

 

責任編輯:羅以樂、Sue、周燕雯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