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圖文的匯流與激盪──看《來自清水的孩子》中的圖像語言

文:鄭若珣(國立臺東大學兒文所畢,現為圖文工作者。)

圖:由本文作者提供。出自《來自清水的孩子》第一冊、第二冊,慢工文化出版。

 

1

圖: 《來自清水的孩子》,慢工文化出版。兩冊因應內容做不同單色套色。

 

  《來自清水的孩子》為一套由慢工文化出版之紀實性漫畫,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先生的一生際遇為內容,以一個人物的視角與經歷,帶出臺灣歷史和政治局勢的變遷。本套漫畫至今(2020年8月)已推出第一冊與第二冊,第一冊闡述蔡焜霖先生從童年、求學到當兵的日子,第二冊則描述白色恐怖期間被送往綠島的生活。本文略就此系列作品中的圖像語言加以賞析,觀察漫畫內容中的形式表現,以提供讀者對圖像語言的理解參照。

 

  漫畫的畫面表現是涵括了時間與空間的藝術,繪者如何設計構圖來表現文字內容,影響了讀者接收時的感性反應。以一個展開的跨頁來看,不僅必須考慮閱讀順序的流暢,還需注意視覺畫面的平衡。而平衡的構成來源一為畫面切分、二為內容的位置重心(含畫框位置)、三為用色明暗的視覺重量;三者得以調配平衡,才得以呈現一頁具美感又具完整感的作品。

 

  史考特麥克勞德(Scott McCloud)在《漫畫原來要這樣畫》中提到,畫漫畫時必須做的一連串抉擇為「時點的選擇」、「景框的選擇」、「圖像的選擇」、「文字的選擇」、「流動性的選擇」。漫畫分格猶如電影的分鏡,以圖像帶給讀者故事行進間的訊息,它可以是意義明確的,也可以是暗喻的,或純粹用以牽動讀者內心的情緒。本書的幾種分格設計,讓讀者感受到多樣的閱讀體驗,也以此豐富了文本的感受層次。

 

一般分格

  劇情行進時的一般分格,陳述劇情發展,引導讀者視線。一般分格只要掌握一個固定風格,就能影響故事的表現基調,用以表現從動作到動作的故事線敘述。

 

動態分格

2

  以變形的分格表達動態內容,例如第一冊剛開始大地震的情節,便使用了歪斜的格子來表現,以震動與不穩定的感覺表現當時大環境的狀況(如圖右)。

 

平行分格

  本書以平行式且前景維持主角出現的分格,多用以表達時間流動,類似電影語言的Dolly Shots(推軌鏡頭)。讀者從上而下閱讀之時,就如與主角身在現場,感受時間的流動與環境的變動。主要是表現從片刻到片刻的時間動感。

 

無框的畫面

  無框的畫面超越內容邊界,畫面感覺不斷往四周延伸,也因此常用以處理具張力與衝擊力的畫面。可見於本書單頁滿版與全頁滿版的頁數。

 

特殊

3

  對於某些有別於日常的特殊情境,創作者可能以特殊格來做呈現。例如第二冊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九宮格分隔,用以表現主角和獄友聊到踢踏舞,獄友便跳了一小段舞蹈的劇情。左頁以九宮格表現連續舞蹈動作,右頁為背著光的獄友舞蹈停格動作。整個跨頁同時表現了動作與感受,以分格表現了連續動作的速度感,以單頁呈現了感動凝止的一刻(P44,如上圖)。

 

4  其他如連續動作的表現,可見於主角在觀賞蔡瑞月女士的舞蹈之時,數個連續動作的描繪表現出主角受到了心靈衝擊,在凝神觀看的震撼心情中,留下的深刻印象(P105)。此時便採用隱去線框的方式,以強化舞蹈的連續感。某些特殊情境的處理,必須同時表現主角當下的兩面思維,像是主角在離開綠島前的思想陳述,外在的言說與內心的掙扎相違背,繪者便將圖像做中央分割,以陰刻、陽刻同時呈現的方式來表現主角因環境所逼造成的內外不一(P151,如圖左)。諸如此類,格線的靈活變化在於創作者個人的巧思,也賦予內容豐富的視覺創意。

 

風景格

  遠景除了環境介紹的功能,也有過場、暫時休息的效果。作為故事分隔與情緒沉澱的空景,遠景帶有一些蛛絲馬跡,暗示著主角當下的處境或將要來到的境遇。

 

  兩冊書都以鳥瞰遠景為開場,暗示故事發生的環境,一本是充滿主角兒時記憶的故鄉清水,一本是主角渡過十年苦牢的綠島,無須多言就讓讀者對於時間地點有深刻印象。一本書猶如一首樂曲,故事敘述的節奏影響了讀者的情緒感受,本書則以圖像繪製出節奏。從節奏來看,一些空景的出現有如小小的休止符,用以在每冊的故事小節做分隔,於此讀者得到循序漸進的年代資訊,亦有助於閱讀過程中的資訊統合。訊息留白或降低也讓讀者在閱讀中得以喘息,是一種「空」的藝術。不僅讓作品容易入口,也得反思餘韻。

 

  因第二冊的時空處於自然景觀環繞的綠島,插圖大量呈現綠島的風景畫面,也如繪者言,此時主角身處於美好的景致中,卻必須過著十分苦悶、壓抑的生活,情境反差是很大的,也帶給人一種特殊的心理感受。

 

時間表現

5

  漫畫中的時間是魔術師控制的戲法,一頁可以數十年、也可以僅僅是短短幾秒間。時間感的營造在自傳漫畫中必須十分鮮明,在第一冊的我們藉著主角的身形與成長,感受時光流動的快速;來到第二冊時,我們看見十年的封閉環境,與環境中發生的各種細膩且深刻的回憶,這段生活沉重且壓抑,時間帶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緩慢。除此之外在小段的故事情節中,我們也看見繪者使用分格技法來展現某些時間拉長的心靈緩慢感,如主角被捕上車的一幕,車窗外家人擔心的臉孔逐漸遠去,那一刻心情的重使內在時間拉長(如圖右)。這些設計方法除了呈現整個故事的主要歷史時間外,又增加了一種主角心靈層次的時間表現。

 

 

線條筆法

  漫畫是黑與白的藝術繪者須掌握線條的靈活運用,以製造出整個世界。線條的型態對讀者的感受挑動是微妙的,單是看著姆米漫畫封面與看超人漫畫封面的感覺,必然十分不同,線條表現出力量的緩急、線條繪製的粗細與波動都會引起讀者不同的感受。本書第一冊故事初期的繪製,採用較為輕巧的細線,到第二冊則以版畫的手法來刻劃出粗硬的線條,不同的線條筆法呼應了兩冊文本想要傳達的不同心境。我們可見到整個調性設計在第二冊做了極大的轉換:從以白色為底轉變為以黑色為底,人物造型以明暗做出立體,也同時表現了物體的「重量」。扎扎實實的把黑牢的壓抑沉重以線條筆法做了整體氛圍的呈現

 

  在第二冊我們也可以看見許多類似老照片復刻的場景,藉此將歷史的真實感以史料與紀錄照呈現,佐證主角這段時間遭遇的「真實」。有趣的是,第二冊同時採用了一些超現實的構圖手法,來表徵主角內心的抽象感受。例如主角被抓到憲兵隊時,代表軍方的審訊者不是「毫無面目」便是看起來有如怪物。此象徵手法讓深具壓迫感的敵方更接近於非人之「物」,讓讀者感受到更深的疏離和無情。另有一處是在主角於獄中寫信給家人時,書信的文字轉為主角內心思維的獨白,而產生了表徵性、超現實的圖像。超現實的表現在第二冊中有如一個個的刺點,避免讀者長時間處於同一調性而產生疲乏。

 

6

書信的文字轉為主角內心思維的獨白,而產生了表徵性、超現實的圖像。

 

  繪者曾於訪談中提到,線條、風格都是幫助讀者進入主角內心情境的手段,主角對環境的感覺也應反映在畫面上。而本套漫畫也已經決定要以四種不同的線條技法,來表現蔡焜霖先生的四個人生階段,此少見的實驗作法,令人好奇成果的展現。

 

象徵的應用

  視覺敘事藝術諸如電影、動畫、漫畫、繪本,都得以應用圖像的象徵,以無須語言的暗示,來表現欲傳達的意義。如第一冊主角在草叢中躲避空襲警報,抬頭所見蜻蜓與轟炸機的疊影(此圖亦用於第一冊封面),一方面表現了實體劇情,一方面暗示了戰爭陰影下的青春;而第二冊一處綠島夜晚星空,線條捲曲看似梵谷的畫作《星夜》(The Starry Night),暗喻主角此時閱讀《梵谷傳》的時間與內在感受。另一主角寫信給家人的獨白畫面,亦以迴繞的鐵絲網生出了枝葉,用以表現獄中閱讀的書籍內容,同時表現內在興起的希望。

 

7

綠島的星空,線條捲曲看似梵谷的畫作《星夜》,暗喻主角此時閱讀《梵谷傳》的時間與內在感受。

 

劇本之外

  《來自清水的孩子》屬於人物傳記,要在短短四冊介紹一個人的人生四階段,必然需要做廣泛的資訊篩選,這個過程由文字作者先進行初步篩選,來到圖像作者之處,思考的便是內容轉換成圖像語言時,該取哪一段畫面來表現最為適合。繪者的擇選與表現塑造出作品的感性層次,包含了劇情的鬆緊、鏡頭調度,還有角色動作表演等,漫畫繪者的導演功能不容小覷

 

  角色的個性表現在其姿態與語言的反應上。在第一冊童年時期,主角的行為舉止表現出少不更事的童稚樣貌,加上一些以兒童的小頑皮來反抗成人的情節,貼近於一般人的童年經驗,也以童年的純真時期作為後續命運逐漸重壓的對比。第一冊的人物動作多有肢體開展的行動力,第二冊的人物動作則多為蜷曲、蹲坐,也表現出在有限的環境中,無法伸展的困頓感。比較第一冊到第二冊,可發現兩冊之間極具差異的戲劇張力。

 

  本書中有部分劇情情節,是為繪者源於自身創意的畫面附加,訪談中繪者已提到主角童年時與兩女童前往運送甘蔗的台車鐵道玩耍之段落為其一,讀者不妨來猜猜其他冊數的加戲橋段,或許未來可於座談會中提問印證。

 

  在視覺藝術表現當道的今日,圖像語言已因世代的熟悉成為日常。圖像創作者須以更多的精神與創造力,來吸引觀眾挑剔的眼睛。《來自清水的孩子》題材內容並不輕鬆討喜,卻能在圖像的渲染力下,以漫畫作為媒介吸引習慣圖像閱讀的世代,進而對白色恐怖的歷史有更深的認識,可說是跨界嘗試的一個具體範例。

 

 

 


參考資料

  • 游珮芸寫,周見信繪,《來自清水的孩子1》,慢工文化出版,2020.2。
  • 游珮芸寫,周見信繪,《來自清水的孩子2》,慢工文化出版,2020.6。
  • 〈我們這樣作紀實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游珮芸、周見信對談〉,《台北國際書展Youtube》,https://reurl.cc/R1d74z,檢索日期:2020年8月8日。
  • Scott McCloud (2017)。《原來漫畫要這樣畫》。謝濱安譯。臺北:愛米粒。
  • Scott McCloud (2017)。《原來漫畫要這樣看》。朱浩一譯。臺北:愛米粒。

 

 

 

責任編輯:陳雅媛、陳嘉慧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