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王予彤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以「活在E時代」為主題,探討與省思數位時代如何影響兒少文學的發展和生產,以及兒少的e時代文化。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匯集兒童文學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涵蓋十五篇論文發表。編輯小組選取五篇大會主題論文進行報導。

 

本文為【「活在E時代」研討會主題論文】第五篇
第一篇請見 >   陳玉金:群眾募資對臺灣繪本出版權力場域空間帶來的改變觀察
第二篇請見 >     黃玉枝:E世代多元識讀的能力 以後現代繪本探索多多書為例
第三篇請見   >   黃雅淳:虛擬身體的倫理思辨 論東野圭吾《人魚沉睡的家》
第四篇請見   > 葛容均:當代科幻中的兒少處境

 

陳晉卿發表論文:不可e化的紙芝居
▲   陳晉卿發表論文:不可e化的紙芝居

 

發表人:陳晉卿(紙芝居兒童劇團創辦人)
主題:不可e化的紙芝居

 

 雖然隨著電子媒體的發展,傳統的街頭表演紙芝居逐漸式微,但在日本的圖書館、幼兒園和小學等教育事業仍繼續沿用,近年也可以看到日本各界對於紙芝居的振興,陳晉卿從「越拉越長」、「鏤空」和「拼圖」等設計,探討紙芝居在E世代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價值,以及可以繼續存在的必要?

 


 紙芝居作為一個帶有畫面的故事演出,就像是繪本運用翻頁表演,紙芝居透過抽拉的動作,更可以在說故事時製作出「越拉越長」的場面:在進行改編自繪本《我才不放手呢》的紙芝居演出時,就將圖畫書運用透視技法展現「越來越長」的延伸效果,直接在紙芝居上以拉動的方式創發一個「越來越長」的場面。「越來越長」的畫面有e化的可能嗎?如果只有一個螢幕,畫面並沒有被拉長,而整體被縮小,這個時候或許需要兩個以上的螢幕才能做到畫面拉長的效果。 

 


 紙芝居始終是平面化的紙卡,少了舞臺的立體化可能。因此,紙芝居的立體感,除了透過繪圖的透視技巧,也可以運用鏤空的方式,讓平面場面多出一個層次空間。雖然e化之後鏤空場面可以更精緻,但可別忘了全鏤空場面可以為觀眾帶來即時的互動,e化之後,雖然觀眾可以參與,但仍然需要預先綠影,因此難以有即時性的趣味。

 


 所謂拼圖構成的場面,是將紙芝居兩個以上的場面,拼接成一個完整的新場面,像是在陳晉卿的作品《小蝌蚪找媽媽》,就是將故事中的十二個場面,化為拼圖,拼成為最後的新場面,並以此場面訴說結局,呈現出整體演出的主軸。觀眾圍繞在故事拼圖旁邊一起討論的過程,也可以視為演出的一部分,但如果以e化的方式進行,就無法達成這樣的效果。

 


 現場演出的紙芝居還有一項重要的特性——共感,包含觀眾與故事,演出者與觀眾,故事與演出者,三者所形成的心靈活動,是無法以e化取代的。

 


 作為說故事的載體,紙芝居在故事本體的形式或演出的模式,都有無法以e化取代的特性;最重要的共感,更是必須透過現場演出才能生成。在這個追求電子化和E化的時代,維持傳統反而更是一種創新,因此做為傳統的說故事工具,紙芝居必須堅持傳統印刷的物件和e化物件的差異,努力保存與延續。

 

 

責任編輯:王予彤、李季芳、黃懿蓉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