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鄭仲珈
圖/取材自漫畫《回憶愛瑪儂》內頁
 

 

▲ 《回憶愛瑪儂》封面。

 

 

  打開扉頁,一團凌亂的衣物與簡便的行囊就這麼散落在岸邊,愛瑪儂像羊水中蜷縮的胎兒,伴隨著水中的氣泡,漂浮於平靜的海平面之下。海洋串連起地球上所有的大陸版塊,可以說世界是由這無盡的湛藍所相連,像是連結母體與下一代的臍帶,所以大海經常會帶著兩種形象——傳遞訊息的信差與孕育生命的子宮。而愛瑪儂在故事之初,便是這樣登場的。

 

 

▲ 《回憶愛瑪儂》扉頁。

 

 

不斷流浪的愛瑪儂

 

 

  漫畫《回憶愛瑪儂》是愛瑪儂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為日本科幻作家梶尾真治於1983年出版的小說改編,由漫畫家鶴田謙二繪製。作品的調性如同慢板(Adagio),沉穩、悠長的步調,如同揭示著愛瑪儂的精神世界中對於存在的感知。

 

 

 

 

  畫面上,許多篇幅經常畫著的都是人群眼中的愛瑪儂,抑或是一個人的她於世界的角落裡流浪的模樣。但這並不是指愛瑪儂如同科幻作品中尋常的精靈角色,擁有長生不老的設定。有趣的是,愛瑪儂作為主角,並不是一個長壽、不朽的形象,而是在於其精神上的傳承與延續。

 

  所有的流變,甚至連同世界之初,當人類還尚未演化至今日形態前,生命體所歷經的一切;這些,全部都存放於愛瑪儂的意識之中。

 

 

像是玩笑一樣的「No name」
 

 

  漫畫中,主要故事發生在1967年2月24日下午的一艘船上,為了躲避醉漢的騷擾,愛瑪儂與鄰座素不相識的男性假扮為夫妻,結伴離開擁擠的船艙。就這樣一個男人與女人相遇,但這並非簡單的羅曼史故事,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兩人的對話逐漸發展至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向。

 

愛瑪儂⋯?愛瑪・儂⋯?
是把「no name」反過來拼啦!「emanon」。


  當男子問起其名,愛瑪儂就像玩笑般地說著,這個名字是沒有意義的存在。如同在其後,她談起自己擁有關於世界初始的記憶,以及世代的「愛瑪儂」如何靠著血脈相連,延續這一切關於生命的編年史時,她也是如此以說笑的口吻,將一切的苦澀轉變為輕盈、沒有重量的「虛構」。

 

 

▲ 附圖為《回憶愛瑪儂》中,愛瑪儂與男子訴說前言為虛構。

 


  三十億年的記憶,沉甸甸地積聚在實際年齡只有十七歲的少女身上,愛瑪儂說:每一任的「她們」孕育著自己的下一代,當意識甦醒的那一天到來,母體將會喪失往昔的所有回憶,而接續這一切的即是新的載體。並且,「愛瑪儂們」的記憶是沒有任何遺漏的,也就是說她們無法遺忘。

 

  在《回憶愛瑪儂》中,與她相遇的男子同樣無名。故事的開端與結尾,除了愛瑪儂的漂泊外,貫穿始終的,是他的獨白:從六〇年代的躁動青春,到十三年後的平淡中年,再度與『下一代』愛瑪儂重逢時,那句「要是那一天⋯⋯」仍縈繞不去。然而,對於尋常的普通人來說,不管那些回憶再怎麼深刻,終將要回歸於現實。

 

 

▲ 附圖為《回憶愛瑪儂》中,愛瑪儂的不告而別,與十三年後「下一代」的愛瑪儂與男子的重逢場景。

 


我啊,喜歡你喔。我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吧。⋯⋯因為無論是在一起的幾小時,還是幾十年,喜歡的回憶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兩者都是一剎那罷了。


  離別前夕,男子問了愛瑪儂當初為何離開時,她這麼回答道。對於無法遺忘的愛瑪儂來說,這樣的一天如同白日夢般一閃即逝,喜歡的感情所留下的念想,卻與任何一段刻骨銘心的時光別無二致,淹沒於時間長河。

 

 

人腦明明就具備「遺忘」的機能。為何我卻什麼也忘不了?

 


不過,人類應該沒有必要擁有這麼龐大的記憶量。畢竟⋯⋯,人們想忘掉的糟糕回憶,那才真的是像山一樣高。過了好幾億年⋯⋯,都無法遺忘那些令人厭惡、極度想忘掉的骯髒事,你覺得會是什麼感覺?

  
  當讀到愛瑪儂嚴肅地說著這段口白時,不禁讓人聯想到紀錄片或紀實影像般的存在。像是天地之間遺世獨立地見證者,將世間的悲歡離合、人性的多樣與複雜,以及無從解釋的苦難,悉數吞下,如同啃食獵物的禿鷹。

 

 

▲ 附圖為《回憶愛瑪儂》中,愛瑪儂在他人眼中的視角。

 

  無法遺忘的這件事本身,是否也意味著難以消化的情感餘燼,終將如毒素般侵蝕著所有的愛瑪儂?與漂泊者輕盈的形象截然不同的是,讀者如同在慢板的節奏裡優雅地進食,直到,當意識記憶延續的不可承受之重時,才猛然迎來如山葵般嗆人的後勁,令人猝不及防。

 

 

緣的纏繞與延續的記憶

 


  人類的歷史上存在著許多關於連結的母題,而在許多作品中也經常出現各式描述。其中,動畫電影《你的名字》裡主角三葉的祖母於編織繩結時所說:「繩結會相聚、成型、斷裂、還原,而後再次相聚織。」在一切緣起緣滅與技藝的傳承之中,時間洪流裡的生命,也如同絲線般緊緊纏繞、分離,又在某個時刻重新相連。承繼與新生,也許即是「緣」的延續。

 

  這樣的緣,也如《百年孤寂》中縈繞波恩地亞家族的歷史,綿延數代的愛恨情仇;在《回憶愛瑪儂》裡,記憶的延續亦是一種承繼。而我們每一個人自誕生以來,所經歷的每一個時刻、每一張出現在生命之中的臉孔,以及每一次的觸動,都匯聚成了個人的歷史,並且這些意識將無可避免的與他者相連。

 

「——所謂的歷史,一定就是人類與所有生命的回憶。」
 

 

《回憶愛瑪儂》

作者:梶尾真治
繪者:鶴田謙二
出版社:更生文化設計有限公司(2024)

 

 


 

 

|編輯悄悄話|

 

 

 

 

關於後記——


  漫畫後記裡,鶴田謙二提到:「跟故事裡的主角一樣,我第一次邂逅愛瑪儂也是在大學時代。當時,我回宿舍的路上有一間雖然小,但科幻小說的藏書卻莫名充實的書店。在我記憶裡,「回憶艾瑪儂」不知為何,似乎總是會和那間書店聯想在一起,每當我閱讀這部作品時,就會想起一些瑣碎的往事。例如:牆壁膠合板上的污漬形狀,或是走上早川文庫書架前的台階時的腳步聲。」很喜歡後記裡鶴田先生對於與愛瑪儂相遇時的描述。

 

  記憶的片段經常帶著感官上的聯覺,就像在童年時期的晨間,當陽光灑進潮濕陰冷的小房間後,首先會先被奶奶的腳步聲喚醒,坐在床沿被梳著頭的記憶裡總是帶著化妝品的氣味,以及卡帶裡鄧麗君甜蜜又黏稠的嗓音。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