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郭佳媛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以妖靈鬼怪為名」,探討神靈、妖精、鬼物、怪物等超自然現象中的角色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歷久不衰的影響力。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以妖靈鬼怪為名」研討會】專題講座紀錄

 

 

主持人: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討論人:陳晞如(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討論人: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呂毅新(影響.新劇場藝術總監)
論文主題:疫情下的劇場青少年

 


  呂毅新在本次研討會以「影響.新劇場 青少年扮戲計畫」為例,探討疫情下青少年劇場於2020年到2022年面臨的困境與現況,以及未來的展望。

 

在劇場「做十六歲」

 

  從2015年到2022年,呂毅新在臺南的「影響.新劇場」,帶領「青少年扮戲計畫」已進行了八年。這是一個讓青少年演出戲劇,透過劇場參與為青少年舉辦成年禮的計畫。臺灣民間以16歲為成年,習俗上一個人在16歲之際,會宴請親友作為成年之證明。「做十六歲」是臺南民俗一大特色,但多停留在宗教儀式或嘉年華會的活動印象。而呂毅新將傳統儀式加以轉化,結合劇場和生命教育,增強青少年對自我、家庭、社會的認同和思辨,幫助他們的心智成長,也培養其參與表演藝術的興趣。

 

  這項計畫每年招募十六到十九歲的高中生參與,包含在學、重考以及體制外的孩子,只要能配合劇團排練時間,都歡迎參加。計畫以口述歷史劇場形式,透過戲劇探索、排練實作以及最後的演出,幫參與者「做十六歲」。

 

2020年突破疫情限制

 

  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劇團在符合防疫規定的條件下,仍然努力維持運作:如戴口罩在戶外三、四十度高溫下活動、每天量體溫、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雖然這些規範限制了過去劇場所強調感官體驗、信任與接觸等互動性高的戲劇遊戲與訓練方式,但團隊也因應開發出不同的引導形式,如運用150公分的棍子,做為肢體開發的教具。新冠肺炎也成了劇本素材和靈感來源之一。在《出脫》演出中,青少年表現出因疫情引發的焦慮與恐慌,疫情下人際關係的疏離、受疾病所苦等生活狀態。透過戲劇揭露因疫情造成的歧視,讓劇場成為參與者發聲和慰藉的平臺,同時也以青少年劇場為當代生活做紀錄。

 

2021年改以雲端排練

 

  2021年5月18日教育部宣布停課,「三級警戒」禁止室內五人以上,室外十人以上的聚會,「青少年扮戲計畫」被迫暫緩辦理。為了延續計畫精神,也心疼當屆青少年無法完成劇場成年禮的心情,劇團決定不取消演出,將演出改以雲端進行;為有別於實體演出,也特別規劃架設網站,進行活動和演出播映。不同於劇場現場即時互動、走位,要如何處理分鏡畫面,以及帶領青少年運用居家環境進行雲端演出,成為排練重點。總編導和設計老師群,透過視訊指導青少年怎麼在自家調燈光、布置舞臺、取景拍攝等。實際操作後,發現不同區域的網路速度,對直播效果影響甚大。最後,《倒彈》演出以預錄展演方式,製作三支不同的影片,透過線上平臺,連續播映了三週。

 

  這是史無前例的青少年口述歷史劇場的雲端創作,也成為很多表藝老師大「疫」所趨下的範本。透過這種方式,擴展了劇場演出的形式與發展,未來值得參考。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影片播映還是缺少了劇場的現場性,還有表演當下與觀眾們產生的共鳴共振。

 

2022年華麗回歸現場

 

  2022年,防疫政策放寬,劇團終於回歸實體排練演出。政府防堵疫情頒定的確診和快篩規定,給劇場界帶來艱鉅的考驗。以往,青少年覺得生死的議題很遙遠,因為世紀大瘟疫的蔓延,引發孩子思索生命和死亡的課題,對於人際關係更珍惜。在《i負一開根號》的演出中,不乏青少年對於生命的探詢,諸如對死亡的看法、回憶跟討論,經歷生離死別,使他們深刻體會與反思。

 

  儘管面臨疫情,青少年扮戲計畫仍見證青少年蛻變,陪伴他們從個人探索到與世共鳴,奔向未來。

 

  

 

責任編輯:薛巧妮、張惠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