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佳媛、張惠鈞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以妖靈鬼怪為名」,探討神靈、妖精、鬼物、怪物等超自然現象中的角色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歷久不衰的影響力。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以妖靈鬼怪為名」研討會】專題講座紀錄
主持人:葛容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討論人:葛容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討論人:賴玉釵(銘傳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發表人:張靜宜(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論文主題:演變中的韓國怪物——「不可殺伊」與「強鐵」
怪物是一種由想像衍生出來的生物,沒有絕對的形式與形象。而韓國怪物從口傳敘事開始,在不斷流傳與傳播的過程中被添加新的元素,成為民間故事,進入民族文化,再經由創作者對相關文獻的比對和解讀,重新轉換並創造新形象,張靜宜對此過程深感興趣。張靜宜以韓民族想像中的怪物「不可殺伊」與「強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探求其由來與背後的意涵。
各種各樣的韓國怪物
韓國有不少關於怪物的紀錄。現代書籍《韓國怪物百科》的作者郭財植,從古代的漢文典籍(十七、十八世紀的筆記小說《於于野談》、《山海經》、《博物誌》、《搜神記》、《鏡花緣》、《太平廣記》、《三才圖會》等),以及韓半島從古代到朝鮮時代的典籍(《高麗史》、《藥師經》、《燕途紀行》)中,蒐集各式各樣的怪物,同時以韓文與漢文標註怪物的名字,清楚註明出處,並請插畫家李康勛繪製怪物可能的模樣。
舉例來說:怪物「倒被蓑衣」出自《於于野談》,長得像穿著顛倒長袍的人,憑藉神奇的力量讓人發燒、死亡;「鹿足夫人」出自廣法寺事蹟碑銘輿地圖書(朝鮮中期),原本是來自佛經的故事,叫作「鹿母蓮花夫人」,在韓國和日本都可見其蹤跡;而「巨蠶」出自《太平廣記》,講的則是新羅一對兄弟鬩牆的故事。
「不可殺伊」的由來
張靜宜首見「不可殺伊」是在韓國景福宮的煙囪飾壁上。「不可殺伊」為象頭獅子身,據導覽資料說明,牠有避防火災、祈福和避邪的功能。而後,張靜宜再次從朝鮮民畫畫冊中見到「不可殺伊」的身影,模樣卻又與景福宮上的不盡相同,引發她濃厚的好奇。
張靜宜說明,「不可殺伊」是韓國古籍中最早記載的怪物,在十四世紀高麗末期出現,至今約六百多年前。當時流行一句諺語:「松都末年的不可殺伊」,形容一個人作惡多端、惡性難改,或是一發不可收拾之事;「松都末年」是王朝瀕臨崩潰的高麗末期,不可殺伊是在混亂之中出現的傳說怪物。
關於不可殺伊的傳說故事有眾多版本,張靜宜選了三種版本介紹。
第一個版本是關於高麗末期的一個國師辛盹,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因為他輔佐國王幫忙對抗蒙古,實行土地改革,還地於民,被民間稱為改革者;但貴族就對他不大友善,稱他是妖僧。後來,漸漸有謠言傳出,說有個吃鐵的怪物,將在國家敗壞時出現,體現了高麗末期佛教墮落、道德淪喪的混亂狀況,也暗示改朝換代的時刻來臨。以上出自十九世紀典籍《松南雜識》。
第二個版本說的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婦人,她用稻草做了一個怪物,這個怪物到處去吃鐵器。
第三個版本是出自於朝鮮時期的筆記小說《雞鴨漫錄》。有個名叫「不可殺伊」的女子,到處搜刮鐵器,丟入河裡。後來,朝鮮王國的開國君主李成桂從河中撈出這些鐵器做成武器,推翻了高麗。
韓國辭典中「不可殺伊」有兩種意思:名詞,海洋生物的海星;民俗語,傳說中能避邪的食鐵怪物。不可殺伊是用任何武器都無法殺死的存在,但在文字間其實隱藏著消滅牠的秘密:韓文中「不」與「火」為同字,所以「不可殺」即「火可殺」。
在其他版本裡,「不可殺伊」是用飯粒捏成的怪物,相傳只要用鐵作為誘餌引誘牠,再趁牠不注意時在其尾巴點火,不可殺伊就會大爆炸,燒成一堆鍋巴。
「不可殺伊」的形象轉變
不可殺伊在十四世紀出現後,沉寂了很久,直到韓國經歷了一九一九年的三一獨立運動後,又重新出現在一九二一年的一部小說《松都末年 不可殺爾傳》(「爾」和「伊」韓文音同),講述高麗末年,李成桂到中原與朱元璋結為親家,回高麗的路上遇到叛軍,此時出現了一隻怪物,吃掉了敵方所有的金屬和兵器,讓他輕鬆地打敗叛軍,擊敗南方的敵人(日本),進入松都,推翻了辛盹的後裔禑王(王禑/辛禑),登上王位,成為朝鮮太祖的開國故事。
《松都末年 不可殺爾傳》是用韓文寫的古典小說,在日帝強佔時期(一九一〇〜一九四五年)出版,說的是朝鮮建國的故事,因此作者的身分隱密,後來經過調查發現,作者似乎很喜歡歷史傳說與佛經故事。《松都末年 不可殺爾傳》初版封面上的「不可殺爾」和雄壯威武可一點都沾不上邊,反而胖得像一頭河馬或豬,張靜宜推測這個形象出自於佛經《舊雜譬喻經》中的「禍母」。
《松都末年 不可殺爾傳》於2018年3月在韓國再版了,再版封面和原版不同,舊版標題,韓文與漢文並列,新版標題僅顯示韓文,此外,狀似河馬的「不可殺爾」,也改成了景福宮飾壁上「避邪的不可殺伊」,由此可明顯看出,韓國將民俗文化財產作為文創產品標誌的推廣手法。
除了小說之外,一九六二年韓國怪獸電影《松都末年的不可殺伊》上映,由不可殺伊的傳說改編,被視為韓國怪獸電影的先鋒。一九八五年,北韓也推出了北韓版的《不可殺伊》:講述十四世紀末年高麗動亂,國王暴虐,命令鐵匠徵用農具鑄成武器,鐵匠不肯,惹得國王大怒,把他關入大牢。鐵匠瀕死之際,用剩下的米粒捏了一個小偶。鐵匠死後,他的女兒把小偶帶回家留念,某日,做針線活時不小心滴了一滴鮮血在小偶身上,小偶因此活了過來,以針、剪刀等金屬物品為食。小偶長大後,幫助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但成為英雄的小偶因食鐵量過大成為隱患,最終鐵匠女兒誘使其與自身同歸於盡。
從電影中可以發現,「不可殺伊」的形象又再次轉變。劇中國王試著把牠抓起來用火烤,卻烤不死,「不可殺伊」從高麗末年「怕火」的形象,演變到「不怕火也烤不死」,最終在鐵匠女兒的犧牲下才真正消失。
一九九〇年代後,民間故事進入當代的圖畫書創作中,出現了許多以「不可殺伊」為主題的繪本。一九九八年由熊津出版社出版的《不可殺伊》繪本中,描述從前有個在家做針線活的老太太,由於天氣很熱,從身上搓下許多汙垢,成團後的汙垢自己吸食地上的斷針,長成很大的怪物,到處撒野。老百姓束手無策,老太太這才出現,拿起扇子擊打並喝斥不可殺伊,牠馬上變回原本的一團汙垢。這個版本的「不可殺伊」充滿幻想的童趣,鼓勵孩子培養想像力,想像自己的「不可殺伊」。
一九九九年路友出版社出版《吃鐵的不可殺伊》,講述有個因戰爭喪夫的婦人,因為寂寞用飯粒做成了一隻小偶,取名為「不可殺伊」,由於婦人厭惡戰爭,也不喜歡鐵,便鼓勵小偶將世上所有的鐵都吃光。後來小偶成了怪物,吃掉了全國的鐵器。國王想逮捕牠卻束手無策,臣子建議:「可以把婦人綁起來,誘拐不可殺伊。」不可殺伊被成功誘拐,但是國王無法用火燒死牠,最終不可殺伊跟著婦人一起消失了。
最初的「不可殺伊」傳說雖有多種版本,但結局幾乎皆為「吞噬所有鐵器後,隨著朝鮮建國而消失」,不排除是高麗末年,朝鮮為準備建國,需安定民心而刻意流傳至民間的故事,經流傳與傳播又衍生出不同變貌。歷經六百年至今,「不可殺伊」在當代的形象已大大轉變,蘊含祈願戰爭消失、世界和平的含意,像《吃鐵的不可殺伊》外型更似民畫裡「神獸」的形象,似牛、龍脊,關節穴道會冒熱氣,身上還有火焰紋樣。
無人知曉真身的「強鐵」
十七世紀,朝鮮流行一句諺語:「強鐵過處,秋亦春」,意思是強鐵經過之處,即使是農作收成的秋天,也會像春荒期一樣慘澹。張靜宜指出,從十七到十八世紀,強鐵的傳說遍布韓國全境,據傳,強鐵經過之處將使草木莊稼被燒毀,引起極端氣候造成農損。
「強鐵」是個怪物,但關於牠實際的模樣則眾說紛紜。一六一四年《芝峯類說》的作者李睟光推測,強鐵和中國古典小說《山海經》裡與牛相似的怪物「蜚」相同;漢詩詩人金履萬推測,牠與中國古典似鱷魚的「蟂」相似;《鶴山閑言》的作者辛敦復則推測,牠與中國古典類牛的「旱魃」相似;李德懋的《盎葉記》則將其比擬為類似古代的「犼」。
由於「強鐵」的神祕性,畫家們紛紛為其設計了不同的形象。圖像創作中,牠最常以「惡龍」或「龍與馬的合體」面貌出現,而《韓國怪物百科》的作者郭財植,出版了一本《朝鮮怪物地誌》,在書中根據《盎葉記》的描述,為強鐵創造出一個集「龍和牛」特徵於一身的新模樣。
最後,張靜宜總結,「不可殺伊」出現於十四世紀,「強鐵」出現於十七世紀,牠們的由來與形象演變與當時的歷史及社會因素密不可分,留下代表不同時代面貌的故事。雖然沒有固定的形象,但這些超現實的妖靈鬼怪,經由口傳、文字到化為圖像的過程中,不斷經歷轉化又重新誕生。只要有人持續創作與研究,牠們將永遠鮮明地活在韓國怪物的傳說之中。
責任編輯:張惠鈞、薛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