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張安琪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以妖靈鬼怪為名」,探討神靈、妖精、鬼物、怪物等超自然現象中的角色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歷久不衰的影響力。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以妖靈鬼怪為名」研討會】專題講座紀錄


 

主持人: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討論人:周惠玲(遠流出版公司編輯本部編輯總監)
發表人: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論文主題:〈啟動娛樂與療癒的雙重機制——《神奇柑仔店》系列風行現象考〉


  日本作家廣嶋玲子所寫的《神奇柑仔店》系列兒童小說(ふしぎ駄菓子屋 銭天堂),在日本和臺灣兩地不僅締造驚人的銷售成績,在孩子們的口耳相傳間也累積了極高人氣。《神奇柑仔店》以銳不可擋之姿襲來,一舉進入臺灣孩子們的視野,廣嶋玲子亦成為臺灣童書界中少數「橫跨文化鴻溝」並引發「現象級熱潮」的海外作家之一。

 

  日本從2017年開始在線上舉辦「由小學生來挑選!『兒童書』的總選舉」活動(小学生がえらぶ! “こどもの本ほん”総選挙),鼓勵小學生坦率地為「自己喜歡、有興趣的書」投下神聖的一票。家長或老師等成人「為孩子精挑細選」的「優良讀物」不一定入得了孩子的眼,在這場兒童書的選舉中,只有小學生才有投票權(小學生以上不得投票)。由兒童讀者親自挑選喜歡的書籍,不只呈現兒童喜好的書籍類型,也讓成人更加理解兒童對閱讀的需求,同時傳達兒童擁有「閱讀自主權」的理念,為童書產業帶來新的視點和刺激。

 

  「由小學生來挑選!『兒童書』的總選舉」從2017年開辦至2022年,已邁入第四屆,其中廣嶋玲子的《神奇柑仔店》系列大有斬獲,年年入榜。從第一屆的第9名、第二屆的第4名到第三屆勇奪冠軍寶座,展現了《神奇柑仔店》受到日本小學生的高度喜愛。不過,《神奇柑仔店》被引進臺灣後,作為一套「翻譯作品」,同樣受到臺灣小學生的熱烈歡迎,一再登上各大販書通路的年度銷售榜,在臺灣的童書市場中實屬罕見。

 

  游珮芸認為,《神奇柑仔店》的故事內容確實有趣,但是「翻譯作品」能在臺灣兒童之間掀起如此強大的風潮,背後亦有許多值得深入探究之處。

 

  針對此一現象,討論人周惠玲率先提問:「翻譯過程中,時常遇到不同文化的詞彙難以在母語中找到相對應詞彙的狀況,例如《神奇柑仔店》中的『柑仔店』,實為日本的『駄菓子屋』,兩者之間仍有不同。」游珮芸則回應:「日文的『駄菓子屋』確實不能和臺灣的『柑仔店』劃上等號,不過因為涉及文化上的根本差異,同時需要考量臺灣讀者對『駄菓子屋』的認知程度,實在很難精準翻譯。儘管意義上仍有出入,但『柑仔店』或許已是最貼近原文也能為讀者所接受的詞彙」。

 

  接著,游珮芸從《神奇柑仔店》在臺灣出版界以「兒童版的解憂雜貨店」為宣傳標語的面向切入。出版社的行銷方針,相當程度反映出臺灣家長為孩子選書時內心潛藏的焦慮和期待――他們一方面希望孩子能透過閱讀獲得娛樂和療癒,一方面又希望能夠賦予閱讀更多一層的「教育」意義。出版社在文宣中先是主打為孩子打造「解憂舒壓的出口」,同時不忘強調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同理每個人的煩惱與壓力」、「想像與創作力」的能力。相較於日本原版的文宣使用「玩弄人心」等詞彙,強調「故事本身的風格及特色」,臺灣的文宣更加注重「大人世界與小孩之間的相互牽連」。

 

  童書市場競爭激烈,臺灣的出版社為了讓自家作品在茫茫書海中脫穎而出,故投「家長」所好,將教育目的與近年流行的解憂療癒風格結合,作為行銷重點,就結果來看,也的確達其成效。但是對於兒童來說,閱讀的意義何在?閱讀一定得具有教育性嗎?不能漫無目的地享受閱讀的樂趣,或是單純欣賞書籍本身的裝幀與美學嗎?反觀日本舉辦的「由小學生來挑選!『兒童書』的總選舉」,讓孩子能夠自由挑選喜愛的書籍,真正以「兒童――主要讀者」的視角來看待兒童讀物,賦予孩子主動權與選擇權,為自己的閱讀發聲。

 

  發表最後,針對《神奇柑仔店》在臺灣大受歡迎的現象,游珮芸特別指出暢銷書作者及其作品「贏者全拿」的效應,造成市場上單一類型的作品過多,可能排擠其他類型作品的出版空間,值得研究者、出版界和閱讀推廣者關注。此外,即使廣嶋玲子的敘事手法再高明,在翻譯過程中,仍不免有一些文化符碼因不可翻譯而喪失。她衷心期待,臺灣未來有更多不輸廣嶋玲子《神奇柑仔店》的本土創作者和作品出現。

 

 

 

責任編輯:張惠鈞、薛巧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