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李國溢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以妖靈鬼怪為名」,探討神靈、妖精、鬼物、怪物等超自然現象中的角色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歷久不衰的影響力。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以妖靈鬼怪為名」研討會】專題講座紀錄


 

主持人:王友輝(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主講人:宋文里(清華大學榮退教授、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講題:〈是仙?是鬼?──來者是何方神聖?〉


  「到底是仙?還是鬼?」宋文里從歷史人物神格化的歷史脈絡開始,定義什麼是宗教文本與解釋選題原因,並藉由累積多年的「宗教研究」的行動研究結果,從「找鬼行動」與「看仙行動」的觀點,帶領聽者來探究碟仙與一貫道借竅的課題。


  碟仙的行動研究始於「心理學概論」課堂上學生的提問。宋文里透過工作坊帶領學生運用實證研究法實際進行碟仙行動的研究,蒐集學生以分組方式進行碟仙行動的紀錄與個人心得,並從這些文本中產生研究的基礎。秉持著「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的精神,宋文里從碟仙找鬼的行動產生了辯證性的層層對論研究,並從另一種觀點來觀看碟仙行動的儀式。


  從碟仙中找鬼,再從仙佛降壇看仙,宋文里接著以實際前往一貫道道場田野調查的文化體驗中,觀察到天材、地材的組織分工。藉由這樣的仙佛降壇的「看仙行動」,以人來代替神靈說話訓語,與地材的訓文紀錄,產生了很多的聖訓,產生辯證性討論的可能。


  借竅儀式雖能產生聖訓,但從實際考證的過程卻看出了其中幽微的負顯化的問題。聖訓有經過人為的批訓,另考證一貫道經典書籍以「列聖齊釋」之名的《證釋本》指出了相同問題,教義的產生來自於降壇訓詞,而批示必須藉由借竅儀式,再由「孚聖」(一貫道宗主)批訓,皆有人凌駕於仙佛之上的矛盾;而分析聖訓或經典中的艱闢用字,不但有大量人為修改痕跡,也讓人產生似懂非懂的矛盾。正是宋文里質疑這些矛盾,因此產生了研究的可能。


  無論是實證性地從碟仙行動中找鬼,或是田野式地實際從神佛降壇的借竅儀式觀看神鬼,在研究上都提醒我們:辯證的提問和實證的行動,總是研究可能的方法。

 

 

責任編輯:薛巧妮、張惠鈞、曾邢家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