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導讀>正言若反的趣味 無所不包的慈愛

ImgDesc
一種語意邏輯上的矛盾衝突,讓我們跳脫語言的範疇,去思考背後的深層意涵
 
文: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圖:《不偷懶小學2:不可能奇蹟》,小天下出版。
 
 
  繼《不偷懶小學1:不摸魚老師》後,哲璋又再玩一次他的招牌文字積木與命名遊戲,幫第一集中不爸爸的孩子們:「不怕苦」、「不怕難」、「不記得」、「不聽話」、「不簡單」、「不開心」、「不知道」、「不是我」、「不小心」、「不一樣」,再創造出一些兄弟與家犬:「不放棄」、「不要命」、「不認錯」、「不可能」、「不咬人」的生命故事,他們人如其名,各有先天的堅持與限制,卻將自身特質發揮到極致,以傻勁與機智,成為「不家村」的英雄們。這一家子,真是「不」可思議啊!
 
  知名作家張曉風曾說:「每個人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短的祈禱詞。」是啊,名字是父母對孩子最虔誠的祈福,他們或者透過算命師的協助,或者自行絞盡腦汁的尋找最期望的特質,凝聚在一、兩個字上,寄託著對孩子一生的祝福,是世界上最美最精簡的詩句與祈禱詞。但是,「不家村」的「不爸爸」和「不媽媽」卻約定好,孩子出生的那刻,「不一定」爸爸脫口而出的話,就成為孩子的名字,這樣,就產生了許多無法預料的名字,而這些看來並不「祈福納祥」的名字都彷彿有魔法,每個孩子都完全以名字的意涵作為行事待人的堅持,但他們姓「不」耶,這下「不」是麻煩大了?
 
    但哲璋卻玩起道家的「正言若反」的哲學,老子喜歡以一種看似否定的描述方式來肯定某種價值,例如「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美不言」、「大音希聲」等,以一種語意邏輯上的矛盾衝突,讓我們跳脫語言的範疇,去思考背後的深層意涵。於是,哲璋書中的角色們,如「不要命」救了很多人的命,「不咬人」會因保護家人而咬壞人,「不可能」反而創造了無所不能的奇蹟,救了整個「不家村」!讓小讀者們在熱鬧逗趣的情節推展中,隱約地感受到了這個世界上,常常存在著相反相成、物極必反的力量。
 
  而書中「不」家父母,不論孩子們的特質如何?或在校的表現優劣與否,皆一視同仁的接納、疼愛與信任,展現一種無條件的愛。不論我們做了什麼,或是否犯錯,生命的存在就被祝福與包容,是每個人心中最深的渴望。哲璋的作品一向受到小讀者的喜愛,或許,正是因為他在誇張嬉鬧的角色塑造與情節安排下,包裝著一份真純動人的生命禮物吧!
 
 
原文刊載於小天下網站「不偷懶小學2  不可能奇蹟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