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科幻參與全球—初探挪威兒童科幻新作《解碼男孩》的取徑
撰文
葛容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葛容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如今,臺灣童書市場除日系、英語系及西歐作品外,日漸增多其他國家、文化所生產之兒童文學,這是可喜現象。但普遍看來,讀者對於北歐兒童文學的認識恐怕仍很貧乏,學界的研討也少 ,不是停滯在北歐神話、傳奇與童話,就是止步於已成經典的作品,諸如芬蘭朵貝‧楊笙的「姆米谷」和瑞典阿思緹‧林格倫的「長襪皮皮」,丹麥部分則恐停留在安徒生童話的印象。
北歐兒童文學的當代性值得重視。挪威導演兼電影劇作家巴比‧皮爾斯創作出他的第一部兒童小說《解碼男孩──神奇的密碼球》,為「解碼男孩」兒童科幻系列的首部曲。皮爾斯能擇以「兒童科幻」,而非神話、傳說或童話般的奇幻故事,將挪威兒童文學當代發展的潛力面向推上國際舞台,實屬難得。「解碼男孩」系列參與了全球對於科技社會發展的關注,以及對於科幻文學想像的當代性,這份當代性包含了兒童與科學知識及科技實踐間的關係。而「人類進化研究所」裡那些理當服務人類的機器人,其意識主見和情緒反應令人拍案叫絕!真空吸塵器想要趕去電視間看正在播放的《魔鬼終結者》、會說話的房門宣稱「我可是有遠大抱負的」……,這些令人類幾乎束手無策、只能對其咬牙切齒的機器人想像,恐怕連曾經訂下「好機器人」三大鐵律的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都會感到趣味橫生。
現實生活裡,有些孩子對於魔術方塊的把玩力與破解力更勝於成人,遑論他們在網遊與桌遊中所展現的闖關態度及破解遊戲密碼的能力;此外,尚有「兒童偵探」或「兒童福爾摩斯」的元素在其中。這些都說明「解碼」早不再是僅由成人所把持的權力知識。皮爾斯將12歲主人翁威廉‧溫登設計成一個解碼天才兒童,且讓他在首部曲中顯現讓同儕望塵莫及,更惹得成人驚豔甚至垂涎的天賦能力。但威廉並不只是具有駭世驚俗的「破解力」,他還秉持勇敢積極的闖關態度,歷經從「解碼」、「解謎」到「解密」之旅。解碼天才或許沒有解不開的密碼筒或密碼球,但天才兒童也會和其他兒童一樣,遭逢比密碼挑戰與闖關更難破解的人生謎密。
對於威廉來說,破解密碼筒及密碼球級數的挑戰皆非難事,讓他陷入困境與險境的是關於親人(爺爺)與他自身命運相關的謎題。威廉發現自己竟然才是被追殺的對象!某種程度而言,小說彷彿藉由威廉的際遇不斷追問:何處得以讓天才兒童安身?天才兒童能夠信任誰?成人想從天才兒童身上獲得什麼?天才兒童又該如何與其他(天才)兒童相處?作者也沒有忘記關照兒童的心理感受,還有親人與同儕對於兒童的重要性,甚至細膩的描繪每回天賦作用時,威廉的生理反應——沒錯,天賦不只是頭腦的事,當天賦作用時,身體與心靈也會為之震動,伴隨而來的將會是更多的「謎茫」:我是誰?我是個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因為一場車禍,威廉這位天才兒童的體內被爺爺植入了極為古老且稀罕珍貴的金屬「鎏銳錪」,一種「高智慧的金屬。換句話說,也就是一種會自己思考的金屬」。威廉體內含有高達百分之四十九的鎏銳錪,他會因此發生什麼樣的自我變化?他與鎏銳錪的結合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與能量?這真是皮爾斯留給讀者對於續集發展的絕佳誘餌。
此外,收錄在巴比‧皮爾斯作家官網上,由《挪威日報》所發表的簡短書評特別引我關注。該評論讚譽「解碼男孩」威廉‧溫登為「具有國際規模的挪威幻想文學英雄角色」,並宣稱,「如果說挪威的童書世界還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部國際暢銷書」;根據這則評論,本書正是這樣的作品,且有成為「新《波西傑克森》」之勢。
不論是「新《波西傑克森》」或被他國媒評譽作「少年版的《達文西密碼》」,我想,都沒有比讀者親自體驗這套想被世界看見的挪威兒童科幻作品,來得更為切實與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