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學術}學術與實踐的多元對話」研討會主題論文>胡致莉:親子共聽兒童故事Podcast可能產生的進一步對話——以《欖仁媽媽說故事》節目為例
文:楊先婕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學術與實踐的多元對話」。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學術與實踐的多元對話」研討會】專題講座紀錄
主持人:葛容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討論人:王友輝(前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發表人:胡致莉(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2020年,胡致莉推出了以原創故事為主的Podcast節目《欖仁媽媽說故事》,並定位親子家庭為主要收聽對象。她透過自身的經驗與觀察,分享如何利用新媒體平台、網路社群和原創故事的特性,促使創作者與聽眾有更多交流,擴大彼此共創節目內容的可能性,並且以非傳統的形式加入兒童故事產業。2023年夏季,更進一步舉辦了實體工作坊,直接與節目聽眾面對面,驗證節目後續在親子之間帶來的互動,並深入推廣創作者的文化教育理念。透過Podcast的製播和相關活動,胡致莉展示了產業、創作者、聽眾、兒童、家長、家庭之間可能產生的多向度對話。
首先,胡致莉闡述「對話」的定義,她認為「對話」不限形式、時間、空間,既可實體也可虛擬,對象的數量包含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對話形式包含互動、反映、詢問、創作等等,且在研究的過程發現,對話的角色包含親子但不限於親子,可以更有渲染性,因此各種角色間的對話,都會是胡致莉想討論的範圍,她將分為五大主題討論:
-
運用新媒體實現兒少文學創作的多樣性
-
創作者搭配社群互動,延伸與聽眾的共創性
-
實踐至實體課程與親子共創工作坊之教育應用
-
如何設計誘發親子之間產生對話的內容
-
親子之間實際上的對話
運用新媒體實現兒少文學創作多樣性:創作者與產業的對話
胡致莉表示,當創作者希望讀者現身、或形成個人品牌的消費市場時,除了傳統的被動投稿到期刊、雜誌、文學獎,利用新媒體主動發表,已經成為了新的可能。同樣一篇稿子,可以直接以文字的形式放到部落格,也可以錄音製作成Podcast,還可以拍攝成影片上傳。
以創作兒童故事為例,製作成以聲音為主的Podcast是實踐上相對容易、成本低、CP值高的方式。由於兒童喜愛聽故事的天性,市場對兒童故事的需求其實是剛需。在兒童有大量聽故事需求的情況下,並不會侷限聽單一創作者的作品,創作者之間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而平台演算法的紅利,讓新節目更容易被推廣並吸引關注;加上聽覺型媒體相比於視覺型媒體,通常調性更為輕鬆、專注度要求較低,時常被當成背景同時進行其他事情,容易令聽眾被動地出讓時間。因此,相當鼓勵有志於兒童故事創作的夥伴加入Podcast領域。
兒童故事Podcast的新進創作者,基於平台演算紅利,以及兒童聽故事剛需的總和,可以快速觸及到大量聽眾、其他優質創作者、以及各式業主(例如出版社),透過閱聽人建立供需生態,進而加入到「兒童故事」產業中,創造新的產業文化,並可能因此延伸出合作機會,讓所創作的聽覺作品轉化成多元的形式,例如出版成繪本。
原創故事搭配網路社群開啟共創性:創作者與聽眾的對話
目前排行榜前幾名的兒童故事Podcast,多數是與出版社合作的繪本改編故事,也有結合語言教育的中英、台語、成語故事,還有進行知識教育的科普或新聞故事,以及兒童劇團所製作的廣播劇。而胡致莉的Podcast節目《欖仁媽媽說故事》,以原創故事做為特色,在一眾兒童故事Podcast中屬於少數。
胡致莉分析,非原創故事文本走向相對明確,而原創故事由於沒有現成文本,需要無中生有,起跑點相對落後很多,不過也因此情節和結局的走向彈性度高,也更容易與時事聯動,使聽眾產生共鳴。透過原創故事搭配網路社群,創作者和聽眾的互動更為開放多元,可以決定是否要賦予聽眾共創的權利。創作者可以即時收到聽眾回饋,馬上調整故事,往觀眾想要的方向移動,甚至讓聽眾去主宰故事走向,而且不一定要做結尾,如果尚無想法便可以讓故事停在未完待續的狀態,或是保持開放的結局,待聽眾回饋後繼續共創。另外,聽眾也可以進行各種形式的投稿來參與創作,像是文字、圖片、語音等,創作者可以將投稿的圖畫當成某集的封面視覺,聽眾的聲音也可以加入錄音內容。
設計節目內容誘發實體交流:親子之間的對話
能夠讓親子之間產生對話,是胡致莉所期待的。而胡致莉在每一集的Padcast錄製中,也都會安排自己的小孩演出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而故事節目的受眾包含了家長和兒童,為了同時滿足兩者的需求,製造共聽情境,胡致莉結合了純故事和議題故事,既讓家長感受到故事的教育性,同時也給予兒童純粹聽故事的樂趣。
節目中還設有「妞妞姐姐信箱」單元,鼓勵兒童投稿不好意思訴說的心事,並會將這些心事轉化成故事播出。如此一來,兒童就可以透過節目創造的機會,邀請家長一起收聽,藉此傳達自己的心聲。藉由這個單元,胡致莉企圖實驗反向的路徑,打破傳統家長對兒童單向主導的模式,並使聽故事的功能不僅是填補育兒時間,而是開啟親子對話的可能。後續,也實際有家長因此被兒童邀請收聽節目,而來信回饋。
舉辦實體工作坊實踐:社群之間的對話
由於很想知道自己的聽眾樣貌,也希望驗證節目聽眾親子之間的對話,胡致莉便在2023年暑假於臺北的臺灣文學基地,舉辦了為期六天的實體工作坊「親子言究社——SDGs永續工作坊」,並特別設置了報名門檻,有一定的報名費,而且需要一大一小共同出席,期待報名來賓都是認同節目理念以及真心想要參與活動,而非網紅見面會。
工作坊以節目中最有人氣的五個故事做為主題,分別探討了「生命與死亡」、「多元文化接納」、「貧富資源與生態」、「情緒辨識與網路社群」和「性教育與性別意識」。活動流程則從「自我介紹」和「場地導覽」開始,然後進入「Live Podcast演出」、「展覽觀賞」、「主題活動」,最後一起完成「Podcast共創錄製」,並會將當天錄製的素材應用於之後的節目內容中。
活動取向以進行文化討論為主,故事創作為輔,重視創作者與聽眾之間、不同家庭之間、家庭親子之間更深入的交流和對話,並且從前置作業開始,便蒐集報名來賓的資料,創造活動現場更為客製化、有共鳴感的交流體驗。
責任編輯:Sue、羅以樂、周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