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以妖靈鬼怪為名」研討會主題論文>蕭伊琳 : 論史蒂芬.金小說中的恐懼與童年創傷


 

文:陳忻平整理報導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以妖靈鬼怪為名」,探討神靈、妖精、鬼物、怪物等超自然現象中的角色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歷久不衰的影響力。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以妖靈鬼怪為名」研討會】主題論文紀錄

 

 

 


 

 

主持人:王友輝(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討論人:曾瑞華(臺東大學英美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蕭伊琳(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主題:〈論史蒂芬.金小說中的恐懼與童年創傷〉

 

  蕭伊琳以史蒂芬.金的《魔女嘉莉》和《牠》兩部作品,述說恐怖文學對於人、兒童以及青少年的影響和關聯性,開啟恐怖文學的相關反思。她在讀《魔女嘉莉》和《牠》時,除了感受不同的閱讀體驗,還意外發現了這兩部作品居然展現出恐怖文學與兒童文學研究的相連結之處──恐懼與童年創傷,而這也正好是兒童文學界中所缺少的面向,即,從恐怖文學來看兒少經驗。

 

  蕭伊琳觀察到近幾年坊間出版的書籍中,療癒創傷和童年創傷這類主題越來越多,即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牽繫著讀者的情緒感知;再者,文學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和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那麼,恐怖文學呢?恐怖文學可以探討這類議題嗎?蕭伊琳欲探索這兩部作品中的議題和文學性,並嘗試挑戰人類對恐懼心理與恐怖小說的既定認知,更為恐怖文學與兒童文學研究開啟更多的可能性。

 

  蕭伊琳在論文中提出三個主要問題:一、史蒂芬.金如何巧妙結合創傷的恐懼和恐怖文學的書寫,達成雙重恐懼的效果?二、活在創傷童年的兒少,驅使他們選擇迴避恐懼和面對恐懼的因素是什麼?當代兒少對此會有什麼轉變嗎?三、在遭遇創傷的兒少成長歷程中,周遭的成人和同儕扮演什麼角色?史蒂芬.金的安排和書寫,讓我們有什麼樣的反思?

 

  藉由上述梳理,回歸根本,蕭伊琳欲探討恐怖小說的價值是什麼。有些評論者認為恐怖小說之所以得到讀者青睞,是因為運用了很多非現實的恐怖元素和虛構的故事,藉此達成消費者娛樂消遣的效果。相較於主流的「嚴肅」文學,恐怖小說比較低俗,不需被重視,所以,恐怖文學的價值今日依然備受爭議,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恐怖小說不值得閱讀嗎?青少年的閱讀與接收,應該成為恐怖文學的價值之一。

 

  蕭伊琳爬梳相關文獻並且進一步整理、闡釋恐怖小說的獨有特徵,探究其文學性,其中,她發現史蒂芬.金《魔女嘉莉》和《牠》兩部作品極具共同特色,即,把「空間和對象陰森化」及「逼真」兩種獨有特徵,發揮得淋漓盡致,成功地將恐怖氛圍日常化!然,除了敘事語法,蕭伊琳補充,若在美學上達成恐怖效果,也是促使故事內容籠罩層層神秘、恐怖氛圍的絕佳途徑!為此,蕭伊琳更提及佛洛伊德的研究——覺得「既陌生又熟悉」的毛骨悚然感,加以論證史蒂芬.金式的恐怖是——「既熟悉又神秘到不可思議」──「詭異」、「神祕又令人恐怖」的綜合感知之引發!

 

  另外,蕭伊琳也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兩部作品,談及——兒少童年逆境如何產生?成人、同儕的作為或不作為致使兒少在童年時期產生的創傷,將會對兒少鑄成多大影響?甚至,若人類不重視童年創傷,其背後隱藏的兒少觀又會是什麼?其實,童年逆境不只造成心理層面的影響,也會影響兒少的生理反應,包括:影響大腦處理情緒的功能,因此兒少若長期活在家暴、忽視等等環境,不僅使得兒少外在行為容易反應過度,同時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導致之後在人際相處上產生疏離及不信任感,影響兒少日後人格的養成與建立。到此,我們還能對此議題採漠視或消極的態度嗎?

 

  最後,透過探究《魔女嘉莉》和《牠》這兩部恐怖小說,蕭伊琳更是想帶領我們試著跳脫兒少與成人間兩極化的關係,以互相理解取代彼此責怪的角度,同時,也希冀人們看到孩子的能動性!

 

 

責任編輯 : 曾邢家儀、薛巧妮、張惠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