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張靜宜
圖:由本文作者提供,出自《馴鷹人》,Safari出版。

 

圖1:《馴鷹人》(매 나간다),李勝(이승)文,高冠三(고광삼)圖,Safari出版社,2009。

圖1:《馴鷹人》(매 나간다),李勝(이승)文,高冠三(고광삼)圖,Safari出版社,2009。

 

  以老鷹協助打獵是一門傳統的冬季狩獵方法,源自於高麗時代的馴鷹術,現已被韓國視為一項「瀕臨失傳的技藝」和特殊專長。馴鷹文化仍然存在於世界各地的生活裡,不過現在馴鷹不以狩獵為目的,有些國家的馴鷹師被請到農場去協助抓老鼠趕野鳥,減少穀物損失,或到機場去以猛禽驅趕小鳥,保護飛行安全。很多工作由動物代勞,的確事半功倍,如果動物的「專長」恰好,又是人類的能力所不及的,就更完美了,由馴鷹師培訓出的猛禽在漁獵時代是人類的好幫手。馴鷹這門行業的養成有什麼特別的技術?馴鷹技術在韓國的生活文化裡留下什麼痕跡?

 

  《馴鷹人》(暫譯)由,李勝(이승音譯)撰寫,高冠三(고광삼音譯)繪圖。這本書主要講述一個男孩從他的祖父那兒學習了馴鷹術的故事。馴鷹,即是從野外捕抓幼齡的獵鷹,加以訓練,作為狩獵的幫手。整個訓練過程大約分為捕鷹(或稱為打鷹)、馴鷹和放鷹。

 

  故事一開始,先以一段倒敘起頭:爺孫倆上山放飛一隻已為人類工作一段時間的獵鷹,讓牠回歸山林。接著,爺爺帶著男孩去尋找新的獵鷹,透過爺爺的經驗之談,告訴他如何挑選老鷹的品種、該選多大年齡的老鷹等相關的馴鷹知識,爺孫倆按部就班的架網、放活餌誘捕,並幸運捕獲了一隻幼鷹。

 

  如果捕獲的是亞成鳥或大型成鳥,訓練上比較困難,因為成鳥通常已擅長狩獵,花了時間訓練之後,一到野外,容易發生一去不回的狀況。離巢不久的幼鷹被馴鷹人視為最上乘的品種,牠們多半已熟悉自然環境,但狩獵技巧未臻成熟,「儒鳥可教也」,只要馴鷹人加以訓練通常都可以成為優秀的獵鷹。

 

  馴鷹的第一步,就是要耐心和獵鷹建立情感。要讓獵鷹發揮野性,又信任主人,如此一來出任務時,獵鷹才會忠於主人,帶著獵物返回飼主身邊,當然,能否成功培訓出優秀的狩獵搭檔,考驗著馴鷹人的技術 。 男孩從幼鷹捕回後即接手照料,之後,整個訓練的過程也交由他來執行。幼鷹從一開始的不理不睬,到後來聽到男孩的餵食哨音會前來進食,或振翅而去,他們建立了默契。於是,他和爺爺再進一步為獵鷹繫上「訓練繩」,帶到戶外加強飛行距離的訓練。

 

  韓國的馴鷹文化歷史悠久,受元朝影響,從高麗時期開始有了「鷹坊」的官廳設置,專門管理獵鷹的繁殖和狩獵事宜。本書所描述的「鷹」(매)這個字的詞源即來自蒙古語。韓國「馴鷹文化」於2010年獲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錄,以「馴鷹文化」申遺同時入列的國家尚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比利時、捷克、法國、摩洛哥、卡達、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和蒙古等。這是首次,並列申遺名錄國家最多的項目。長長的一串名單裡橫跨歐亞,可見馴鷹這門技術已在不同的文化裡紮根。

 

  韓國當地的放鷹(帶著猛禽去狩獵)季節為白露到冬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令人期待的放鷹時刻來了。小男孩很興奮地在老鷹的尾巴繫上掛著鷹鈴(鈴鐺),和寫著姓名、住址的「名牌」,那張以打薄的牛骨片和白天鵝翎毛作成的美麗牌子,就是獵鷹的身分證(圖2)。一但獵鷹迷途被拾獲,主人就可以「憑證」領回失物。男孩帶著完成訓練的獵鷹去驗收成果,獵鷹振翅飛去,清脆的響鈴擾動草叢林的野雞,野雞騰飛⋯⋯他的獵鷹是否順利的完成任務?那塊「鷹牌」是否派上用場?

 

圖2:以打薄的牛骨片和白天鵝翎毛作成的美麗牌子,就是獵鷹的身分證。

圖2:以打薄的牛骨片和白天鵝翎毛作成的美麗牌子,就是獵鷹的身分證。

 

  在重視匠人傳統的高麗時期,馴鷹術可說是一門專業的技術。因此出現眾多馴鷹的術語,書裡對這些名詞,一一做了說明。有些詞彙現代人可能都不明白它的意思了,但是從文化歷史的源流中總能探尋到它的脈絡和趣味。韓國的詞彙裡仍有不少源自獵鷹的痕跡,如「目光兇狠눈매가  매섭다」、「寒風冷冽바람이  매섭다」在名詞之後加上形容詞「像鷹一樣可怕매섭다」表示其兇狠或寒冷的強度不在話下,這些詞都是出自馴鷹文化的影響。

 

  教導、傳承民族文化裡的語源,也是此套「百工系列」圖畫書的用意之一。 例如,故事裡男孩擔心地問爺爺:「如果撿到老鷹的人,把牌子扯掉了,怎麼辦?」可想而知這是件非常可能發生的事。「把鷹牌摘掉시치미를 떼다」,就是韓語慣用語裡的「裝蒜、明知故犯」之意。因為「撿到有主人的獵鷹,還故意把牌子扯掉,當做無主獵鷹,據為己有」這不就是裝聾作啞、明知故犯嗎? 


 


1.韓國獵鷹保護協會   https://kfa.ne.kr:44302/board.php?db=freeboard&uid=14&no=265&c=view&page=28&sch_sel1=&sch_sel2=&sch_sel3=&sch_value=

2.文化遺產專欄 http://www.k-heritage.tv/brd/board/256/L/CATEGORY/614/menu/253?brdCodeField=CATEGORY&brdCodeValue=614&bbIdx=4287&brdType=R&tab=

3.〈裝蒜,放鴿子…「獵鷹」的故事〉 https://mobile.newsis.com/view.html?ar_id=NISX20180316_0000254155

 

責任編輯:王予彤、李季芳、黃懿蓉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