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張靜宜
圖:由本文作者提供,圖出自《雪人》,青鳥,2008.07
 

圖1
圖1:《雪人》(눈사람),宋昌一(송창일) 文,李承垠(이승은)、許憲善(허헌선) 工藝製作,李相赫(이상혁) 攝影,青鳥,2008.07

 

 

  宋昌一的短篇童話《雪人》是韓國現代兒童文學代表作之一,1938年發表於《朝鮮日報》。擔任教職的宋昌一,是一位活躍於1930年代的童詩、童話作家,1938年在平壤出版了童話集《麻雀學校》。解放後(1945)因南北韓長久對立,宋昌一的文學動向一如所有「在北」文學家一樣,音訊杳如。韓國讀者對於他的認識僅止於日本殖民時期(1910-1945)所留下的少數作品,《雪人》即是其中一篇,這則童話描述:

 

  雪霽天晴,哥哥和弟弟跑到院子裡堆起雪人(圖2)。兄弟倆四下忙著找材料製作雪人的五官,他們用木炭幫雪人裝上眼睛和嘴巴,放上樹枝當鼻子,雪人還缺耳朵,該用什麼做耳朵才好?哥哥回到房間翻出自己收藏的貝殼給雪人當耳朵。(圖3)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暗,寒風呼呼地吹,哥哥催促弟弟進屋子,弟弟擔心沒有穿衣服的雪人如果凍死怎麼辦?哥哥說明雪人和人不一樣,不能進到溫暖的房裡,說完逕自跑回屋子裡,弟弟還是怕雪人凍著了,憐惜地取下自己的圍巾,繞在雪人脖子上。

 

  直到夜深了,弟弟仍憂心孤孤零零待在戶外的雪人,夜半時分,忍不住獨自起牀看看窗外的雪人是否平安。

 

圖2

圖2:降雪停了,哥哥和弟弟跑到院子裡堆起雪人。

 

圖3

圖3:哥哥拿了自己收藏的貝殼給雪人當耳朵。


 

   2008年人型偶工藝家李承垠、許憲善以宋昌一的《雪人》爲基礎,立體布偶為媒材,重現了這則30年代創作的童話。李承垠、許憲善大學時期學習美術、結婚後一起從事人偶工藝品的創作。1980年代,韓國原創圖畫書尚未誕生時,出版社著力開發以韓國風俗為主題的百科全書,當時因為插畫人才不足,出版社對於圖片的處理主要以實地攝影為主,其次就是以人偶佈置情境,進行拍攝,李承垠、許憲善參與了《兒童村》百科全書主要的人偶製作。

 

  製作完出版社合作的案子後,夫妻倆持續進行韓國的風土與習俗創作。除了1980年代曾獲邀到美國展覽外,1996年開始更舉辦了「媽媽小時候……」系列人偶個展,原本僅規劃幾場展覽就結束,沒想到佳評如潮,觀賞者對於以人偶表現的韓國艱困時期的童年生活,深感潤人心扉、回味無窮。應民眾熱烈要求延長了展期,後來更意外地發展為全國巡迴展。從80年代開始製作人偶,李承垠與許憲善即盼望有一日能將布偶做成故事書,《雪人》即是他們實現願望的第一部作品。 

 

  在兩年多的工作時間裡,李承垠製作人偶,許憲善負責蓋房子和製作日常生活用品。李承垠製作的人偶從偶胚的姿體動作到服裝的質感都可窺見其細緻。書中的人物膚色為健康的麥芽色,即使膚色較深,但是栩栩如生的「蘋果臉頰」,透露出寒冷的氣溫與孩子興奮的心情。如此生動的肢體動作無處不在,例如兄弟倆堆雪人的過程中,心急得到處奔波尋找配件的表情;又如天黑了,弟弟為了沒穿衣服的雪人憂心,遲遲不進屋子裡的不捨模樣,就連夜半起來偷看雪人的眼神都讓人覺得無比暖心。

 

  許憲善設計的迷你模型屋裡,呈現出現在難得一見的韓國傳統民宅。茅草屋頂上的冰柱、乾燥的麴醬餅、蘿蔔葉、廊台下的柴薪、廚房用具、院子裡的醬缸、被雪覆蓋的樹枝等等,一個個精心製作的道具,細膩地傳達了韓國往日的生活風景。

 

  製作布偶書是李承垠的夢想,夢想終於實現了,高興之餘更加謹慎地揣摩人物的心意,雖然李承垠製作人偶的技術已非常純熟,然而她深知人偶要表達的不只是肖似,如何傳遞出故事人物的情感更重要,如同《雪人》裡的弟弟一樣,李承垠童年時,也曾經將捨不得分開的小雪人放在室內的桌上,因此把書本搞得濕答答。前述童年時「珍愛雪人」的經驗,讓她在縫製人偶時,特別能感受到主角呵護雪人的純真赤子心。

 

  李承垠、許憲善以布偶重現的昔日童話《雪人》展現了真摯美麗的童心,這是一本能夠感受到下雪天的喜悅、激動和溫暖的立體偶圖畫書。

 

 

責任編輯 : 曾邢家儀、薛巧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