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王予彤採訪報導
圖:鳴個喇叭!緬甸街 提供
撰文時間:2021/3/20

 

 臺灣這個小小的島上,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這樣的移民社會中擁有豐富的文化,但各個文化相遇時,面對相同與更多的不同,該怎麼互相理解與接納?

 積極推廣華新街文史的團隊「鳴個喇叭!緬甸街」,用繪本溫柔的傳遞移民來到陌生國度的不安心情,以及他們如何從自我認同的掙扎困境,開始知曉自己是誰,進而擁抱母國文化。

 

《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書封

▲《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書封

 

用繪本認識臺北小緬甸

 相較於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二○一○年結束軍政府統治才正式對外開放的緬甸,對臺灣人來說一直是個較陌生的國度;但你知道嗎?臺北其實就有一個小緬甸!在一九六○年代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後,許多緬甸華僑移居臺灣並落腳在新北市中和,當地的華新街更因此被稱為「緬甸街」。

 由楊萬利、姚羽亭和江婉琦組成的「鳴個喇叭!緬甸街」,就是希望能透過推廣活動,讓大家更認識這個獨特的緬甸聚落。原本以推出雜誌和導覽活動為主的團隊,配合108課綱對於多元文化的強調,他們也開始走進小學;為了與小學生建立更深刻的連結,團隊著手進行繪本企劃,促成了繪本《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的誕生。

 為了引發更多小朋友的共鳴,繪本從許多小朋友的共同經驗「轉學生」出發。就算不曾轉學,對於轉學生的角色,大家都不陌生,離開熟悉環境,轉學到新學校,就像是移民來到新國度,故事中的主角小斯和大家穿著不一樣、講話方式不一樣、玩的遊戲也不一樣,該怎麼辦呢?

 

 

非典型的製作過程

 相較於一般出版社的編輯角色,《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的製作過程較為「非典型」,楊萬利和姚羽亭對於整個故事發想的參與度極高——作者尤依筑是姚羽亭的高中同學,有編劇經驗的她負責構築故事的雛型,但在發想故事的期間,編輯團隊不僅時常聚在一起腦力激盪,也向來自緬甸、菲律賓等國的移民進行訪談,希望透過田野調查尋找更深刻且更能引發共鳴的經驗。

 在繪本的開頭,小斯搬到新的國度,轉學到新學校,既不會注音也不會玩其他小朋友最喜歡的大風吹,覺得格格不入。小時候就從緬甸搬到臺灣的楊萬利指出,不只是她,許多移民都有相似的經驗,包含自己說的話別人聽不懂,別人玩的遊戲自己不會玩等,後來她帶著繪本在華新街附近的小學分享,深得新二代小朋友的心,直呼他們也有這樣的經驗!

 繪本裡頭處處可以看到編輯團隊與作者和插畫家耗費時間和心血的討論,例如,雖然繪本裡頭沒有提到任何國家,但故事第一頁可以看到畫面中的小斯乘著太空船,從一個有鐘型佛塔的星球,轉學到一個有一○一摩天大樓的星球,代表著對臺灣人和緬甸人來說,彼此陌生的像來自不一樣星球;而小斯的新學校「花生小學」的名字可不是隨便取——對緬甸人來說,臺灣的形狀就像一顆花生,「花生」就是他們對臺灣的稱呼。

 繪本中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面頁設計,也是編輯團隊和作者用心的討論成果,讓故事情節透過特殊紙的設計,真正的躍然紙上——對於轉學後新環境不適應的小斯,困惑的思考自己是誰時,看著大雨之後的積水,真正的欣賞起倒影中的自己。特別的是,當小讀者翻到鏡面頁時,要開闔書本直到垂直角度,才能看到完美對稱的小斯,這也是一個隱喻——「完整」的自己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時間也需要技巧,才能真正的發現那個自己。

 

 

和中文班學生分享繪本
▲ 和中文班學生分享繪本

 

同一個故事,激起不同火花

 當團隊帶著《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實際進入小學,獲得了很熱烈的迴響,華新街週遭的小學生,對於緬甸文化頗熟悉,看到畫面中的潑水節或穿著紅色袈裟的僧侶很有共鳴,那都是他們生活中的風景;其他地方的小學生或許不那麼關注繪本中的緬甸文化,反倒很好奇穿著裙子的小斯,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這時團隊就可以藉機介紹緬甸男性穿著的筒裙「籠基」。

 對於同樣的繪本,同樣的故事,可以在不同小朋友的腦袋瓜裡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聯想,讓編輯團隊驚喜又開心,也期盼能透過繪本,讓小讀者認識並尊重不同文化;而當自己就是那個來自異文化的人時,也能夠獲得力量,接納並欣賞原本的自己。就如同繪本最開頭的獻詞,這本書要獻給緬甸街,還有所有曾經困惑自己來自何方的你。

 

 

責任編輯:王予彤、李季芳、黃懿蓉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