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鄭若珣(國立臺東大學兒文所畢,現為圖文工作者。)
圖:皆出自網路來源,網址附於圖片之下。

 

Atwood at 80
▲圖片來源: https://www.cbc.ca/books/margaret-atwood-s-10-essential-books-1.5313209


    2019年,瑪格莉特.愛特伍80加拿大出版社CBC BOOK為她設置了一個慶祝專頁Atwood at 80,細數自1960年代以來愛特伍在文壇的活躍足跡。從高中時代的第一本詩集開始,愛特伍在以作家為職業」、「女權」概念都還朦朧未知的時代,即以自己的天賦走出了一條特別的道路,多年來愛特伍成為加拿大文學國寶享譽國際不僅影響了加拿大文學的興起也為女權運動推波助瀾如讀者所見愛特伍關注的領域除了性別人權更擴及對生態萬物的關心而在創作體例上,她的觸角多樣、散文、小說、劇作家、漫畫作家,她帶著樂趣創作書寫,孜孜不倦地走在時代前端。

 

    隨著媒體的進步發展,多部小說躍上電影、電視劇,《使女的故事》被Hulu改編,在2017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雙面葛蕾斯》也在2017年由CBC-TV改編為電視劇。一科幻思辨、一歷史懸疑,影像加強了感官吸引力,讓新世代重新認識瑪格莉特.愛特伍。並驚覺,她已走在好遠的前方

 

《雙面葛蕾斯》

    故事與現實間的分界,是一條虛線。敘述投射在每個人的認知中,多少帶著曲折與變形。敘述者的述說、犯罪者的自白,相關他人的舉證,何者為真?每個人心中的真相來自於他/她的詮釋觀點,關係於他/她當下想獲得的權利,敘述者的闡述真偽不明,解讀者的判斷也因內在思維、情感狀況而改變,在這麼多的變因中,真的有「真相」這回事嗎?

 

    《雙面葛蕾斯》探討了一件事的形塑可以有多少變相,藉由一個維多利亞時期被判為謀殺的女僕葛蕾斯口中,來闡述故事且蠱惑了聽故事的人。在這有如一千零一夜的情境中,述說心理醫生渴求的精神線索,是葛蕾斯的餌,用以蠱惑並使心理醫師相信,自己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犯案。最終這個案件以一場葛蕾斯被催眠的降靈術證實,這些謀殺是身體中的另一個靈魂所為。

 

《雙面葛蕾斯》電視劇版書封
▲《雙面葛蕾斯》電視劇版書封。
圖片來源:https://esliteonline.com/product/1002144302618208
 
    葛蕾斯是一個善於說故事的聰明女子,在她的處境中,唯一能獲得自由的武器也只有說故事。故事如何動搖已被定義的判決?我們看見被法律認定的所謂「證言」,可以視為被律師教唆下的當時說法。當葛蕾斯以真摯的情感,說出從小所遭遇的困頓與虐待,讓聽者醫師一步一步陷入動情的泥淖,於是真相改變了,聽者參與了這場故事的編造,聽者的「相信」改變了真相。

 

    末了一場如騙局的降靈術演出,更因為維多利亞時期時代的迷信而成真,葛蕾斯被附身這個現象,在相信降靈術的夫人眼中為真。真相關乎於聽者的背景、知識與精神組成,即是每個人都有他的真相。故事結局沒有告訴我們這齣謀殺案的最終真相,因為就連敘述者都是飄忽的。我們看見多方說法和參與者的反應,真相在層層迷霧中,彷彿便是愛特伍對「真相」拋出的質疑。

 

    頑皮的愛特伍在影集《雙面葛蕾斯》中又客串了一個角色,你發現她了嗎?

 

《潘妮洛普》


「而在《潘妮洛普》裡最常盤據我思緒的,始終是那十二名女僕,和潘妮洛普。」-《潘妮洛普》序

 

        《奧迪賽》是著名的英雄史詩,說到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之後的在外漂流十年後的返家旅程。奧德修斯在旅程中展現了足智多謀與英雄氣概,不斷抵擋誘惑最後成功返家,殺死了所有妻子的追求者。愛特伍顯然不這麼想,她以《潘妮洛普》寫出了一本對立面的故事。

 

        潘妮洛普是為《奧迪賽》主角奧德修斯的妻子,《潘妮洛普》這本書便是以潘妮洛普的觀點,闡述《奧迪賽》這個故事的潘妮洛普版真相。簡單來說,這是一本對男性英雄史詩的嘲諷,內容更取用了希臘的歌隊形式,那些且歌唱且控訴真相的,是十二位女僕的亡魂。《潘妮洛普》以潘妮洛普的口述,讓讀者看見在潘妮洛普的眼中,奧德修斯不過是一個善於說謊吹噓、以傳說故事美化自己的男人。過程中潘妮洛普以智慧來自保位置,包括必須讓追求者相互制約以維持現況,她行事如水,以曲曲折折的方法來尋求活路,小說中時時以另一面的敘事來反詮釋《奧迪賽》中所提及的情節,告訴讀者,潘妮洛普所看見的真相。在那個女性為物件和財產的時代,婚姻是為財富的手段,文本闡述女性生活在男性與其體制的壓迫中,如何保全自身安危得以生存,如何以智慧和機巧規避那些用以處置女性的罪名、如何以保全男性顏面的說法來達到目的。



        在這份敘事中,對女性冠冕堂皇的道德約束顯得又赤裸又不堪,狠狠的撕下了既得利益的男性假面,指出無權位、無力量的女性,在處境中被迫害的真實。麻辣、淒楚又戲劇化,但絕對讓女性痛快不已。

 

末世三部曲和當代諭示

        在翻譯成中文的著作中,稱為末世三部曲的三本思辨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末世男女》、《洪荒年代》、《瘋狂亞當》,三本書成書時間橫越數年,環繞在一個基因實驗失控、瘟疫肆虐的末世。聽起來很熟悉,內容在今日讀來不寒而慄。愛特伍先知般的諭示力又應驗了,但她一定會說,這只是可見的推理。

 

末世三部曲《末世男女》、《洪荒年代》、《瘋狂亞當》

▲圖片來源:博客來

        《末世男女》以舊世界的最後一個人類(雪人)為主述,在他的自我喃喃和片段回憶之中,讀者得以窺見世界在成為現況之前所經過的一連串過程。在如夢境的回憶裡我們看見雪人還稱為「吉米」時的成長歷程,看見舊世界如何走向新世界的歷程。而在每個醒過來的當下,是雪人永遠無法脫身的新世界。新世界充斥著混種基因生物,而人類早就因為這些失控而滅絕(雪人心中認為)。基因改良後所製造出的新世界人種克雷科人,因其生態習性而平和簡單的生存著。克雷科人視雪人為神,教導傳說與知識之神。於是讀者看見神話的形成,或就是知者變造過往真相,對不知者的解釋。這些單純的克雷科人,依據雪人的所說的故事建立了創生傳說。無意義經過編撰而延伸出意義,克雷科人將聽見的故事轉化成宗教信仰。彷彿看見一個文明興起的初始。

 

        看完整個故事後,猛然發現愛特伍於故事前,引用兩段引文的深意。這兩段引文一段來自《格列佛遊記》,一段來自維吉尼亞.吳爾芙的《燈塔行》。雪人的生活組成就像兩文本的融合,他像是誤闖異世界的人類,身旁盡是光怪陸離的異生物,他被荒謬卻真實的現況捆綁難以脫身。隱藏在舊世界的過往時常敲擊雪人的回憶,他靠此活著,雪人僅能靠意識流般的回憶,記得自己曾經是誰,然而這樣的身份定義,也隨著生活磨損而逐漸混淆。「我是誰?」 在社會國家、世界文明已崩解的情況下,守護克雷科人已成為雪人唯一的意義。而成為一個神,亦即擁抱孤單。

 

        雪人的回憶用以交代舊世界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愛特伍想必對基因實驗有所研究,這些「在路上」的生技實驗,於當代現實世界依舊汲汲發展。科技脫離人類掌控後的景況,在小說的描述中歷歷在目。例如小說中提及的「無水之洪」,意指科學家以病毒毀滅人類之舉,在2020年彷彿應驗。

 

     「無水之洪已經席捲我們,他不像兇猛的颱風,不像彗星的攻擊,不像有毒的雲狀氣體,不,如同我們長久以來的懷疑,它是一場瘟疫,一場只影響人類的瘟疫,而所有其他上帝創造物都完整無缺。」-《洪荒年代》

 

      世界環境的巨大改變讓人類族群產生了變化,社會型態重新構成,一個個不同型態的部落佔據各地。團體各有生存法則,第二部《洪荒年代》兩位女主角的境遇,展露了這個新世界的樣貌。

        並行的時間軸有二,一為創園二十五年「無水之洪」發生前後兩位女主角桃碧、芮瑞的生活景況,一為穿插文本中從創園五年開始,到創園二十四年園丁會的演講與詩歌。從這些演講與詩歌,讀者可以逐步看見,自然信仰團體-「園丁會」的發展與消滅,園丁會與基因公司背道而馳的價值觀所引起的雙方衝突。

 

        《洪荒年代》中愛特伍以她熟悉的生態知識,建構出一片變種生物橫行的大地。人類必須在這蠻荒世界中求生,到末期還需對抗病毒的傳染,主角們的生命經歷都刻苦,也因此園丁會的生活與教誨更像是美好的伊甸時光。愛特伍在演講與詩歌中放入了她對生態問題和人類貪婪失格的觀感,也將當代環保人士以互文的方式(將他們封為聖人)引入紀念日中,或許便是以此表達敬意。

 

        文本中的蠻荒世界帶有自然生態的細緻美感,對動植物描寫生動又豐沛,並加上了組合式的變種想像。或許靈感來源與愛特伍的童年回憶相關,她常提到童年時光與家人在加拿大森林中半獨居的生活,幼時的愛特伍常陪伴昆蟲學家的父親在林中穿梭,生火、狩獵、提水、垂釣,等等山間生活是屬於愛特伍的童年日常,對她來說最魔幻神奇的事物是現代化的「抽水馬桶」。自然生態在愛特伍的生命中占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展現在她日後的創作作品中。

 

        《瘋狂亞當》是三部曲中的最後一本,以亞當和澤伯為主線,當下時空為園丁會潰散後,「瘋狂亞當」團體的生活。而園丁會創立前的來龍去脈透過澤伯的記憶回溯,讓讀者看見掌控醫藥與科技的企業如何以醫藥管道來散佈疾病,再以此取得利益,園丁會如何竭力的對企業壟斷的過程。穿插於故事中的,還有第一部與第二部的主要角色,第三部是所有故事的收線。這一部中愛特伍透過桃碧對克雷科人的說故事時間,闡述了對人類、生態、文化的觀感,桃碧的故事融合了過去與當下,帶著日常的荒謬和對世界的嘲諷,對克雷科人來說是新神話的誕生。故事最後走向融合,僅存的人類與克雷科人、基因混種的器官豬走向同一陣線-共同對抗更邪惡的人類。趨近末了,說故事的人成了學得文字的克雷科人,混合著過往遺緒的新文明,在人類與克雷科人的混種後代中延續下去。

 

        末世三部曲招喚了一個末世與創世交接的時代,想像一個依附於基因重組的人類重置計畫,愛特伍細細探索在各種環境中人的行為,也持續譴責貪婪之惡。人靠著什麼能繼續存活,文化/信仰如何形成又消失,人應當如何存活,人和其他物種如何共同存活。生態的、心靈的、政治的,末世三部曲豐厚的細節描述,讓讀者在閱讀時進入一個瑰麗又生猛的世界,那裏反照著人類的種種罪惡,又對人類的生之掙扎投以憐憫之眼,有如一曲愛特伍的生態勸世之歌。

 

豐厚的文學產能

        關心女權、人權與生態,愛特伍很忙,時時有改變世界的想法並活力充沛的實踐。2004年網路尚未如此普及的時代,她投資了一項名為長筆(long pan)的遠距機器開發,用以發展遠距簽名。2014年,她參與了一項「未來圖書館計畫」,將文學作品存於2018年的挪威首都奧斯陸公立圖書館,而此作品將封存一百年,於2114年出版。愛特伍有自己的twitter,並活躍於參與社會議題,闡述發聲。當代政治的變化、疫情的興起,都讓愛特伍的小說再次被提起討論,現今的愛特伍時常在線上與世界各地的讀者對話。近幾年更參與了圖像小說與兒童節目的製作,樂於表演的她,在片頭戴上了一個巨大的眼鏡,這時的愛特伍已化身為一個有趣的老奶奶。

 

愛特伍參與了圖像小說與兒童節目的製作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cbckidsca/videos/1522094921194088/

 

        為了傳承寫作,愛特伍更錄製了Master class線上寫作課程。始終意識著國家監控與操控的她,再次強調科技可能被用做權力掌控,「不要讓他們知道我在教你。」愛特伍在她的寫作教學影片中,對觀看者偷偷密語,帶著她一貫神秘的微笑。這就是愛特伍,永遠挖掘不盡、永遠帶來驚奇的「瑪格莉特.愛特伍」。

 

 

 


參考閱讀

責任編輯:王予彤、李季芳、黃懿蓉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