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謊言•真實•愛──評《喝下月亮的女孩》

文:盧家珍、呂佳紋、蔡筑安、蔡育庭、蕭伊琳

文本:《喝下月亮的女孩》,作者凱莉•龐希爾(Kelly Barnhill),一中心有限公司出版(2017年)。

 

喝下月亮的女孩

《喝下月亮的女孩》,一中心有限公司出版。

 

壹、導論

        每一年,住在火山口旁的女巫善娥都會在某一天前往「保護區」旁的森林,保護不知何故遭人遺棄在外的嬰兒,除了以星光哺餵他們,更將他們送往其他城鎮生活。在一次意外中,善娥不小心將月光錯認為星光,因而將非凡的魔法能量哺餵給女嬰露娜,開啟了女巫善娥、女孩露娜、小龍傅萊恩和沼澤怪葛洛克之間的美好緣分。露娜漸漸長大後,魔法的封印被解開,而在解救善娥的過程中,她與自己的生母團圓,也明白愛的真諦。

 

        作者凱莉•龐希爾在故事中尖銳地探討了「真實」與「謊言」,並運用了大量的符號來鋪陳和隱喻,透過露娜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母親形象,闡述「寧可選擇愛,也不要權力」的道理。

 

 

貳、作者介紹

        凱莉•龐希爾是一名教師、作家,與丈夫和三個女兒住在密尼蘇達州,曾撰寫過四部作品,其中,《女巫的男孩》曾獲得四星級評論並進入了密尼蘇達州圖書獎的決賽角逐;《喝下月亮的女孩》則獲得紐伯瑞獎的金牌獎。

 

 

參、評述與分析

(一)你的所見所聞是真實嗎?

  這部作品中,作者運用後設寫法,在敘述故事主線之餘,還在部分章節中安排書中人物的口述,因而產生兩種情節同時進展的效果,使故事體現了客觀和公正性,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實感,也映襯了「真實」與「謊言」的對比空間想像。


  沼澤真的危險嗎?獻祭真的是為了保護嗎?在劇情的發展中,我們吃驚的發現,獻祭只是為了讓權力集中的手段,保護區看似條件優越,安居樂業,卻是陰暗聚集、謊言盛行、悲傷凝結、自由被禁錮的地方;相反的,沼澤區表面陰暗、潮濕、危險,卻是最自由、最溫馨、最安全、最幸福的地方。這兩個令人錯亂的表面與事實,恰恰反映了現代社會政治算計的亂象,反而提供了最好的省思。

 

(二)大量的符號舖陳和隱喻

  本書用了大量的符號作為隱喻,也成為劇情鋪陳的重要工具。

  • 月亮、大沼地——母親
      無論在古典詩歌中,或是神話和傳說裡,月亮代表的就是女人的神性,女性的原則。在原始社群中,月亮通常被稱為「女人的上帝」,女人的經期和月亮的週期一樣長,因此女人一定也有著和月亮一樣的本性。文本中的月亮代表著瘋狂、魔法、母親、孕育。

      而露娜生長的沼澤,在文化上的意涵也與女性的生命週期有相似之處,沼澤就像是大地的子宮,孕育出千百個物種,生長穀物與女人孕育孩子也有類比性,於是自然與女性、大地與母親便具有一致性的聯想。文本中的沼澤代表著母親、萬物、孕育、重生。

      兩個重疊的隱喻都直指「母親」,也代表「母親」這個角色在文本中的重要性。

     
  • 13歲的生理與魔法時鐘
      文本中設定露娜將在13歲時覺醒。13這個數字本來就具有「脫離常軌」的隱喻,女孩子的身體在13歲左右開始產生變化,會面臨初潮,情緒也會起伏,是長大的開始。盧梭在《愛彌兒》中主張小孩子在12歲以前應離開社會在自然中成長,12歲以後才進入理性教育期,這也和露娜的成長過程很類似。而露娜與魔法相呼應的生理時鐘設定,和《睡美人》16歲被紡錘刺到而沈睡一百年的設定,是同一種手法。

     
  • 其他符號
      露娜生母被囚禁在高塔中,代表封閉與絕望;隨手取得的紙,可以幻化為地圖,代表理想與方向,也可以變成鳥,代表自由與希望。被剪髮的她,則代表被剝奪了生命力與創造力。

      露娜養母(善娥)的魔法代表力量與愛,以守護女巫的形象出現,偶爾變成燕子,則有自由、輕盈、變遷、思念之意涵。

 

(三)不同的母親形象 

  露娜生母以瘋女人形象出現,在《與狼同奔的女人》中的母親歸類中,她屬於心理崩潰的母親,因孩子被獻祭而陷入瘋狂。最讓她崩潰的原因就是強迫她在兩者中擇一:愛自己的孩子,或因不肯順從規範而讓災難降在村民、自己和孩子身上。

 

  露娜養母(善娥)是個情緒矛盾的母親,她通常是正向母親的形象,但也有無力的時候。她的教育方式傳承自前一個教養者的影響,而生命的流逝,則讓她不得已做出封印的選擇。

 

  安騰妻子伊絲妮則是堅強的母親,她的哥哥曾被獻祭,而她不想成為和母親一樣軟弱的人,她在高塔學習所有的科目,也在高塔看到怪異的事件,接著又發現被操控的事實。難能可貴的是,她在經歷這一切之後,仍然有完整的靈魂,最後終能和丈夫聯手拯救兒子,並解救於痛苦之中的村民。

 

(四)女孩的覺醒與領悟 

  作者設定以13歲作為露娜的魔法時鐘,也細膩地從11歲起就開始描述露娜的身體變化與覺醒。11歲開始有了自覺,腦袋愈發疼痛,眼皮後出現閃著銀光的藍,生母形象首次出現;12歲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身高超過外婆,感到生命有缺口,更容易分心和不耐煩,並開始畫出地圖及生母的形貌;13歲時胎記發熱發光,腦筋逐漸清晰,魔法自指尖流出,終於能親口說出「魔法」二字。

 

  而從〈原始儀式與少女成長探索〉的分析來看,露娜在失去魔法、與外婆分離之後,進入「中轉」模式,經歷離家與探索失憶的過程,承受生母與養母的真實身份所帶來的衝擊;最後,露娜進入「重入」階段,魔法重新回到身上,而在了解真相之後,露娜表述最愛的是養大自己的外婆,也愛曾經失去的母親,這是一個完整的成長歷程。

 

 

肆、結語

  作者凱莉說,她喜歡寫中年級小說,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努力想弄懂這個光怪陸離、有時也令人困惑和害怕的世界是怎麼回事,身為作者,要提供地圖和燈光,去照亮黑暗的地方,也要提供工具,讓他們在一路往前走的同時,可以重新書寫並創造一個他們想要的世界。

 

  在書中的描述中,地圖象徵著露娜母親(瘋女人)給予的愛,即便在幼年時分離,露娜仍能憑藉著記憶與母女牽絆,畫出心中的地圖,找到彼此;善娥的愛則像一盞燈,始終默默地照亮露娜的路,讓露娜有安全感,即便魔法封印了,仍能憑藉著潛意識中學會的方法,順利使用自己的魔法,最後也才能微笑著說出:我愛養我長大的外婆,我愛我曾經失去的母親,我的愛是無疆無界。

 

   而在另一方面,凱莉也曾說,她很高興這本書印證了現實,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不一定都說實話,「操縱行言論」的討論是每個人都該參與並警覺的。尤其現今的社會中,假新聞充斥著各種媒體,我們更應該讓孩子了解,言語可以造成傷害,也可以產生療癒,必須培養自我的覺醒與思辨力,才不會被他人利用,被哀傷或恐懼所操縱。

 

 


參考資料:

  1. 《重慶社會科學》2012年第三期p.67﹝20世中國女性兒童文學的生命意識與自覺追求/陳莉﹞
  2. 《中國兒童文學中的女性主體意識》2012年海燕出版p.170﹝女性生命的象徵與思考/陳莉﹞
  3. 《與狼同奔的女人》2017年11月心靈工坊出版p.287﹝找尋自己的狼群:幸福的歸屬/Clarissa Pinkola Estes﹞
  4. 《公主走進黑森林》2017年10月心靈工坊出版p.108﹝逃出高塔:萵苣姑娘/呂旭亞﹞
  5. 《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2月p.116﹝原始儀式與少女成長探析/孫卓然﹞
  6. 《喝下月亮的女孩》2017年11月一中心有限公司出版p.4(譯者序/楊孟華)
  7. 博客來網站《喝下月亮的女孩》新書簡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8330

 

 

責任編輯:陳雅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