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評析>兒童文學中的臺灣歷史切片──析論《山裡的日子》與《到了城裡》

文:曹益欣

 

  林立被洪文瓊稱為臺灣首位「業餘的專職兒童文學作家[1],這位自稱是家庭主婦的女作家,先於1975年,由書評書目社出版了《山裡的日子》,這是林立獲得第一屆「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類第一名的作品;而後又出版了《到了城裡》,這是書評書目社在1982年推出《洪建全兒童文學獎作品集》時,所收入的《山裡的日子》的續篇。

 

  林立是受過完整日本小學教育的臺灣人,二戰後與同一世代的文人相同,經歷了艱辛的語言轉換,同時,她也是在那個兒童尚不受重視、經濟尚未發展、一般社會普遍對兒童文學沒有認識的時代裡,少見的著力於兒童文學創作的女作家[2]。因為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身份,加上其作品具一定的質量,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在2012年,由洪文瓊總策畫,出版了《林立兒童文學作品集》[3],收錄其小說、童話、寓言和故事集等不同類型的創作共六冊。前述兩個作品也在其中,重新改版後分別命名為《阿三的故事(上):山裡的日子》以及《阿三的故事(下):到了城裡》,並由曹俊彥以白描的毛筆線條重新配置插圖,與原版王庭玫較為抽象的插畫風格相較,寫實度更高。

 

  兒童文學作品與其他藝術領域的作品相同,勢必受到創作時所處環境的影響;而反過來說,作品或多或少也會反映當時的環境。以《山裡的日子》以及《到了城裡》這樣書寫鄉土景況的作品來說,更有記錄時代風土、呈現當時價值觀的特性(或功能),若將之放置在不同的時代脈絡裡,也能夠作為時空演變的檢視和比較。因此,本文將先從「臺灣歷史中的兒童文學」介紹這兩部作品創作時的歷史背景,再試從「兒童文學中的臺灣歷史切片」,析論《山裡的日子》[4]與《到了城裡》[5]這兩部作品。

 

 

臺灣歷史中的兒童文學

  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於1974年設立,是繼1964年兒童讀物編輯小組設立、1971年教師研習會兒童文學寫作班開辦之後,臺灣兒童文學史上發展的第三個重要里程碑[6],也是臺灣民間企業辦理兒童文學創作獎項的先例。可以說,臺灣對於兒童以及兒童讀物的關注,從早期主要的官方主導,進入了民間有能量和能力去關懷和使力的階段。同時,1970年代臺灣的政治環境,在國際上正在受挫,國民黨政府作為正統中國繼承人的地位,接連因為1970年的保釣運動[7]、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72年與日本斷交、1979年與美國斷交而受到挑戰和檢視。當時在臺灣成長的戰後世代、知識分子,開始思考臺灣主體,對於1950、60年代的流亡心態多所批判,認為應該要深入認識臺灣社會,同時連繫外在現實。蕭阿勤引用德國哲學家雅斯培用以形容希臘哲人時代的「軸心時期」,來為臺灣的1970年代定位,認為這個時代之於臺灣,如同希臘哲人時代之於西方文明,是關鍵並承先啟後的。臺灣到了1970年代,先前被無意識接受的觀念、習慣與環境,都受到了審查、質疑與清理,並且對後來影響至深。雖說這個戰後世代,因為受到黨國教育影響,其歷史敘事和國族認同,與1980年代及其後的主張有所不同,但當時對於臺灣過去的挖掘,以及現實與鄉土的重現,仍然為往後政治文化的本土化和臺灣化做了重要的奠基[8]

 

  若從上述的歷史背景去看,一方面便可以理解,何以那個時期的文學作品開始對臺灣的風土大量著墨。而獎項對此類書寫的鼓勵,也可以看作是文化界主流價值觀的展現。另一方面,此類貼近臺灣風土樣貌的書寫,不啻也是後代了解臺灣歷史的材料。

 

 

兒童文學中的臺灣歷史切片

  《山裡的日子》描述在家中排行第二的阿三,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在山村中和爸爸媽媽、只差兩歲的大姊、兩個年紀較小的妹妹以及年紀相仿的同學共同生活的日子。故事裡,主角阿三經歷了對農事的抗拒到對勞動生活的欣賞、爸爸大病到康復、以及最後由爸爸做主到城裡讀書的過程。《到了城裡》則描述阿三到城裡後,寄居在爸爸友人家生活求學,在新環境所經歷的許多第一次。並且也描述和寄居友人家小孩、舅舅以及同學的人際關係,還有城鄉的衝突和自身身分認同的掙扎。

 

  兩部作品對於山村中的自然景物、農家的生活方式以及孩童的遊戲等,有著細膩的描述。而對於該時代學童升學考試的情形,以及城鄉之間的差異等,也有許多呈現。例如爸爸大病中,兩姊弟必須到大區園為爸爸抓藥,路途上有一座山,巍然聳立。整座山沒有一根草、一棵樹木,灰白色的泥土,在陽光下炫耀。被雨水沖成鋸齒形的山脈,呈現出一副兇惡之狀[9]。」除了是在映襯為爸爸擔憂的姊弟倆的心境,也是對臺灣南部月世界惡地形生動地描繪;故事裡也多次描述山村裡鄰人互相友善、互相幫忙的情形,其中有一次,是阿三和幾個同學知道自己砌土窯,弄亂了知老伯的園子,於是主動撿柴送到知老伯家賠不是,除了描述孩子們的純真善良,在阿三與幾個同學離開後知老伯注視著孩子們,直到一點背影都看不見了,他仍捨不得回屋,他忘不了那些純樸的面孔[10]。」由不認同兒子離鄉到城裡工作的知老伯作出這樣的舉動,似乎也是在突顯城鄉變化的感慨。此外,孩童的遊戲活動穿插在故事之中,舉凡釣蝦、抓斑甲、放小舟、猜謎、家家酒、養蠶寶寶、撿芒果、採雞肉絲菇以及前述的砌土窯等,可以看見那個時代的鄉間兒童遊戲,多是與自然環境融合,就地取材,有時候與工作或覓食的界線十分模糊,充分展現時代或地域的特性。在這些孩童的遊戲裡,有些或許都還是現今鄉間會從事的活動,但也有令現代的我們感到陌生的遊戲。例如中秋節一家大小在院子拜拜,吃麻糬和文旦時,鄰居小孩聚集過來一起遊戲,玩的是「水雞神」[11],這是請青蛙神上身的一種靈異活動,也是古早南部農村中秋夜孩童必玩的童趣遊戲,儀式由來已久,但真正起源時間難以考證。可能是早期務農,農民依賴青蛙驅除田間害蟲,才有水雞神之說,甚至演變成遊戲[12]

 

  到了續作《到了城裡》,因為主角阿三的經歷,有了更多城鄉差異的呈現。對於升學考試的描述也很細膩,除了孩子埋首準備考試,家裡全力支持,媽媽從媽祖廟求來護身符,甚至過去的玩伴好友也抓斑甲要給他們補身子,而對於考試現場的描述,也呈現家長對孩子們寄予厚望的模樣:孩子們進入考場,陪考的家長們顯得坐立不安。或者看到自己孩子拿著筆不動,瞪著黑板或天花板的,急得手掌捏著汗,恨不得跑進去替他解圍。[13]回首臺灣的教育制度變革歷史,到1968年才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在那之前,小學生為了升學而補習、苦讀、進考場,的確也是一個時代影像。而當阿三第一天要到重讀六年級的小學報到時,和爸爸一起走路去學校的阿三,第一次見到了火車。到了城裡,種種與鄉村的差異對阿三造成許多衝擊,第一次看見火車,也很震撼。在爸爸告訴阿三火車是北上的列車之後,爸爸接著說:阿三,好好用功,以後送你到台北」、「到台北?做什麼?」、「讀大學。[14]這段情節除了是呈現天外有天,小城之外仍有更大的城,更廣大和未知的世界之外,前述的考場情景,以及這裡爸爸的態度,也可以看做那個時代普遍價值觀的代表:若要出人頭地,就要讀書,就要到城裡。不過,在故事裡,作者將爸爸的角色,設定為讀過書,但選擇待在山上務農,勤懇踏實並十分自豪的勞動者,就又讓城市與鄉村,進步與傳統,文明與自然之間,有了更多思考討論的空間。

 

 

小結

  上述所擷取討論的,雖不是大敘事的歷史視角,卻也能從庶民生活,鄉土書寫之中,看見臺灣那個時代的風貌,可說是兒童文學中的臺灣歷史切片吧?

 

  當然,因為時代的轉變,有許多看似描述當時的寫實景況,由現代的價值觀看來可能會感到格格不入。例如前述中秋節的「水雞神」遊戲,或許就像「錢仙」或「碟仙」等遊戲,因為涉及靈異領域,被現代的家長認為兒童不宜而式微消失,或轉而成為禁忌與次文化。另外,故事裡一旦描寫到爸爸休息或放鬆時,必定會描述爸爸掏出「新樂園[15]」,點燃香菸吞雲吐霧的情景,這通常也是現在的兒童文學書寫,會有意識去避免、遮蔽的部分。對於故事裡聚焦著墨於爸爸和阿三之間的互動,以及爸爸話語間透露的價值觀,也會看到那個時代以父權為中心,重男輕女的情形。在故事裡,只大阿三兩歲的姊姊和媽媽一樣,總是扮演任勞任怨的家務勞動者,看來並沒有到學校求學,偶爾甚至是姊代母職的照顧者,對阿三來說,姊姊就像個小大人,有事可以找她[16]。爸爸重病時,將阿三叫到床邊想交代事情,但看到年紀太小的阿三哭成淚人,也只能在心中感嘆,似乎並未將家中的另外四個女人,包括妻子、大女兒和兩個小女兒看作是傳承的對象。並且,顯然認為教育這個男孩子是他的責任,是他才能勝任的事情[17]。當阿三到了城裡求學,也有許多父子的互動和對話,可以明白爸爸因為阿三是男孩子,所以認為栽培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上述這些情節安排和描寫,都讓這兩部作品更加寫實,或許也反映作者自身的價值觀。將這些隱含的價值觀放置到不同的時代脈絡裡,我們可以檢視和比較在臺灣社會裡種種價值觀的變化和移動。

 

  雖說《山裡的日子》以及《到了城裡》,書寫的是臺灣某一個時代的小人物故事,是歷史的一個切片,但在大架構上仍舊扣著離家/返家的大主題,並且在阿三這個少年逐步建立自我認同的歷程中,有著細膩的描寫,因此到了現在,讀來仍然很能引起讀者共鳴。林立自謙是一位家庭主婦,並且強調是因為自知能力不夠,所以選擇在自己較有興趣、較能把握的兒童文學這塊。或許如前所述,這樣的作品不是書寫恢弘的大山大水大敘事,但是如此貼近自身經驗、時代樣貌的庶民小敘事,放置到仍然對後現代、後殖民有所需求的當代臺灣社會裡,或許會如一塊小小璞玉,越是玩賞越顯光輝呢。

 

 

 

 


[1] 洪文瓊,〈戰後台灣本土第一代兒童文學女作家林立女士作品集的出版意義〉,《阿三的故事(上)山裡的日子》,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2012,頁187-88。洪文瓊指出,林立女士一直都是專職媽媽,沒有在職場就業過,兒童文學是她最愛的業餘專職。林立也在2012年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出版的林立兒文作品集作者介紹中,稱自己是家庭主婦,並說「故事近年來不寫了,但主婦仍在當!」。

[2] 資料來源同註1,頁187-88。

[3] 包含:《山裡的日子》、《到了城裡》、《阿里達的吶喊》、《小泥團》、《紅色的康乃馨》、《野菊花與地藏王菩薩》。

[4] 本文選用的版本為:林立,《阿三的故事(上):山裡的日子》,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2012。

[5] 本文選用的版本為:林立,《阿三的故事(下):到了城裡》,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2012。

[6] 洪文瓊,《台灣兒童文學史》,頁23-24,臺北:傳文出版,1994。

[7] 保釣運動的歷史發展可參考《中華保釣協會》網站:https://reurl.cc/rxyZEO

[8] 蕭阿勤,〈臺灣戰後歷史的軸心時期與軸心世代:1970年代的政治、文化變遷與回歸現實世代〉,《中研院訊》,https://ppt.cc/ff91Rx,臺北:中研院,2006.3,檢索日期:2020.7.5。

[9] 資料來源同註4,頁92。

[10] 資料來源同註4,頁41。

[11] 資料來源同註4,頁149。

[12] 《廟會小學堂》,https://reurl.cc/AqVbr3,2016.9,檢索日期:檢索日期:2020.7.5。

[13] 資料來源同註5,頁128。

[14] 資料來源同註5,頁14。

[15] 新樂園和長壽一樣,是臺灣菸酒公賣局早年出產的香菸。

[16] 資料來源同註4,頁94。

[17] 資料來源同註4,頁106-07。

 

 

 

 

責任編輯:陳雅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