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和平──彩繪孩童的畫家岩崎知弘
撰文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本文刊載於2018年【童樂 岩崎知宏經典插畫展】導覽專書
我記得很清楚。
2009年的那一天,我帶著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碩博士生到知弘美術館‧東京參訪,說明解散後,我獨自走到岩崎知弘再現畫室的展覽區,工作矮桌上攤著畫紙,桌子的左手邊,放著畫筆和調色盤,一切就像知弘生前的樣子,彷彿畫家隨時會現身……。再現畫室中有微亮溫暖的黃光,展區四周昏暗,時間凝結。我靜靜讀著畫室展版上的一段話,越讀視線越模糊,不禁潸然淚下……。知弘的這段文字翻譯後,大概是這樣:
成為大人這件事 (大人になること)人們常常談論著年輕時的回憶,特別是女人青春時期是如何美麗,似乎沒有比青春年華更令人羨慕的事了。然而,我回顧自己當小姐的年代,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到過去。並不是因為我年輕的時期特別不幸。除了戰爭的時期,基本上我還算是過著一般所謂幸福的日子。我可以學習喜歡的繪畫,也享受了音樂的美好,還常常運動遊玩。然而,對於張羅支撐生活的父母的辛勞,卻不太能體會,凡事都想得很單純,簡單地處理,甚至對人失禮也不自知,很多事也只是附和大家的想法。現在想起來,真是少不經事,令人慚愧。所以,即便當時的我穿起鍾愛的粉紅色衣服是那麼映面,戴起漂亮蝴蝶結的帽子是那麼可愛,我仍不願意回到過去。更別提那個時候,我只會畫一些技巧拙劣的畫,要我回到當時,簡直就像要我自殺。當然,現在的我並不是就變得多麼了不起。但是我覺得至少比年輕當時好一些。而變成「好一些」卻是我花了二十年以上的光陰,一步步辛勞地耕耘努力後的成果。多少次的失敗、多少冷汗直流的過往,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經驗,才讓我漸漸通達世事。我怎麼會想回到從前呢?有道是少年易老學難成,我恐怕是年紀大了還是所學無成。然而,當我一步步慢慢前進,一路做著自己想做的工作,卻不可思議地體驗到活在這世上的價值。年輕的時候,即使快樂地遊玩,偶而還會有一陣空虛的風從心頭掠過。即使被父母真摯地寵愛著,有時卻會挑父母的小缺點而無法原諒。現在,我站在相反的立場,我愛著像極了我年輕時滿是缺點的兒子,我珍愛需要費心關照的丈夫,對於半身不遂的母親,我也想要盡全力照料。這一定是因為我以自己的力量走過人生,成為大人了的緣故吧。我認為所謂的大人,就是有再多的辛勞,也可以從自己出發,先去付出、先去愛人的人。
這段短文,刊登在1972年至光社出版的《季刊廣場》(「季刊ひろば」)的春季號上,當時知弘53歲。那年夏天,知弘因十二指腸潰瘍入院,隔年秋天發現罹患癌症,1974年8月8日因原發性肝癌過世,得年55歲。所以,這篇文章算是知弘人生後期的感懷。
2009年的那一天,讀到這段文字時,我42歲。雖然還不到知弘寫這篇文章時的歲數,但我也到了開始思考什麼才是「大人」的年紀,走過一些生命的崎嶇與辛酸;知弘樸實文字背後的真摯情懷,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想,如果活在同一個年代,我們應該可以成為好朋友吧?
那天的「相遇」之後,我和岩崎知弘與知弘美術館結下了不解之緣。除了2010年、2017年在台灣策畫執行了岩崎知弘展與知弘美術館的館藏展覽,2012年也曾到安曇野知弘美術館進行一個月的學術訪學。所以,今天得以延續這些機緣,介紹中文讀者們認識我所知道的岩崎知弘。
岩崎知弘,終身以為孩童作畫為職志,遺留下9千多幅畫作,過世後促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繪本美術館的誕生。
那一位畫著天使般透明、純真孩童的畫家,有著什麼樣的生命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