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忻平
圖︰由兒童文學研究所提供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二○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主題為「學術與實踐的多元對話」。現場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還有千里迢迢而來的臺北班同學,互相激盪出更寬廣的視野。

 

本文為【「{實踐∞學術}學術與實踐的多元對話」研討會】專題講座紀錄

 

 

 

 

主持人:游鎮維(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討論人:周惠玲(遠流出版公司編輯本部編輯總監)
發表人:陳韻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
論文主題:一個家庭的多元轉譯——《小太陽》圖文影視作品析探

 

 

  陳韻如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她介紹了國民爺爺林良的相關背景並透過林良的《小太陽》作品探討從散文集到繪本、再從卡通到音樂劇的轉譯過程。

 

  《小太陽》是一部擁有44篇的散文集,起初該作並不是為孩子所寫。陳韻如想要探討《小太陽》在不同媒材的轉譯中,改編者考量預設受眾後,以何種方式、做了何種取捨,讓該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轉譯中合宜的呈現。

 

  《小太陽》從1972年出版以後,後續有非常多的版本與呈現方式,不過散文集版本雖多,除了序言、照片、多媒體附件及封面設計之差異,44篇散文及排序大致上相同。作品內容主要是以林良作為父親的視角去描述他的家庭。在討論該作品前,陳韻如思考的是:這本書當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什麼?想說的是什麼?林良在《小太陽》序提到,自己最重視的篇章有二,其一是<一間房的家>,另一篇為<小太陽>,小太陽是林良的女兒。由此觀之,家的空間、生活的時間、人物與事件,以及「小太陽」的等象徵意義,正是林良書寫的重點。

 

  《小太陽》從文本搬移轉譯,有許多待考量的部分,陳韻如首先談到「變動的敘事角度」,《小太陽》散文集從丈夫和父親的角度去思考及書寫。但在後續不同載體的《小太陽》改譯作品中,「敘述角度」也有所調整。繪本版因是選錄文章附以插圖,雖就手繪內容、繪圖風格或選文企圖上亦能加以討論,但就文章來看,因係原著選篇而來,故較無法展現敘事角度的改動;至於動畫版本,雖然仍可見爸爸的感思讀語,但在更多時候是隱去「我」之使用,讓故事總體而言採第三人稱視角,敘述這個家庭樣貌;還有在音樂劇當中,敘述角度更為延展到以動物的視角出發。

 

  陳韻如接續說明「故事性之必要」,就繪本、影集及音樂劇兼擇之的篇章,共有<一間房的家>、<小太陽>、<送別赫邱里斯>與<停電五十小時>四篇。前兩篇著重在家庭空間的建構及「小太陽」作為全書核心,後兩篇著重於「送別」、「相處」與「危機應變」等概念,無論在繪本或是影劇都是容易發揮的題材。

 

  接著聚焦在「當隱喻走出文本」。據認知發展理論,5-7歲的兒童對於「意在言外」的隱喻,尚停留在解讀語言表面意義的階段,隨著年紀增長,兒童正確解釋隱喻的比例逐漸增加。無論是《小太陽》的繪本、動畫或音樂劇,讀者年齡層固然無上限,但下限卻皆約為6-7歲,可見作品的預設讀者亦與內容的呈現方式有關。總體而言,從文本搬移轉譯,如何掌握其精髓,又不致難易度失常,都是必須考慮的重點。

 

 

 

 

  《小太陽》的多元轉譯,從文本到繪本、動畫及音樂劇,在家空間的主體概念上,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都有很好的掌握。敘事視角的浮動可以讓轉譯內容更加的活潑。

 

 

 

 

 

責任編輯:Sue、羅以樂、周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