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ue(整理報導)
照片:兒文所提供
講者:林文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榮譽教授)
(編按:本文內容整理自兒文所2024/06/5由林文寶主講的「回顧與展望」兒文所薪傳講座)
「背心、短褲、勃肯鞋」的經典穿搭、堅持「會唸書,也要會過生活」,人稱「阿寶老師」的臺東大學兒文所榮譽教授林文寶,6月5日在兒文所進行演講。以「回顧與展望」為題,在短短兩個鐘頭的時間中,他以深入淺出、融合自身生活哲學與趣聞的方式,說明兒童文學相關理論與演變。除了回顧過去,林文寶也聚焦在現代兒童文學的趨勢與現象,給予台下不論是做想研究或是從事創作的同學們提點與啟發。
林文寶表示在兒文所創立以前,他個人已經做了十幾年兒童文學相關的研究。「兒童文學」所涉略涵蓋的領域很廣,但回顧最初,他自己的「兒童理論」是從「遊戲」慢慢中建立、從閱讀「體育」相關書籍得到啟發。因此他也說 :「雜學是非常重要的,雜七雜八的閱讀,有時候會成為你研究的助力。」
談到「兒童文學的未來」,林文寶認為首先應回朔並聚焦在「兒童」與「文學」的定義,了解後會發現,不論是「兒童觀」或是「文學」都有「時代性」,換言之是「隨著時代演變而產生」。只要有「兒童」,就有所謂的兒童文學,只是一個學科的成立,是需要漫長的過程。因此可以說兒童文學從某種意義上是一部「兒童文學發展史」,其實就是成人「兒童觀」的演變史。
已知「兒童文學」與「時代性」相扣,林文寶接著指出當代的幾個特性:第一,這時代是「消費時代」,想當然耳,當代的兒童文學也無處不受其影響。首先就創作端而言,以前作家是受資助、贊助、作為食客等方式維持生計;隨著時代改變,在消費時代中,作家必須配合商業性的操作,他們得持續出版新作品,否則就會遭到讀者遺忘。除此之外,作品必須受到讀者喜愛,否則賣不出去就形同沒有收入,一切非常現實。
同時,也進而提到「消費時代的美學」,林文寶表示並不是提到消費就等於沒有品質、沒有質感,消費時代的也有其美學,也就是「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實際上從許多常見平價品牌的產品中,都可以看見「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趨勢。他更進一步分析,這個時代人們普遍的消費意識與商品行銷策略,從早期講究品質、性能、穩重的「重厚長大」,轉至易於使用、簡便的「輕薄短小」,到現在是重視創意、遊戲、美感、人文的「創。遊。美。人」。可以想見,現今兒童文學、兒童相關市場都受到如此的美學、消費意識影響。
當代特性其二,當代的普世價值觀為「尊重各個族群與不同的文化背景」。相較於上一個時代強勢文化在有形、無形中建立對於弱勢文化的歧視、偏見,這個時代更加尊重、接納與歡迎不同文化族群的聲音與表現。當代的文學、藝術、影視作品以「文化並置」的手法,將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並列的方式,顯示出原本不易察覺的文化成見。為此,林文寶也表示,如今這時代強調「全球在地化」,創作者的作品要呈現出自身族群與其文化。他更進一步點出,「當代受到國際肯定的作品,多有展現、表述自身文化的特色。」
當代特性其三,網路時代下的兒童──「I世代」。根據成長期受到來自不同環境與價值觀的影響,世代與世代之間也會展現出不同的樣貌。了解「I世代」群體的趨勢,對於預見兒童文學的未來而言非常重要。這樣的趨勢包含:不急著長大、上網時間大量增加、不再親身互動、備受保護,欠缺內在動力、對收入缺乏安全感、包容、跳脫黨派立場等等。可以想見這樣世代的特性、時代性都會讓創作端、出版行銷都會受到影響與改變,而林文寶在此也拋出了疑問,那就是「『I世代』的兒童是否會堅持兒童本位的文本呢?」這相當值得兒童文學界後續思量與觀察。
綜觀藝術文學的三要素是「種族」、「環境」、與「時代」,「兒童文學」也不例外,作品與作者往往受制於時代、同時也因為時代性而被看見。林文寶鼓勵創作者要學會觀察與思量自己所在的大環境與時代,並找出自己的道路。不過更直接地,他說:「作品寫得好才是重點」。最後,關於文學藝術之路,他認為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不管是哪一個行業其實都有其辛苦,重點是自己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遇到困難時,應該是要敬業而不是換業。所有一切都是要付出相對的努力與心血的。「回顧與展望」是鑑往與知來,兩小時精彩豐富的演講,圓滿落幕。
責任編輯:Sue、羅以樂、周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