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日期:2022.11.21
訪談者:黃靖函
受訪者:林宇儂

 


「你看!Look!?」展覽簡介:

孩子們看到驚喜的事物,總是抓著身旁的人嚷著「你看!」,是發自內心的好奇,也是一種分享,是人們最自然、最快樂的反應。 「你看!?」教育展以兒童文化為觀點、設計為方法,透過直觀且趣味的設計,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放大感官、放鬆體驗,看看藝術家眼中、心裡的自然,也找到自己與大自然相處的各種可能性。


引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20100

 

「你看!Look!?」展覽主視覺

圖說:「你看!Look!?」展覽主視覺

 

Q1. 想請您說說關於「你看!?」展覽的策展發想與規劃理念,過程當中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宇儂:


  我們團隊其實一開始就覺得,國美館給我們唯一的限制就是他們的整個典藏的脈絡是著重在「臺灣藝術史」上面,所以會希望我們把這個第一檔的兒童展覽做得很簡單、基本,以便把臺灣藝術史介紹給孩子。當初就曾想說,如果我沒有參與一些比較創新或是特別的策展,也很有可能會是直接運用典藏的部分,很多都會是透過原畫的部分展示出來,展示的方式可能就會設計一些角色去配合。

 

  但這次他們(國美館)找我去也會覺得說好像有機會玩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因為我在研究所論文就是做「孩子跟自然的關係」,所以我就想說,這次就從「自然」去著手。這些典藏裡面也一定有很多是描繪自然的,當初我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我們先廣泛地把有跟自然相關的臺灣藝術史的作品挑出來,再去做兒童的參與。

 

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是國美館很放手讓我去做「兒童參與」這件事情,也讓我把館藏的部分先暫時的隱藏,讓小朋友講的話變成展覽的主體。

 

  我自己在做兒童文化設計的時候會很強調兒童能夠參與我們設計的過程,這件事情很重要,所以像剛剛說的把有關自然的典藏都找出來之後,我們有一些的選件的過程,最後再濃縮到十多張,讓小朋友很直覺地跟我們分享他在這些畫裡面看到什麼?他最喜歡的或是他看不懂的,困惑的或是不喜歡的,在策展的前期的時候設計了一個這樣子的訪談的過程,我就把他當作兒童的參與。

 

  我先訪談這25位小朋友,然後看他們對博物館的印象,還有參觀展覽的印象,以及對博物館的概念,後來再深入到我這次找的這些畫作,他們對這些有沒有什麼感觸?那他們會怎麼去分析這些畫?因為可能對大人的展覽來講,我們很容易就是去分析這個作品,或是請藝評去分析這件作品的技術、技巧,然後畫的類型等等,那這是大人習慣看畫的方式。

 

  這次會希望透過這樣子的訪談,讓這些小朋友的感受直接表達在展覽裡面,最後我真的也是讓小朋友的話語,成為展覽的主體,很像是小朋友為其他小朋友介紹這個展覽,在展覽中有典藏出現的地方,底下寫的這些對話就是我在訪談的時候小朋友講的話。

 

我們也沒有特別把藝評的內容放進展覽裡面,我們只是放了最簡單的作品名稱、繪者的名稱、畫家的名稱還有年份,剩下的都是訪談中小朋友講的事情。

 

策展人林宇儂於展覽現場說解

圖說:策展人林宇儂於展覽現場說解

 

Q2. 開展後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回饋?(來自兒童或成人皆可)該回饋讓您有什麼樣的感受?

 

宇儂:

   如果要說回饋真的很多,因為我們有做一張學習單,像任務單、任務卡這樣子功能的東西。那個任務卡蠻特別的是,我們一開始沒有想要設定任務卡或者學習單這種東西,因為其實以前我們給兒童的展覽或是評論一個展覽的時候會覺得,一旦你有了任務卡或者學習單,它會變成一個引導沒錯,可是他會不會也是一個框架給孩子?以前我很容易提出這樣子的疑問,但我們這次在開展之前,做了另外一個兒童參與的部分,比較像是身體力行的工作坊。
  


  我們邀請25位小朋友來,直接讓他們進去裡面玩,再讓他們給我們回饋。發現這個展覽設計的互動性是很高的,很可以去玩的,很多東西可碰,跑來跑去、衝來衝去都沒有關係的。

 

  所以有很多小朋友在我們第一次的試玩當中,會直接用身體去感受,他不太清楚美術館是什麼樣的概念,可是他發現可以用身體玩,他就會覺得很像遊戲場,他可能進來之後就是橫衝直撞,用身體去感受,其實我們也覺得這樣子很好,可是這樣子小朋友就會錯過我們設定在展覽裡面的內容,所以反倒後來我們會覺得(需要)再給他們學習單,學習單是讓他們認知說這個場域是美術館,這個場域是展覽,我們用任務的方式讓你去一個一個做品味,一個一個比較深入的去看這件事情。學習單也讓他們理解這個場域不是遊樂場,不是只能用身體玩,還可以去思考、去感受,所以反而是那樣子的兒童參與,以及到後期的工作坊和試玩體驗,讓我們確認學習單是必要的。

 

  另外一個好處是,很多家長進去(美術館)之後會很不知所措,因為我們放的資訊其實並不多,我們會希望很多東西是很直觀的,或者跟小孩一起去發現的,可是並不是所有家長對參觀美術館都有經驗,甚至有些家長跟我說:「要不是我小孩,我其實以前也沒來過美術館沒看過這樣子的展」所以其實那個學習單有個好處是,它也可以變成家長的一個指導手冊,它帶領小孩,或是用上面的提問去問小孩,所以其實是有幫助的。

 

學習單沒有很直接地引導親子一起做一些什麼,比較像是引導孩子怎麼去看(展覽),所以也是一種對家長的輔助。

 

  回饋的話,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開展前期的時候我幾乎每週都會去台中看展覽,然後我有一週發現美術館那邊停了大概快十台的嬰兒車。其實我們的展覽一開始有設定年齡的,但後來會覺得其實每個年齡會有自己的詮釋,所以我們就開放,沒有設定年齡,但是我完全不會想到有嬰兒。

 

   嬰兒對我們來講一直不是很主打的受眾,畢竟我們還是有一些文字及思考,就沒有特別把嬰兒思考進去,但是我看到這麼多嬰兒車,然後又看到嬰兒在那邊爬來爬去,他們在某個區域可以很自由很開心地活動,就是一個比較像休息區的地方。我實在是太好奇了,所以就去問家長說:「我是策展人,可是像剛剛的狀況我沒有預想到這麼多嬰兒來,那我想問問你們看到的嬰兒的反應。」因為我也不能直接問嬰兒,他們答不出來,所以那個家長跟我說,嬰兒玩得很開心,例如有一區是鏡子的走道,家長就說嬰兒對於鏡子這件事情會很感興趣。

 

那個我原本是設計給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對自己在鏡子裡面有認知,可以多一點思考,或者用鏡子去看到不一樣的角度,甚至是顛倒等一些不同的認知體驗,但沒有想到這對嬰兒來講其實也是一個很直觀的體驗。

 

  我們很多展區都是很物理的互動,譬如鏡子,我在這個展覽裡面沒有放入很多科技互動,都是放這種很物理的互動,鏡子、放大鏡或是有很多彩色的色片,所以你一看過去人就變成不同顏色,那可能對學齡後的小朋友來講,他本來就知道這種像玻璃紙一樣的東西,你看過去本來就會變色。可是在對學齡前的小孩甚至嬰兒,他們就會想說:「為什麼爸爸媽媽走過去就變了藍色變了黃色?」所以很多這種直觀的東西。

 

  我一開始的設定就覺得展覽是給學齡後可以對談的小朋友,讓這些年齡的小朋友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我展覽的內容,但其實對嬰兒來講這對他們也是感官的刺激,感官的一個訓練,所以當家長跟我說嬰兒玩這些是怎麼玩的時候就覺得,其實這個展覽是為全齡的,這個是我印象比較深刻,因為這個不在我的設定之內。
 

展覽中專屬孩童的鏡子設計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

圖說:展覽中專屬孩童的鏡子設計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

 

Q3. 在從事兒童文化設計的過程當中是否有過哪些挫折經驗?

 

宇儂:

其實挫折比較像是有很多不確定性。

 

  就是由很多層面來講,像是我一開始回臺灣的時候的挫折層面是,因為我們做兒童文化設計,買單的還是家長,那家長必須要夠有意識才會看見你的東西,又或者是我們的客戶,就是需要這樣子設計的單位,他也必須要夠有意識才會去尊重我們的設計,或他才會覺得有需求,那個時候的挫折就是你在面對「需求」上沒有那麼的充足。

 

  其他方面的挫折,可能是一開始在做這個設計的時候會發現說,因為孩子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不是說孩子就一定喜歡顏色鮮豔,孩子就一定喜歡怎樣,所以我們也會要很認知到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是需要去不斷地測試然後不斷地驗證,才會知道說怎麼樣的效果才是更符合更多孩子去喜歡的東西。

 

       一開始你看到孩子也是很直接地會不喜歡或是沒興趣的,然後他們又不是那種表達可以很清楚的,所以我覺得就是在創作的過程中,要去做很多實驗性的事情。

 


Q4. 在從事兒童文化設計的過程當中是否有過感動或是充滿成就感的經驗?

 

宇儂:

  我上週六去辦工作坊,那個「大自然的加冕」工作坊,其實大自然的加冕我真的辦了很多場了,對我自己來講,有時候人家就是會說:「你會不會膩啊?」想一想,好像我應該要會膩啊?辦這麼多場(工作坊),但是每一場辦的當下你就會發現不會膩,因為每一個孩子做出來的東西完全不一樣,而且每一場都會有新的收穫。

 

  譬如上週的工作坊,我會先引導一下大家說你可以往哪個方向去創作,因為上面必須畫一些東西,我可能會舉例說明,因為有些小孩就真的沒想法,他對創作不太熟悉所以就沒想法,我可能引導他:「我看很多小男生都是畫恐龍」,因為「恐龍期」嘛!就喜歡恐龍,當然有些人是喜歡畫車車。

 

  我說恐龍會很有趣是因為我們會在上面插很多植物,有些小朋友就會跟我說:「喔!我的恐龍喜歡吃這種植物,所以我插這我插那......」那些組合的方式就是我自己沒有預想到的,我就覺得很有趣。

 

       可是上週六就有一個是小女生,她畫了很多恐龍,那是我做這麼多場以來,第一次看到小女生的恐龍期,其實我們會說最避免的就是說「小男生喜歡藍色」、「小男生喜歡恐龍」,但其實很大部分我看到的就是這樣,所以我也會照我看到的說。可是我看到小女生也畫恐龍!而且她畫的全部都是粉紅色的恐龍,她對顏色還是有偏好的,她喜歡這種很粉嫩的恐龍,可是還是有腕龍、暴龍什麼都有。

 

我就告訴(小女生的)媽媽說:「我想要拍起來因為我很少看到恐龍期是女生的,我就要告訴其他小朋友,我以後講的時候就可以很自信地說是小男生小女生都會有恐龍期這樣子」。

 

         那一場(工作坊)還有一個很感動的是,活動結束之後走出去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剛才的家長跟小孩,媽媽拿著他的頭冠,小孩拿著一枝很大的棕梠葉,他們在看路邊的植物。我會覺得超感動是因為其實我設計這樣子的工作坊,並不是烏托邦那樣子,參與完工作坊每個人做完之後都會很感動,都會超級愛植物,可是我覺得在十個人裡面有三個或甚至有一兩個,他真的會開始會對身邊的植物好奇。

 

因為我這個工作坊其實是希望參與者能對城市裡的植物、公園裡的植物更好奇,或是讓小孩子會去摸一摸和觀察一下,對我來講這個工作坊的目的就有達到了。

 

         我偶爾在活動結束之後,都會再看到有小朋友回到自然裡面去玩,或是回到自然裡面去觀察,多撿一些樹葉,那個都是我從側面觀察到的,這就是我覺得特別感動的地方,這件事情對他們的生活,或對他們的感知是有影響的,甚至爸爸媽媽也被影響到了,看到這樣子的改變特別感動。
 

展覽中有許多空間能讓孩童自由穿梭

圖說:展覽中有許多空間能讓孩童自由穿梭

 

Q5. 對於自己在兒童文化設計上短期/長期的期許為何?

 

宇儂:

         短中期的來講,其實我很希望做到我自己工作室裡面的四個主要的業務面向,第一個當然就是兒童參與式的工作坊,就是可能在很多不同類型的設計裡面,像是都市計畫、遊戲場的設計,或是建築設計裡面,其實它們都很需要兒童參與。

 

  不一定每一個專業都對兒童參與可以做到比較全面或比較深入的,所以這個也是我覺得我能提供的一個業務,我可以做到的兒童參與工作坊輔助這些設計師或是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讓兒童的聲音進去。


 
         再來是為孩子策展,就像這次我幫國美館做的這種策展,我自己會覺得很有趣,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會想多做這方面的策展。

 

         再來就是為兒童做產品設計,因為我自己其實最源頭的背景是產品設計,所以我還是希望可以做到。產品其實就很廣泛,可能是生活用品也可能是像我做工作坊的產品,可以做成一個組合包把它產品化,可以讓更多人用到或者是體驗的課程設計。

 

          最後一個面向我是希望可以做兒童權利、兒童人權,還有兒童文化設計的推廣,我有時候會寫一些專欄,或是做一些講座,這些我都覺得是可以把這些事情推廣出去。大概這四個面向是我的工作室想要可以持續運行的部分。

 

那長期當然就是希望大家理解兒童、孩子們是獨立的個體。(聽到)他們的意見,還有(看到)他們能夠做到大人不能夠做的一些事情,能夠有更全面的認知。

 

展覽資訊:https://www.linyunung.com/D-E-S-I-G-N/Look
 

 

責任編輯:陳惠伶、羅雅詠、林岳鋅、李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