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予彤
圖/由本文作者提供。圖出自《傻鵝皮杜妮》,上誼;Petunia,Dragonfly Books;Petunia and the Song,Knopf Books for Young Readers;Petunia's Christmas,Knopf Books for Young Readers;Petunia Takes A Trip,Dragonfly Books;Petunia, Beware,Knopf Books for Young Readers;Petunia, I love You,Knopf Books for Young Readers;Petunia's Treasure,Random House Childrens Books;Veronica Goes to Petunia's Farm,Bodley Head Children's Books;Donkey-Donkey,NYR Children's Collection;The Happy Lion,Dragonfly Books;Veronica, Bodle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Oxford;The Crocodile In The Tree,Alfred A Knopf;White Snow, Bright Snow,HarperCollins;Hide and Seek Fog,HarperCollins;Borka: The Adventures of a Goose With No Feathers,Jonathan Cape;《讓路給小鴨子》,國語日報;《可憐的鴨子》,台灣麥克;《當鴨子遇見死神》,大穎文化。
兒童是一個人最接近大自然的狀態,逐漸長大的我們成為更接近「文明社會」的人,這或許也是許多童話和卡通以動物為主角的原因——牠們更接近自然,更貼近兒童。隨著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的專屬日喔!就讓我們在這些日子裡,關注這些動物好朋友在繪本裡的樣貌吧。
每年的九月二十九日是基督教世界的「米迦勒節」(Michaelmas Day),也是「快樂阿鵝日」(Happy Goose Day)—— 米迦勒節是一個紀念天使長米迦勒的節日,不過,在中世紀時,這個時間點往往是收成結束、地主開始收租的時候,當時的農人會以肥鵝來當作房租,這項傳統後來由歐洲的移民傳到美國。雖然歐洲人現在已經不再慶祝這個日子了,但美國東北部的賓州,每年到了這天,就會以吃鵝肉的方式紀念這項傳統。
除了吃鵝肉之外,我們也可以來讀一些鵝繪本,但可能或許是鵝太家常、太平凡,且又不是像貓咪、小狗那樣被養在家裡,當作備受喜愛的寵物,所以繪本裡頭的鵝角色並不算多。不過,有一隻傻呼呼的大笨鵝,從一九五○年代出現之後,到現在一直都還是小讀者的好朋友 —— 羅傑.杜佛辛(Roger Duvoisin,1900~1980)創作的《傻鵝皮杜妮》(Petunia)。
圖說:《傻鵝皮杜妮》英語版書封,圖片來源:Penguin Random House。
《傻鵝皮杜妮》描述不是太聰明的皮杜妮,有一天在路上撿到一本書之後,以為帶著書就會變聰明,開始走路有風,導致其他動物也誤以為皮杜妮變成一隻智慧鵝。沒想到,老是想幫其他動物解決問題的皮杜妮,反而闖了許多禍⋯⋯ 直到皮杜妮誤拆的鞭炮把動物夥伴都炸傷,也把書本炸到打開 —— 對,以前皮杜妮只是帶著書,從來沒有把書打開來過—皮杜妮才發現,自己得學會看書,才會變真的聰明!
圖說:總是帶著書的皮杜妮,覺得自己很聰明,下巴也越抬越高;直到因為不識字的她,把「鞭炮」認成「糖果」,發生了爆炸,脖子才縮回原本的長度。圖片出自《傻鵝皮杜妮》內頁。
雖然皮杜妮是一隻自以為是的笨鵝,但杜佛辛筆下的她一點也不討人厭,胖胖的身體和越來越長的得意脖子,都讓讀者真心的相信皮杜妮雖然傻,卻是一隻善良的好鵝。《傻鵝皮杜妮》在一九五○年在美國出版之後非常受到喜愛,接著杜佛辛也推出了一系列以皮杜妮為主角的繪本,加上最初的《傻鵝皮杜妮》,皮杜妮一共出現在八本繪本當中。
圖說:從一九五○年到一九七五年之間,杜佛辛繪製了一系列皮杜妮的繪本,其中,一九六二年出版的《維若妮卡來拜訪》(Veronica Goes to Petunia's Farm,暫譯,右一),是杜佛辛筆下的兩大受歡迎動物主角傻鵝皮杜妮和大河馬維若妮卡的相遇。圖片來源:Amazon。
杜佛辛是一位瑞典裔的美國插畫家,他出生於瑞典、在法國學習壁畫和舞臺藝術,當他二十幾歲在巴黎擔任設計師時,因為一個紡織公司的工作機會而前往美國,最後成功轉職為插畫家。杜佛辛是一個十分多產的創作者,除了為超過一百四十本書繪製插畫,也自寫自畫了四十多本創作,相當擅長畫動物的他,經典的作品除了《傻鵝皮杜妮》之外,還有一九三四年出版的《阿驢的耳朵》(Donkey-Donkey,暫譯),這本書也是他第一本出版的繪本;一九五四年出版的《快樂的獅子》(The Happy Lion)、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大河馬維若妮卡》(Veronica,暫譯),以及一九七二年出版的《樹上的鱷魚》(The Crocodile In The Tree,暫譯),也都是他著名的動物繪本,杜佛辛筆下的動物樣貌充滿詼諧和靈動,表情都是一副準備要闖禍的樣子。
圖說:《阿驢的耳朵》、《快樂的獅子》、《大河馬維若妮卡》和《樹上的鱷魚》英語版書封,其中,《快樂的獅子》的故事文字來自杜佛辛的妻子露意絲.費悌兒(Louise Fatio,1904~1993)的文字。圖片來源:Penguin Random House(左一左二)、Amazon。
圖說:值得一提的是,杜佛辛得過兩次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但得獎的作品都和動物無關 —— 分別在一九四八年和一九六六年獲獎的《白白的雪,亮亮的雪》(White Snow, Bright Snow)、《霧中捉迷藏》(Hide and Seek Fog,暫譯),都是杜佛辛和阿爾文.崔塞特(Alvin Tresselt,1916~2000)合作的作品,可以發現杜佛辛在繪製風景和人物的風格,和繪製動物的大不相同。圖片來源:Amazon。
圖說:《寶兒》出版四十週年的紀念版封面,圖片來源:Amazon。
除了皮杜妮之外,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1936~2019)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寶兒》(Borka: The Adventures of a Goose With No Feathers),也是相當受到喜愛的白鵝繪本。
寶兒是一隻天生沒有羽毛的鵝,他身上穿的毛衣,是鵝媽媽織給他保暖的衣物,因為沒有羽毛,所以被鵝夥伴嘲笑的寶兒,在同伴南飛過冬之後,寶兒得獨自尋找歸屬之地。《寶兒》的故事有點類似《醜小鴨》,不過,故事的最後寶兒沒有變美 —— 寶兒經歷了一場船上冒險之後,最後在倫敦的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aka Kew Gardens)找到真正的家,這裡的鵝因為看過太多千奇百怪的鳥類,一點都不覺得寶兒有什麼不一樣,讓寶兒可以快樂地生活在那裡。
圖說:寶兒因為被嘲笑,所以不願意學習飛行,沒想到冬天來了,他們同伴通通飛走了,還不太會飛的寶兒只能躲在蘆葦叢裡掉眼淚。圖片出自《寶兒》內頁。
相較於皮杜妮的長脖子加上一臉得意、令人想發笑的表情,寶兒矮矮胖胖的呆樣,則是走一個惹人憐愛的路線。白鵝在繪本的創作世界裡面並不是受到青睞的角色,偶而出場的時候就是一些農場為背景的作品,不過,在羅傑.杜佛辛和約翰.伯寧罕匠心獨具之下,皮杜妮和寶兒都成為人們記憶中那隻獨一無二的經典之鵝。
圖說:圖為寶兒和他羽毛正常的兄弟姐妹,寶兒是身體粉紅色那隻。圖片來源:Lyon and Turnbull。
後記:說到住在池塘的鵝,就會想把鄰居鴨子一起介紹,這邊也一起分享幾本相當有特色的鴨繪本,首先當然就是羅勃.麥羅斯基(Robert McCloskey,1914~2003)的作品《讓路給小鴨子》(Make Way for Ducklings),因為實在太經典了,所以即便出版超過八十年,如果有什麼讓鴨子過路的溫馨新聞,還是時常會被說是「真實版的《讓路給小鴨子》」,另外還有《可憐的鴨子》(Farmer Duck)和《當鴨子遇見死神》(Ente, Tod und Tulpe)。
這三隻鴨子的樣貌大不相同,可憐的鴨子看起來笨拙,但努力工作的樣子加上委屈的表情,會讓人想要好好抱抱牠;那隻遇見死神的鴨子身型瘦長,沒有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展現出順應自然法則的淡然;而麥羅斯基的鴨子走一個栩栩如生路線,事實上,當初他為了更生動的描繪鴨子的走路、游泳的樣子,還真的買了幾隻鴨子回家觀察哩!圖左中右出自《讓路給小鴨子》、《可憐的鴨子》和《當鴨子遇見死神》內頁。
參考書目:
參考資料與網路資源:
責任編輯:陳惠伶、羅雅詠、林岳鋅、李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