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靜宜(兒童文學研究者)
原載OPEN BOOK閱讀誌:韓戰下的童年回憶—讀金貞善的《躲貓貓》,青林。
圖片版權:青林國際出版公司授權

 

       捉迷藏/躲貓貓是孩子們都喜歡的遊戲,這個遊戲以隱藏和尋找為規則。《躲貓貓》這本書的封面上,一個小女孩躺在田埂裡(圖1),展開書背,天上有一輪明月高掛夜空。孩子怎麼會躲在夜晚的田埂裡?這個躲迷藏遊戲看起來很不尋常。

 

圖1.《躲貓貓》封面(숨바꼭질),金貞善(김정선)文、圖,2022.09.01,青林。

圖1.《躲貓貓》封面(숨바꼭질),金貞善(김정선)文、圖,2022.09.01,青林。

 

       韓國大邱的達城附近,住著兩個同名的女孩。一個孩子是釀酒廠的朴順德,另一個是自行車店的李順德。兩個孩子總是膩在一起,不幸的是,內戰爆發了,民眾紛紛避難去,平日她們短暫的分離是小小的躲迷藏,現在她們倆面對的是一場生死交關的大躲迷藏。


       黎明時分,成群結隊的民眾紛紛前往疏散地。朴順德的父母也忙著做準備,不過他們將行李放入平日儲藏酒甕的地窖,一家人打算留在原地避難,而好朋友李順德一家已上路。感受到異常的氣氛,朴順德匆忙趕去和好朋友話別,留在家鄉的朴順德不捨的說:「我們來玩躲貓貓好嗎?我先當鬼(捉逮者)。」於是,在李順德出發後,文字轉變為〈躲貓貓〉童謠,象徵李順德像躲貓貓一樣四處躲藏。

 

       逃難的路上,李順德的耳畔縈繞著捉逮者的歌聲,只是這次內容換成,「小心被月亮找到」、「小心被太陽發現」……平日的小遊戲,現在變跋山涉水的艱苦行程。逃難的路上,李順德一家睡在露天的豆田裡、白天他們穿越河流,因為橋樑已遭炸毀,遇到炮轟時,他們躲在草叢裡。民眾湧向洛東江附近的難民營,他們擠在臨時架設的帳篷裡,人頭鑽動的難民營,李順德躲在哪裡?

 

       避難結束,現在換李順德要去尋找朴順德了,她開心地從難民營返回家鄉(圖2)。畫面上,再次出現〈躲貓貓〉童謠。李順德找到了自己的家、在布滿彈殼的廢墟中,找到了朋友的小狗,但是,好朋友躲在哪裡?你藏我找的遊戲結束了嗎?
 

圖2.李順德一家披星戴月趕路,自難民營往家鄉移動。

圖2.李順德一家披星戴月趕路,自難民營往家鄉移動。

 

       釀酒廠的孩子朴順德,跑去找即將避難去的李順德時,匆匆忙忙掉了一隻鞋。結束避難時,回到家鄉的李順德趕忙跑去找釀酒廠的朴順德,心急的她,奔跑時也掉了一隻鞋。當初釀酒廠的朴順德掉的是左腳的鞋,如今,腳踏車舖的李順德掉的是右腳的鞋。她們總是在一起,直到戰爭把她們分開,丟失的兩隻鞋,象徵她們總是成雙成對的,即使戰爭讓她們永久別離。

 

       最終,李順德頹坐山丘上,喊著遊戲投降時的:「我找不到!」季節流轉、直到白雪蓋滿大地,銀白色的世界裡,仍然只見孤單的腳印。


       繪本作家金貞善(김정선)將兩個因戰亂而被迫暫時分離的孩子比喻為「躲貓貓」遊戲。《躲貓貓》從兩位小女孩初登場,就預示了被戰爭籠罩的時代氣氛,兩位手牽手的孩子背後是一道類似坦克車的陰影。故事的時空背景為韓戰時期最後撤離的大邱達城一地避難民的故事。這是關於韓戰書寫的素材中罕見的紀錄,繪本中難民涉水行經「倭館鐵橋」的畫面,以及短暫的避難隨即返鄉,道出韓戰時重要的背景—「洛東江戰役」。


       金貞善創作此書的契機,是年邁的母親一句:「那天,我躺在豆田裡準備睡覺,沒想到夜空美麗極了。」童稚之眼不見得明白戰爭的可怕,天真的兒童眼裡,看不到對戰爭的恐懼與憂慮,直到日常的幸福被剝奪後。


      20世紀是戰爭的年代,這部作品是成人對於童年時所經歷戰爭的記憶。簡短的一部繪本絕對無法處理錯綜複雜的戰爭歷史,但是濃縮的場景與不尋常的童年經歷,都讓戰爭與童年史進入圖畫書的視野。
 

 

 

責任編輯:陳惠伶、羅雅詠、林岳鋅、李暉穎